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主题式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与影响研究
——以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与清华大学为例

2021-01-19 02:11朱垚颖
写作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专业

朱垚颖

高校写作训练通常分为两种:创意写作(creative writing)与说理写作(expositional writing)①刘军强:《写作是门手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年版,第7 页。。 创意写作训练,通常是对文学专业或写作专业的学生进行专业能力训练,常见的授课方式包括鉴赏实践结合型教学与工作坊教学。如复旦大学中文系针对创意写作硕士专业开设的创意写作课程,结合不同类型作品展开不同文学体裁的分析讲解,最终提升学生的创意写作能力,是典型的“鉴赏实践结合型”教学方式。武汉大学文学院在2007 年设置了写作学硕士研究生专业,近年来设立了珞珈写作课程工作坊,“借鉴国外创意写作的工作坊教学方法,采用学生作品研讨的形式”②余蔷薇:《校园文学的格局与纵深——武汉大学写作工坊课纪要》,《写作》2020 年第4 期。,成为通过作品研讨、作家对话等工作坊教学方式实现创意写作训练的代表高校。

相比创意写作,高校开设的说理写作课,是对学生写作能力、说理素养的培训,也是对学生思维模式的训练。目前已有一些高校将说理写作课作为高等教育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了跨专业的说理写作课程设置。 相比文学专业、写作专业内的写作课程,跨专业的说理写作更为强调摆脱专业门槛,实现不同专业学生都进行选修或必修的课程,因此主题式说理写作课由于不受学科门槛限制成为高校探索说理写作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为美国高校普遍采用的写作课讲授模式③陈乐:《写作研讨:普林斯顿本科生的“前学术训练”》,《教育发展研究》2018 年第17 期。,主题式写作课在国内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落地实践, 在中国高校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并逐渐产生影响力。

一、国内外高校主题式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

国内外高校中已有许多学校开展课程主题式写作教学模式。在课程主题式写作教学中,较具有影响力的代表有国外的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Princeton Writing Program,简称PWP)和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写作项目课程(Harvard College Writing Program,简称HCWP)。和国外较多高校设计主题式写作课程不同,国内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实行学生全覆盖写作课设置的仍属少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为深入了解国内外主题式写作教学的发展现状,下文将对普林斯顿写作项目、哈佛写作项目和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课程主题进行分析,详细对比三校写作课的主题设计。

(一)国外普林斯顿大学及哈佛大学写作课主题分析

普林斯顿大学自2001 年起建立写作项目(PWP),并设计了以主题式教学为核心的写作研讨课(writing seminars)。 普林斯顿大学每年都会提供100 多个写作研讨课,每门课约有12 名学生,课程主题广泛,从数字生活、怀旧政治到传染病和后人类均有涉及①普林斯顿写作研讨课介绍,普林斯顿写作项目(Princeton Writing Program)官网,网址:https://writing.princeton.edu/undergraduates/writing-seminars,引用日期:2020 年9 月14 日。。

2020 年秋季学期, 普林斯顿大学写作中心的34 位教师总计开设了31 个课程主题,2021 年春秋学期开设了29 个课程主题。 相比2018—2019 学年,2020 年普林斯顿写作研讨课保留了14 个2018—2019 学年的课程主题,新增了17 个课程主题。

表1 普林斯顿大学2020 年秋季学期、2021 年春季学期写作课主题

普林斯顿大学写作项目在写作研讨课上都侧重于有效的批判性阅读和写作所需的技能, 但它们在主题和内容分配上有所不同。 主题式写作课教学,重点在于说理写作训练,写作研讨课是将课程主题作为学生练习写作技能的工具和辅助课程教学的手段,而非课程的主要学习对象。为了让学生在写作课过程中重点关注说理写作本身, 普林斯顿大学写作研讨课上关于主题内容的阅读和讲授均是有限的,并且授课老师并不会试图对一个主题领域进行全面的覆盖,而是以主题带动写作课的讲授。

和普林斯顿大学相比,哈佛大学本科生院自1872 年起就开设了说明文写作课程,历史更为悠久。发展到今日,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同样采用主题式教学,43 名授课教师提供了多个课程主题,让全体本科生必修写作项目课程,从而实现对哈佛本科生写作能力的训练。 和普林斯顿大学的写作课主题设计略有不同,哈佛写作课分为两种,一种是“Expos Studio 20”,该课程为固定主题“The Successful Life(成功人生)”,每班人数约10 人;另一种则是“Standard Expos 20”,该课程主题可以多选,每班人数约15 人。2020 年秋季,哈佛大学“Standard Expos 20”写作课程主题共计27 门。下表展示了哈佛大学包括“The Successful Life”在内的2020 年秋季学期的所有写作课主题。

表2 哈佛大学本科生院2020 年秋季学期写作课主题

哈佛大学本科生院的写作课程提供了固定课程主题和多选课程主题两种模式。 两种模式存在些许不同:“Expos Studio 20”主题的打磨及准备时间更久,课程要求交两次论文作业,且每次论文草稿前后教师都需要和学生有单独的沟通会议,因此学生可获得与教师一对一沟通的机会更多,此外该课程更强调口语表达、对话沟通能力的训练;“Standard Expos 20”提供多个课程主题供学生选择,学生可以提交多个主题志愿,选上课程后每学期需要提交三次论文作业,每篇论文都需要和教师一对一沟通。

(二)清华大学写作与教学沟通中心的课程主题

国内在写作课主题式教学中具有代表性的是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于2018 年建立,是设立在清华大学人文学院下的独立教学中心,2020 年秋季学期写作与教学中心设立了共计43 个课程主题。

相比2018 年首次设置的课程主题,2020 年秋季学期实现全校本科生全覆盖的写作课程保留了7 个2018 年的课程主题,新增课程主题数量达到36 个。

表3 清华大学2020 年秋季学期写作课主题

2020 年秋季学期,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的授课教师不仅包括写作与沟通中心的25 位专职教师,还有来自多个院系的15 位教学名师。 这些不同专业、领域的老师结合自身的学科与兴趣,开设了涵盖古今中外、理工医文等多个领域的课程主题,在不同的主题领域中带领学生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及写作与沟通的能力。

在不同主题的写作课程上, 清华写作与沟通中心每个课堂由教师按照某一特定写作主题进行设计和组织,不同课堂的结构安排、课程进度、写作任务、课程评价等具有相似之处,学生需要结合自己所选课程主题进行各自领域内的写作训练。

二、国内外写作课主题教学的异与同

从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清华大学写作课主题的对比中,可以看出国内外高校在设置写作课的课程主题时存在一定的共性。

首先,三校都重视不同学科领域中的课程主题设置,以保障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可以更好地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学科。 多学科的课程主题设置也使得三校的写作课成为各自通识教育的关键组成部分。 在写作课授课教师组成中,三校教师团队中的授课教师所属学科类型丰富多元,教师也多结合自身的学科属性设计课程主题。

第二,主题式课程既关注历史,也关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尤其关切现实问题是课程主题的核心特色。 如普林斯顿大学中的“Into the Deep Past(回到过去)”“Constructing the Past(构建过去)”等课程主题,哈佛大学“Remembering the Civil War(缅怀内战)”,清华大学的“《史记》与司马迁”“乾隆皇帝与十八世纪的中国” 等课程主题都是对过往历史话题的关注。 普林斯顿大学“Sustainable Futures 可持续的未来”“Living with AI (与人工智能共存)” 等课程主题, 哈佛大学“Truth Claims in a Post-Truth World(后真理世界中的真理主张)”,清华大学的“智能生活”“社交网络”“信息社会中的隐私”“数字化生存”都是对当今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尤其关切现代技术发展以及技术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影响。 而在2020 年全球新冠疫情肆虐的特殊现实背景中,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开设了“生物安全与公共健康”“传染病”“药物”等和疫情、公共健康等有关的课程主题,围绕现实社会中的重要议题,让学生们能够聚焦疫情时代进行写作思维能力的训练。

第三,无论是哈佛、普林斯顿还是清华的写作课,都强调主题式教学需要与论文写作训练、论文面批相结合,学生的论文主题需要在课程大主题下进行选择。哈佛规定了学生需要交三次或者两次论文作业,文章都需要教师与学生有一对一的沟通会议①哈佛大学本科生院写作项目(Harvard College Writing Program)介绍,哈佛大学写作项目官网,网址:https://writingprogram.fas.harvard.edu/expos-20,检索日期:2020 年9 月12 日。。 清华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则要求学生每个学期交一次短文和一次长文,并在短文、长文初稿提交后教师和学生进行一对一面批,让学生得以深入了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进而修改文章提交终稿。教师与学生之间深入的围绕论文与文章一对一的交流,一方面使得学生更能深入自己所选择的课程主题,另一方面也通过这种全面细致的沟通与交流, 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写作中存在的不足、 深化对于说理写作的认识、提升写作能力与思维方式。

而深入分析三校写作课主题时,也可发现国内外在写作课主题设置时存在着一些差异。

首先,国内外主题式写作课程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普林斯顿大学由于授课老师主体以校内博士后为主,教师群体流动性较大,因此课程主题的变化也较多。而哈佛大学授课教师群体比较稳定,授课主题相对稳定,并推出了一个固定课程主题“The Successful Life(成功人生)”。 但这两校的共性在于写作课均经过了多年的尝试和探索,主题式教学的经验较为丰富。 相比之下,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课程是近两年逐渐成型的,因此课程主题以不断增加为主,课程主题体系尚处于不断完善和摸索中。

其次,在课程主题的选择上,国内外的不同高校会结合所处的社会环境来选择相应主题。 例如哈佛大学的“American Money(美国货币)”写作课主题,普林斯顿大学“American Dissent(美国异议)”“Speaking American(讲美国话)”都在关注美国文化背景下的极具本土特色的话题。 这种对于美国文化、美国货币、美国语言等的关注和讨论,鼓励学生回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进行写作与思考。同样,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也设置了“北京”“中国电影及其时代话语”等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展开的课程主题,这些课程主题关注中国历史、现实的文化碰撞,聚焦中国社会环境下的种种议题,鼓励学生在全球化格局中思考中国。

总体来看,普林斯顿大学和哈佛大学作为国外高校开设写作课程的代表,它们在课程主题式教学上已经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 而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 作为新设立两年的写作课项目,可以看出其在课程主题的学科、类型、内容等方面都借鉴了西方高校的成熟经验,同时结合中国高校的学生情况、通识教育发展情况,积极摸索写作课在中国高校的落地和发展。

三、主题式写作教学的作用与影响

课程主题式教学,在国内外都已经有了较为经典的案例。尽管国内课程主题式写作教学才刚刚起步, 但也可从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近两年的发展一窥课程主题式教学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下文将详细分析在写作教学中,设置不同专业、不同领域的课程主题将有怎么样的教学作用和实际效果。

(一)以主题带动课程内容,使写作教学获得抓手

传统写作课,常使用应用技能型授课方式,强调将写作理论本身与写作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进行不同文本类型的写作尝试,最终培养出来的将是写作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的是怎样将知识转变成能力,而能力是建立在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的①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 年第11 期。。

当前,写作课程还停留在“传授写作知识”“提升综合素质”和“增强教练技能”等理论的层面上打转,却几乎对“培养写作能力”避而不谈②林超然、王清学、高方:《大学写作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 年第10 期。。如何培养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是写作课真正需要去解决的问题,也是写作课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说理写作课,既需要对学生的写作技能进行训练,更需要让学生提高说理写作的综合能力,建立批判思维、创新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 这种能力的训练和思维的培养,不能空泛地去分析、讲授“应该如何”,而需要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去深入展开讲“究竟如何去做”。 课程主题提供了一个班级范围内的内容“容器”,使得教师在教授写作课时可以在一个特定的领域和主题范围内展开,提供一个话题领域内的阅读文本供学生深入阅读, 这有效地解决了当前写作课训练中缺少具体抓手的问题。

(二)学生跨专业选择主题,使说理写作融入通识教育

国内传统写作课程,主要是在文学、写作学等特定专业等进行授课,面向的学生群体专业单一。但目前说理写作课逐渐向高校全体学生、全覆盖的方向进行发展,有限的主题设置会局限学生们的选择,写作课需要设置多专业、多领域、多方向的课程主题,让学生们选择感兴趣的主题深入写作学习。

结合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清华大学写作课的课程主题,可以发现说理写作课的主题主要分为两类,第一类课程主题明显是在某个学科内部,可以提供给学生某个专业内独特的视角,从课程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既可以选择和自己专业相关度较高的写作课主题,也可以选择跨学科、跨专业的课程主题,接触到不同专业的内容和知识,锻炼自己跨学科思考问题的方式。

另一种课程主题本身就跨越了多个学科,将多个学科中都存在的价值进行提炼,训练学生跨学科思考的能力。 这种跨学科的课程主题,使得写作课不仅成为写作能力训练的基础能力课程,某种程度上也担任了不同学科交织融合的交互点,让学生获得某种跨越多个学科的共通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主题式写作课是高校通识教育的组成部分。

哈佛通识教育委员会指出,通识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有效的思考能力,交流思想的能力,作出恰当判断的能力,辨别价值的能力,同时也强调“需要培养学生解决不同领域问题的能力,以及写作的基本技能”。③哈佛委员会:《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李曼丽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年版,第214-215 页。说理写作课对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训练体现了通识教育的核心,跨学科和专业的主题设置则进一步让不同专业学生交流思想、获得某种跨越学科的能力与价值,是通识教育的一次有意义的积极尝试。

(三)教师专业丰富多元,写作思维实现碰撞

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的建设,无疑是决定写作课长期发展的关键因素。从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写作课来看,多元专业的教师队伍能够保障多主题写作课的顺利开展。除了写作课的专业教师团队外,邀请一些教学名师开设写作课,可以进一步提升教师团队的师资力量,如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就有来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历史系、工程物理系、土木工程系、新闻与传播学院、哲学系等不同院系的教学名师对本科生进行写作课训练。 “学术名师给本科生开设写作课,是对其学术价值的教育性转化,使他们的学问不仅转化为知识生产,也能转化为人才培养。 ”①陈乐:《理念与实践:耶鲁大学通识教育写作课之理性探析》,《比较教育研究》2019 年第1 期。当然不同学术领域名师的参与也会使得写作课的主题进一步深化、丰富、完善。

多元专业的教师团队和不同学院教师的加入, 会使得写作课在主题设计部分有不同教师从各自学科角度出发开展尝试和探索。 不同学科对“好的写作”(good writing)有不同的评判标准②Paul Hanstedt. Reforming General Education: Three Reasons to Make Writing across the Curriculum Part of the Conversation. Liberal Education, 2012,98(4):48-51.,人文社科、理工科等不同学科的教师对于说理学科的教学设计等也会存在一定的理念差异,因此不同专业学科教师的沟通会使得说理写作集合不同学科的写作精华, 进而逐渐形成一套适合不同专业学生的说理写作教学模式。 在教师集体备课环节和课程整体设计中,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从各自专业角度出发提供思维能力训练的视角, 使得写作课本身在整体框架设置时实现了多元思维的碰撞。

(四)授课方式变得立体,提升教学效果

写作课不仅是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更是通过主题式教学提升学生思考具体问题、 分析问题、沟通合作的能力。 高层次的写作课发展需要,决定了写作课需要教学设计、授课方式、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提升。

课程主题的多元化设置,一方面增加了写作课内容的丰富度,另一方面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自由选择,给了学生更多的主题选择空间,使得授课教师和学生能够在一个互相感兴趣的领域内展开对话和交流。 此外,课堂的互动性也会增加,从而让写作课从写作训练向“写作、交流、沟通”等多能力培养的方向去发展。

主题式教学也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的讨论和写作训练聚焦于一个主题领域, 这容易激发学生就一个领域深入讨论,避免写作课的文本分析、主题教授泛泛而谈,整体的授课过程中可以围绕具体问题展开,进一步提升写作课的教学效果。

由于目前国内外代表性的主题式写作课教学都有覆盖历史、现状与未来的多样主题,尤其是一些聚焦现今议题的课程主题往往能够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感知到课程主题内容, 如普林斯顿大学的“Your Life in Numbers(你的数字人生)”、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的“数字化生存”“北京”等主题都聚焦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或所处环境,让学生有内容可写。 此外,各校的写作课主题中也有一些趣味性比较高的课程主题,如普林斯顿大学“Captivating Animals(迷人的动物)”“The Future of Food(食物的未来)”,哈佛大学的“Eating Culture(饮食文化)”等,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提升教学效果。

四、小结

主题式写作教学在国外的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等众多高校中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并已经形成了制度化、体系化的教学结构和课程体系。 国内高校中尝试进行主题式写作教学的高校仍数量寥寥, 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教学中心率先在国内高校中实现全体本科生小班制、全覆盖的主题式写作课教学模式,迈出了国内高校写作课的重要一步。

说理写作课在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写作沟通能力上具有显著的作用和意义,尤其是高校采取小班制研讨课形式,配合一学期多次教师与学生一对一面批辅导的方式,使得学生得以在写作训练、表达自我、对话教师的过程中成长与提高。 正如清华大学“写作与沟通”课程负责人彭刚老师所言,清华的写作课要做到“无专业门槛,有学理深度”,这也是主题式写作课发展的核心要点。 未来主题式写作教学需要结合中国高校的通识教育发展、教学资源实际情况等,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持续思考如何将主题式教学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写作与思维能力的提升。

猜你喜欢
普林斯顿大学清华大学专业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普林斯顿大学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及其对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启示
我的清华大学自主招生经历
部分专业介绍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普林斯顿大学治理的四维框架:架构、制度、运行与沟通
试探普林斯顿大学之办学特色
一道2009年清华大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