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向“从心教育”奔赴的思考

2021-01-18 16:48朱成玉
民族文汇 2021年3期
关键词:乡土小学生农村

朱成玉

摘 要: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增长奠定了基础,小学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是学生自上学以来可以习得并明白知识与道理的阶段教育。因此,农村小学的教育不容忽视且必须更加重视。文章主要从农村小学生出发,为了农村小学教育的质效提升,向“从心教育”奔赴,点亮“从心世界”,以及阐述如何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教育“从心教育”

引言:国家要发展,要强大,要实现伟大复兴,离不开教育,更离不开从小打基础的小学教育。现如今,农村地区小学教育却是薄弱,部分农村小学生却是沉郁。究其最根本原因,还是小学生的心不在学习上,主观情绪影响占很大比重。为什么心不在学习上,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单来说,就是学得不开心,小学生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中并没有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反而容易引起学习枯燥感。小学生是有自己的想法的,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要想让小学教育发挥其基础作用,应该同小学生站在同一视角思考问题,将小学生之心比己心。

一.何谓“从心教育”

“从心”,顾名思义,便是要顺从心意。“从”的是谁的心,小学生向往的学习生活是以小学生为主体的,自然需要“从”小学生的心,教师是学生学习主导者,也要“从”教师的心,当二者协调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便是“从心”。归结来说,“从心教育”是在农村小学教育中,“从”教师的心的同时更“从”小学生的心,不为课堂所禁锢,给予小学生内在的,主观的想法天地,教师的教学艺术能够与小学生向往的受教育方式适度配合,从而使小学生怀着开心的心情去接受教育,得到心灵上的满足。但这并不意味着,“从”小学生的全部喜好,也不是某种意义上的从心所欲,其偏重的是小学生能在接受教育的活动中感受到应有的开心,从心所开心。

二.奔赴“从心教育”,点亮“从心世界”

读书是为了什么,有人为了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人为了未来生活地更美好。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大都面临着父母外出打工的情况,缺少父母的直接教导,更缺少父母的爱与关心,在没有其他关怀的情况下,久而久之,小学生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埋藏自己的心思,隔绝交流,有的甚至关闭自己的心理世界。大多数农村的小学生是有学习压力的,虽然父母远在他乡,恰恰因此也时时刻刻提醒着小学生,他不得不努力,为了“逃”出农村,为了颠沛打工遥遥无期的家人。在此假设小学生学得不开心,不想学,一方面有来自家庭期望的压力,另一方面有无形中自我施加的压力,单论处于这两种压力极端的时候,小学生不但不可能再次学进去,还可能适得其反,日渐自我失望。大多数农村地区的小学生家庭收入都不太可观,在期望成才与自我实现的双重压力下,“从心教育”的实施具有极大的意义。“从”小学生的心,所从皆所愿,教小学生的心,所教皆所开心。“从心教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小学生开心地学,学得开心,抱以开心之心,学以开心之果。小学生能够开心地接受教育,有利于把已学知识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吃透知识,点亮未来的“从心世界”,畅通自我价值实现之路。

三.“从心教育”的联系

未来课堂的新模式是“率性教育”的探索方向,“率性教育”倡导保护天性、尊重个性、培养社会性[1]。“率性教育”注重人的生物性根基,这就要求需要“从”小学生的心贯穿于实践教育前中后阶段,发现、包容、开拓小学生的个性天性。

“从心教育”与幸福教育是密切联系的。幸福教育的重心之义是追求幸福的教育,幸福也是教育的终极目的和终极价值[2]。要想实现幸福教育,需要先向“从心教育”奔赴。在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幸福的含義,幸福是内心体验在多个方面的需求,只有当教育向“从心教育”奔赴的时候,才能满足大多数人内心渴求的受教育活动,才能向幸福教育有效接轨。

生涯教育是终身教育,是为人的一生的发展而实施的。让学生走向生涯成熟,走向生涯完善,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更是持续在学生生涯规划上的一个过程[3]。在这个过程中,无疑需要基于学生的现实需求,从基础教育开始,从“从心教育”启程,学生通过了解自己,找到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四.“从心教育”的开展

(一)贴近小学生,抓真实想法

“从”小学生的心,自然需要了解学生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关注小学生,倾听小学生的声音。贴近不是简单地靠近,而是真心实意地走进小学生的内心世界,这少不了作为多重角色的小学班主任力量,少不了课堂上对小学生的细致观察,少不了课堂下与小学生的心灵交流,同时也少不了挖掘家长对孩子认知程度的信息。

有学者曾认为心理教育即幸福教育,虽然心理教育的陶冶能够让小学生体验到幸福,但心理教育只是幸福教育的一部分,不能简单等同于追求多层次的幸福教育[4]。 “从心教育”少不了心理教育的支持,“从心教育”强调的是“从”小学生的心,让小学生学得开心。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从心”,需要打开情感的天窗,也需要依靠心理方面的深究。

(二)打造“从心学校”,抓“从心教学”

“率性教育”框架下强调构建“率性学校”,建设儿童喜欢的“慢步调自由空间”、“沃土”、“梦工厂”;实施有根源、有过程、有个性的“率性教学”;培养全方位的“率性教师”[1]。农村教育培养的是真正扎根乡土的、有乡土教育情怀和信仰的、由衷热爱农村教育的教育工作者[5]。只有真正热爱农村,不因繁杂琐事而崩溃绝望,不因无可奈何而急躁发怒,在日复一日的教学中仍能感受到教书之快乐的老师,才能陪孩子们走到最长久。“从心教育”框架下强调打造“从心学校”,不同于唯成绩是重的学校,不同于普通学校有众多无须的繁文缛节。“从心教学”的课堂不同于压抑被动的上课方式。从心学校是小学生的“畅所欲言乐园”,小学生尽可倾泻心中想法,表达喜欢的上课方式和上课内容,匿名信箱中寄托的是孩子们的渴望。“从心学校”便是能将小学生“从心”地同教师适配起来,建立一个课堂师生共同体,不再让烦恼充斥脑海,不再每天活在担惊受怕的课堂里,师者所从,学者所愿,师者所教,学者所求。

(三)利用乡土资源,抓第二课堂

乡村教育要主动的、充满希望的回归,并且回归本质[5]。不仅教师是艺术家,小学生也是艺术家。小学生还处在青葱岁月,还保留着小孩子的天性与童年,天性不得以释放,童年不得以自在,孩子们的心又怎么能“活”起来?农村就是天性的放飞天地,农村就是最自然的乡土境地,农村就是第二课堂,田野就是第二教室。打造实践的田野课堂,跃动孩子们的心得以“活”起来。将田地作为黑板,将泥土作为粉笔,将田坎作为板凳,广阔的“田野课堂”任其孩子们张扬腾飞,纵情天地之间,散播青春之意。在一次次的实践课堂中发现小学生的兴趣爱好,融入课堂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唤醒梦想的因子。率性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化小学生的发展活力,“让理论活在课堂里” 是“书斋”向“田野”的意义探寻[6]。小学生的教育不应局限在课堂上,在小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率性的乡土生活更能发挥小学生的内在潜力。

五.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的重要意义以及农村小学生在乡土环境中遭受的多重压力,要求我们探寻一条适合农村小学生发展的路。“从”小学生的心,让课堂充满自在,“从心”的同时更育人。向“从心教育”奔赴,贯穿于“率性教育”,先决于“幸福教育”,连接于生涯教育,是小学生的发展需求,也是发展小学生的捷径。

参考文献:

[1]于伟.“率性教育”:建构与探索[J].教育研究,2017,38(05):23-32.

[2]杨润东,邹玖菊.国内幸福教育研究述评——兼论幸福教育的概念构建及实践路径[J].教师教育学报,2017,4(02):7-17.

[3]赵敏.生涯教育,帮学生找到最佳发展项——对话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曾宁波研究员[J].四川教育,2021(Z3):13-17.

[4]谢先成.幸福教育研究:进展、问题与展望[J].基础教育研究,2014(04):6-8.

[5]彭之梅,李益众,杨东,鲁英杰,刘川.办扎根乡土的优质特色乡村学校[J].四川教育,2021(Z1):6-11.

[6]于伟.从“书斋”到“田野”:课堂教学改革实践逻辑探寻——基于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率性教学”实践的思考[J].中小学管理,2021(07):5-9.

猜你喜欢
乡土小学生农村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乡土分外妖娆
我是小学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
非常小学生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