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献回顾与研究展望

2021-01-18 23:22李春华吴望春张海云刘肖鹏滕兆哲
科学与生活 2021年31期
关键词:国家认同共同体

李春华 吴望春 张海云 刘肖鹏 滕兆哲

摘要:自从党的第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学术界反应强烈。现有文献的理论研究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研究内容、理论支撑、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实现的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探析;在实践研究方面,学者们总结了各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考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得出了丰富的研究结论,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未来的研究还可以在理论研究的深化、实践研究的强化、研究基地的拓展、动态研究的重视和跨学科研究的加强等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和深化。

关键词: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国家认同

一、研究背景

在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次被写入中国共产党代表大会的报告当中,并载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启了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的新实践。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后,在学术界引起了波澜壮阔的研究热潮,学者们纷纷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截止到2021年12月14日,通过知网搜索,通过输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词,再选择“学术期刊”,共得到1371篇学术论文,如果再通过来源类别设置进行“北大核心”和“CSSCI”筛选,共得到618篇学术论文。从发表的时间来看,2017年仅有两篇,2018年增至35篇,2019年达到87篇、2020年增到154篇,2021年为340篇,体现了论文数量从个位数到两位数再到三位数的井喷式递增过程,特别是从2018年到2021年,几乎每年都以翻倍的速度在递增。

为了进一步在服务决策、学术创新和培养人才方面打造科研创新平台,2020年3月底,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和国家民委四部委联合发文,公布了国家级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名单,其中10个单位为研究基地,5个单位为研究培育基地,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引发了学界的讨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那么,自2017年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以来至今四年的时间里,学者们都進行了哪些探索和研究?其探讨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今后我们还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深化挖掘和完善?等等,需要我们进行逐一梳理和归纳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指出今后可能努力的方向,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二、文献回顾

通过对上述搜索到的618篇学术论文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议题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两大方面。

1.理论研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四年左右的时间里,大部分学者在这方面的探讨主要集中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理论支撑、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研究内容和实现路径等方面。

(1)意义探讨.在这方面,学者们阐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做好民族工作、决胜全面小康的重大意义,或者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民族团结和弘扬中华文化等方面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战略意义[1]。

(2)理论支撑.多数学者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历史的政治遗产“大一统”理念和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作为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支撑。

三是归属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系。学者们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民族身份归属、民族语言文字等方面论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作用[2]。

(3)实现的路径.在实现路径方面的研究颇多,学者们从单维、双维和多维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得出了多样化的研究结论。在单维的实现路径方面,多数研究集中在教育、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在双维的实现路径方面,有的学者提倡用物质文明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来应对现实困境,或者靠多数民族和少数民族进行双向铸牢。在多维的实现路径方面,三维论的学者认为可以通过改善民生、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创建少数民族文化发展的社会环境三方面着手、或者从历史传统、语言文化、政治制度三个维度进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四维论的学者认为需要从内容维度、价值维度、表达维度、接受维度等四个方面切入,或者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知、情、意、行四维系统为切入点,有效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更多的维度进行了探讨。

2.实践研究.一些学者将各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研究和总结各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得出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例如对青海藏区、广西、云南、内蒙古、贵州等地的研究[3-4]。

还有一些学者考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陈纪[5]基于京津冀地区的调查资料,从各民族的政治心理、经济社会条件、民族文化建设等方面考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并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对策建议。邹丽娟和伍佳[6]研究了云南的跨境民族情况,认为当前云南跨境民族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已经具备了情感、文化和社会基础,但也正面临着一些挑战,诸如国外敌对势力渗透、跨境民族的身份认同差异、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认知度不高等,需要从牢固思想基础、创造社会环境、构筑物质条件、营造舆论氛围等方面入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三、研究展望

通过上面的文献回顾,可以看出学术界主要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总的来看,理论研究较多,实践研究较少。在理论研究方面,所有学者都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等具有积极意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支撑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合力论”、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历史的政治遗产“大一统”理念、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习近平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群体认同意识、社会表征理论等方面获取灵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以中华文化认同为核心,由民族认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情感认同、国家认同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要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制度建设、国家认同、民族性差异、各民族的交往、交流和交融、边境安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共同体意识等多个方面;在实现路径方面,学者们从单维、双维和多维的角度提出了各自的观点,得出了精彩纷呈的研究结论。在实践研究方面,学者们研究和总结各地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的成功经验,考察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也得到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所有这些,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基于上述文献总结,结合当前的具体情况,本文认为今后的研究还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充实和完善。

1.理论研究的深化.虽然当下学者们已经就相关议题在理论方面有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可能在以下方面做进一步的探讨,例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客体是什么?链接主体和客体的通道或者工具是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语境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否拥有或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此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一带一路”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关联、中国境内与境外华人之间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防止其他意识形态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侵扰、边境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的特殊性等等。

2.实践研究的强化.上文的分析表明,目前就相关议题的研究绝大部分集中在理论研究方面而实践研究有所不足。当前,我们需要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层面落地到实践层面。通过实际的基层研究,在摸清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脉络下,分析当地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方面的基础条件,总结当前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锁定建设过程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出适合当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设性意见、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我国地域辽阔,有56个民族,各民族的资源禀赋、历史发展历程、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民族特性和人文生活环境各异,然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所有民族的责任所在,所有民族都必须参与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来,都需要从各自的实践出发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或者对共性的部分进行归纳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不仅是我国所有民族工作的重点,而且是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民族工作的重中之重。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不仅仅属于民族地区、西部地区、革命老区、欠发达地区,而且绝大多数(80%)都属于边境地区,这些边境民族地区不仅需要在保持民族特性这一微观基础上具有国家认同、中华民族认同的宏观意识,而且还需要加载抗击国外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种意识形态。为此,对这些民族自治区来说,更需要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谋划“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可行性路径。

3.研究基地的拓展.我国在2020年批准了15个国家级首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然而这些研究基地并没有完全覆盖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更没有普及到全部的省份。在今后的研究基地建设中,需要分批分期进行布局和扩大覆盖面,达到每个省份至少有一个研究基地的程度。而对于较具研究实力的省份,还可以采取设立省内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子研究基地的方式,进一步调动和配置省内的研究资源和人才资源。此外,省内各子研究基地之间、各省的研究基地之间都需要进行定期的和不定期的交流与合作,乃至可以考虑与刊物合作的方式,以促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地在研究范围、研究内容、研究力度、研究方法、研究成果数量和质量、研究的影响力等方面的发展。

4.动态研究的重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一个一触而就的过程,需要经过若干代人的共同努力不断加以推进和成就。然而我们生活在不同的时空维度下,周遭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环境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需要以发展的、动态的眼光认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动态的研究不断地总结历史、发现新问题和新挑战,展望未来,研判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实现的路径,从而寻求更稳、更快、更安全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路径,以及讨论在预期目标达成之后的巩固和稳定发展问题。

5.跨学科研究的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继承历史、立足当下和面向未来,而且还要从多学科或者跨学科进行共同研究,例如经济学、民族学、社会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法学、人口学、心理学、哲学、信息学、管理学、艺术学,乃至医学等。需要各个学科加强交流和联系,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探究,以了解当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不断总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过程中得到的宝贵经验,克服遇到的各种障碍及问题,找准铸牢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有效路径,早日实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的。

四、结论与讨论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一起共同书写了中华民族历史,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文化,共同培育了中华民族精神,需要进一步提升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自从党的第十九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来,国家层面高度重视,学术界也反应迅速,从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意义的讨论到研究内容的深究,从理论支撑的溯源到与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从实现路径的摸索到实践研究的开展等,研究视角不断扩宽,研的范围不断扩大,研究程度不断深入。所有这些,都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

在前人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未来的研究还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和客体、链接通道或工具、理论基础和理论体系、“两个共同体意识”、全球华人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边境地区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安全性要求,以及抗击国外消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种意识形态等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在全国范围内,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更多的实践研究;在已有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基地的基础上,扩大研究基地或子研究基地建设的幅度和力度,加强省内各子研究基地之间、各省的研究基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要以动态的角度不断地总结历史、发现新问题和新挑战,展望未来,研判今后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实现的路径;从多个学科或者跨学科角度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探究,早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基金项目: 1.2020年度广西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广西人口老龄化对广西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20FRK001);

2.2020年度广西民族大学校级科研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阻断代际贫困的影响机制及对策研究”(2020MDSKZD02)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王延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J].民族研究,2018(01):1-8+123.

[2]郝时远.文化自信、文化认同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40(06):1-10.

[3]赵英.新时代青海藏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刍议[J].民族教育研究,2018,29(04):14-20.

[4]张娇,敖日格勒.推动民族自治地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以大理白族自治州漾濞彝族自治县为例[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9(01):10-15.

[5]陈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于京津冀各民族共有资源建设的调查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40(05):10-17.

[6]邹丽娟,伍佳.新时代云南跨境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9,40(11):36-43.

作者简介:

1.李春华(1973.06-),女,汉族,广西北流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人口学;

2.吴望春(1971.02-),男,汉族,湖南桃江人,在读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为保险;

3.张海云(1998.03-),女,汉族,山东潍坊人,在读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

4.刘肖鹏(1997.11-),男,汉族,湖南邵阳人,在读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为应用经济学;

5.滕兆哲(1995.11-),男,汉族,江苏徐州人,在读硕士,学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学、人口学。

收稿时间:2021.12.15

猜你喜欢
国家认同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以工作室为载体打造班主任专业成长共同体的实践探索
抗疫中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冲刺与挑战”问题设计例析
全球化会削弱国家认同感吗
国家认同视域下的核心价值观构建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和谐关系建构取向
中部非洲共同体内部贸易占比下降至2%
历史教育与国家认同
从社会资本视角看中国政治发展的条件和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