“双减”下的小学阶段计算教学策略

2021-01-18 23:33罗锦秋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减负计算双减

罗锦秋

摘要: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体系中占着重要的作用。减负不减质,是当前教学急需解决的问题。如何有效平衡两者的关系,是每个教师必须考量。要有效地进行计算教学,必须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探究数学,使他们体验到学习数学知识的快乐,激发他们自主探究和创新意识,在提高计算能力的同时,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也得到发展,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减负;计算;教学;有效性

计算是学习数学的基础,也是生活、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在目前双减背景下,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是当前教学的重点。由于数学的表现形式是抽象的,计算教学以数字和符号为显著特征,侧重算理,概念、方法的教授和计算技能技巧的单一的反复训练,计算教学变得枯燥单调,使学生产生厌恶甚至畏惧的情绪。数学来源于生活,所以数学的学习必须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教学时借助这些因素,把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数学课堂就会变得精彩而有效,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会喜欢数学,乐学数学。

一、贴近生活创设教学情境

计算教学之所以单调枯燥,源于数字的抽象和学习的机械重复。传统的教学着重教师的教,注重双基的训练,学生在教师的指挥下,翻来覆去的练习,直到熟练掌握。这样的课堂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缺失,贫乏的教学手段,单调乏味的课堂,学生的学习自然缺少热情和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贴近生活创设情境,力求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轻轻松松地学习才是实现课堂时效性的真正目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创设一个理想的情景?

1、情境导入求真实。真实的东西最能引起人的共鸣,但不是分毫不差地把现实世界的情境搬上课堂。数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说明了数学教学不是要把生活原原本本再现在数学课堂上,而是利用生活中的原型,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引起学生的亲切感,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样的情境才是有效的。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二册《百分数二——折扣》课本提供的情景图是“商店购物”的情景。教学时我从学生熟悉的情境入手,切入万达广场购物的图片,学生看到熟悉的场景,顿时兴致勃勃,课堂气氛浓郁,这时适时转入新课教学——折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把生活中学生熟悉的事物引进课堂,引起学生的关注,造成一种学习认知的失衡,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使计算课堂变得生动,计算教学变得精彩有效。

2、情境要实在。随着教学设备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日渐普及。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现代化,带来了课堂教学的革命,也为教学情境能从音、形、色以及动画等多方面来再现和创设创造了条件。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对情境的认可方式、程度不同。低年级的学生对动画、声音、斑斓的色彩和小动物等比较喜欢。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经验、见识和思维的发展,高年级的学生则逐渐对富含哲理性、逻辑性的突然转变和幽默感强的情境感兴趣。在创设情境时可根据这些特点进行考虑和准备。如:教学二年级的“7”的乘法口诀时,可以借助七星瓢虫这个动物创设情境。七星瓢虫身上有七个斑点,通过数瓢虫身上的斑点,探究“7”的乘法口诀。通过多媒体依次出现一只瓢虫、两只瓢虫……引导学生说出:一个瓢虫七个点,两个瓢虫多少个?三个呢?……学生回答后试编写出“7”的乘法口诀。以小动物的形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又如教学五年级《小数除法》时,创设了老板与顾客对话的情境:顾客问:“老板,香蕉多少钱一斤?”老板說:“一块五。”“太贵了,五块钱三斤,卖不卖。”“不卖!”……这时,学生出现短暂的沉默,继而爆出笑声,适时追问“笑什么?”学生会争着说出原因。这样的情境没有动画,没有色彩,只是语言的描述,但这当中隐藏着乍看精明的做法实际吃亏的情节,让学生心理上产生一种预期与落差,同样可以产生很好的实践效果。

二、探究发现要“活”

新课标指出: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计算教学中,教师要做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交流合作中获取知识。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地建构活动。这表明教学应把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作为教学的起点,学生学习的起点。教学预设时要充分考虑到这点,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在思考和交流中产生思维碰撞,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其实质是引导学生把旧知识、经验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上,学生学习就轻松,得到的学习体验也是深刻的,知识掌握得也牢固。例如教学《小数加、减法》,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整数竖式计算,小结计算方法,明白关键点是要相同数位对齐,接下来创设情境,让学生思考小数加减法应怎样计算,自己试算一算,然后小组交流,说说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最后一起归纳出小数加减法计算的方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即相同数位对齐,在得数对齐短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自主构建起新的知识,数学思考、数学能力得到提高,更可贵的是学生在探究中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三、练习设计要体现“多”

练习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巩固新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形成系统的认知结构。因此要重视练习的设计,摆脱传统教学观中把练习作为强化教学的途径或工具,使练习有机地融入到整个有效课堂教学体系中。

1、练习设计要体现时间“多”。练习时间多是指课堂上要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充分的练习。小学生以形象记忆和机械记忆为主,理解能力也不强,学生学习了新知识,掌握并不牢固,理解也不透切,没有充分的时间即时练习,学生很快就会忘记不少。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显示的规律:识记之后遗忘就开始,最初遗忘得快,而且遗忘得也多。因此,每一堂课上都要让学生进行充分的练习,在练习中去验证、去质疑,从而巩固、加深理解新学的知识。只有这样才是一堂完整的、有效的数学课。

2、练习设计要体现形式的“多”。有效的练习要摒弃通过大量的做题来达到巩固知识,提高计算技能技巧的办法,而是力求精练。精练不是说练得越少越好,这是从一个极端走到另一个极端。课堂上学生学习了新知识,剩下用来练习的时间就十多分钟,如何有效进行练习?首先要使练习具有针对性,有层次性。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练习内容,坚持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由点到面的原则,结合练习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延伸,能力与思维和谐发展。例如学习了“小数加法减法”后,设计了口算抢答题、竖式计算题(我是神算子),改错题(我是小医生),解决实际问题等内容,这样的练习设计形式和类型多样化,学生做的时候不觉得单调乏味。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练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上得到发展。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标赋予小学数学教学的根本任务。明确数学教学活动是让学生经历从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出发,主动探究,经过自己的思考,建构知识,并得到发展的数学化的过程。因此,有效的计算教学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出发点,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双减背景下,这显得尤其的重要。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1

猜你喜欢
减负计算双减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经济增加值EVA——企业业绩评价新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