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阅读能力的试题设计例析

2021-01-20 08: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计数法二进制计数

(马尾区教师进修学校,福建 福州 350015)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评价建议中指出,要有效发挥各种类型题目的功能。例如,为考查学生从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可以设计阅读分析的问题。[1]在学业测评中设计阅读分析的题型,引导学生通过对背景材料的阅读获取有效信息,理清信息间关系,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从读图识表的角度,关注分析能力

各式图表是常见且重要的信息载体。如果在试题设计时借助图表来呈现信息,将丰富信息的呈现手段,收到直观形象、简洁明快的效果。同时,引导学生从给定的图表中,通过观察、阅读、分析、归纳,完成文字信息与图表信息的互补与互释,深层次考查学生识别图表、分析理解和整合信息的能力。

试题1 黄阿姨驾车外出办事,途中一只小动物突然冲到车前,她紧急剎车才避免撞到,黄阿姨受惊后掉头开车回家。以下折线图是黄阿姨行车的记录。

(1)黄阿姨行车期间的最高车速是___________。

(2)黄阿姨为躲避小动物而踩剎车的时间是___。

(3)由上图的数据,能否知道黄阿姨回程比去时的路程变短了?请说明你的理由。

试题1 中利用时间和速度的关系图,用折线来呈现黄阿姨行车的整个过程。引导学生结合题干中的文字描述,读懂折线的起伏变化,想象并还原事件经过,从而解决问题。特别是题中的第三问,由于行车速度不确定,学生不能通过计算来解决。根据读图、分析,发现,比较后做出判断。此题的解决,不仅需要打枝削叶,阅读文字梳理事件的整体脉络;还要敲骨吸髓,挖掘图中细节信息,有效考查学生读图识表、搜集统整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从解读过程的角度,关注理解能力

给出具体问题的解决过程,让学生去阅读过程、检查方法、判断对错,以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是数学阅读题的编制方式之一。[2]编制此类试题时,可以提供解决问题的非常规方案,引导学生解读过程,分析说理,触探数学本质。

试题2 下面计算对吗?请你用喜欢的方式说明理由。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学生多在实物操作理的基础上,过渡到除法竖式计算。把被除数按照不同计数单位先拆分再相除后合并,并以递等方式展现过程,这个方法是学生不熟悉的。本题通过引导读懂过程的形式,勾联起摆小棒、分步口算、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既有效考查了学生对除法算理的理解,也加深了学生对算理本质的感悟。

三、从方法迁移的角度,关注类推能力

在阅读已有材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或规则,并迁移至新情境中解决新问题,是阅读理解题的又一常用编制方式。这种类型的阅读题,要求学生通过给定信息,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归纳,捕捉新旧问题的某种联系,举一反三,将新方法、新规则迁移应用于解决新问题。

试题3 仔细观察前两幅图,并根据规律写出第三幅图所表示的数。( )

A.2 1341 B.2 0001 3041

C.2 0001 3401 D.2 0001 0341

整数的表示和书写,一般按照十进制计数法中的相应规则,考虑不同数位上的计数单位、数值。本题一改常态,用小学生喜爱的动物来代表不同的计数单位,学生需要通过阅读范例,分析、探寻、归纳新的写数规律、规则,并应用于第三个数的表示,着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概括归纳、迁移类推的能力。

四、从探索规律的角度,关注发现能力

探索规律的阅读理解题,通常以数字、图形等元素呈现系列材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逐步展开观察、猜想、尝试、探索,最终发现规律或模型并加以解释应用。这类问题往往反映数学知识、规律的发生、发现过程,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探究发现能力,帮助学生感受数学历史的深远,丰厚数学文化涵养。

试题4“贝尔数”是以美国数学家埃里克·坦普尔·贝尔的名字命名的一组整数数列,它的排列形状像一个三角形,所以又称“贝尔三角形”。请认真观察下面数列,并完成问题。

(1)第六行第一个数“52”是怎么得到的?______

(2)填出第六行两个括号里的数。_____________

(3)我发现数列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数列中,除首行外,每一行的首项正好是上一行的最后项,其余各项均是其左边数与左上数之和。本题借助题组的方式,循序渐进,步步为营,引导学生观察数列特点,大胆猜想,仔细验证,进而发现数列规律,培养学生探究发现能力和积极主动的探索精神。

五、从定义规则的角度,关注创新能力

定义一种新概念、新运算、新规则,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于相关数学问题的解决。在试题设计中呈现这样的过程,既是考查阅读理解能力的有效方式,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这种通过新定义引入“新知识”的阅读题,形式新颖,富于挑战,要充分考虑“新知识”的可接受性,新知识与旧知识的关联性,抓准新知识的“生长点”。

试题5“二进制计数法”中,二进制的特点是“满二进一”,只用0 和1 两个数字来表示数。例如,一记作12,二记作102,三记作112,四记作1002,五记作1012。(右下角的数表示进位制)

(1)根据二进制计数法,六记作( ),九记作( )。

(2)在二进制计数法中,右起第一位表示的计数单位是( ),右起第二位表示( ),右起第三位表示( )。

(3)把二进数101112改写成十进数是( );把1011012改写成十进数是( )。

在计数制中,除了常用的“满十进一”的十进制,还有众多的进位制。[3]题中通过介绍不熟悉的“二进制计数法”,引导阅读、分析,理解掌握“二进制”的计数本质以及表示方法。考查学生的数学阅读、数学学习的能力,引导学生数学研究意识的形成。

猜你喜欢
计数法二进制计数
显微镜手工计数法在低值血小板计数中的应用
古人计数
用二进制解一道高中数学联赛数论题
递归计数的六种方式
古代的计数方法
有趣的进度
神奇的计数法
二进制在竞赛题中的应用
这样“计数”不恼人
“宇宙之大,粒子之微”尽显“科学计数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