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情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研究

2021-01-21 16:58蔡学勤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79期
关键词:转氨酶医嘱乙型肝炎

蔡学勤

(靖西市人民医院,广西 靖西 533899)

0 引言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随着病情的发展可进入失代偿期,这时患者可出现肝功能损害或肝肾功能综合征等并发症,具有较高的病死率[1-2]。针对这一疾病,除了药物治疗以外,护理干预也尤为很重要,本次研究主要研究全面护理干预对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情控制及遵医行为的影响,故对本院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进行了临床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86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3例。其中对照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45-75岁,平均(60.28±12.79)岁;病程4-16月,平均(10.75±4.28)个月。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年龄46-74岁,平均(60.19±12.82)岁;病程5-16月,平均(10.86±4.30)个月。经统计学SPSS 20.0软件包计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3]:①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制定相关临床诊断标准的患者;②具备正常理解沟通交流能力的患者。排除标准[4]:①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②对本次研究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的患者。

1.2 护理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主要包括遵医嘱给予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指导患者科学饮食,并做好患者的生活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观察组采用全面护理干预,具体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耐心为患者讲解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的发生及发展过程、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等,告知合理饮食、遵医嘱用药对病情控制的重要性,以提高患者对治疗与护理的配合度。②一般护理:休息与运动方面,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情为患者合理安排运动,在患者处于代偿期时,指导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处于失代偿期时,嘱咐患者多卧床休息,运动可在床上开展。饮食方面,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病情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饮食方案,主要以高蛋白质、高热量、高维生素以及易消化的食物为主,指导患者避免食用过硬或粗纤维的食物。药物治疗方面,护理人员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并详细为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用法用量、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并督促患者按时按量用药,以确保治疗效果。③消毒隔离:护理人员要定期采用0.2%-0.5%的过氧乙酸对病房进行严格消毒,给予患者使用后的诊疗用品需按照规定进行相应的消毒处理;患者的分泌物、呕吐物以及排泄物,需采用含氯的消毒物进行处理后在排放;患者的床单、床套需采用消毒剂进行浸泡后再送至洗衣房进行单独清洗。④病情观察:详细记录患者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存在大量腹水的患者,护理人员需每天对其进行体重以及腹围的测量;同时严密观察患者的电解质、神志、神情变化情况;并了解患者是否存在出血、腹痛、腹胀、少尿或精神异常等情况,若患者存在异常,护理人员则需立即上报主治医师,并积极协助医师开展处理工作。⑤心理护理: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以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同时给予患者安慰与鼓励,使患者对治疗保持信心;同时护理人员需及时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相关治疗进展,以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焦虑、不安等不良情绪。⑥并发症预防:护理人员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咳嗽咳痰方法,并严格控制患者的蛋白质摄入量,以预防肝性脑病的发生;同时指导患者定时采用温水擦拭皮肤,存在皮肤瘙痒的患者,护理人员告知其勿抓挠皮肤,比预防感染的发生。⑦出院指导: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的方法,嘱咐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不能擅自增加或减少药量;同时告知患者在生活中要养好良好的习惯并保持心情愉悦,定期到院复查肝功能。

1.3 观察指标。①病情控制:主要检查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在护理前、护理后采集两组患者的3-5 mL静脉血进行检测,并详细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水平。②遵医行为:采用本院自制遵医行为量表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的生活行为、病情自我监测以及坚持锻炼等项目,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每个项目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遵医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收集的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 20.0,(±s)表示各项计量资料,采用t进行检验,对照组与观察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如表1所示,护理前,两组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比较(±s)

注:与护理前相比,#P<0.05。

组别 n 总胆红素(μmol/L) 谷草转氨酶(U/L) 谷丙转氨酶(U/L)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对照组 43 68.36±11.36 48.23±10.25# 42.36±6.52 37.15±5.09# 39.25±7.14 24.37±5.41#观察组 43 68.96±10.96 31.09±10.11# 42.96±6.18 27.76±4.83# 39.85±7.01 13.60±5.02#t-0.85 3.20 0.45 3.54 0.36 3.8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如表2所示,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的生活行为、病情自我监测以及坚持锻炼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的生活行为病情自我监测 坚持锻炼对照组 43 68.25±2.67 72.19±2.82 70.28±2.69 71.62±2.75观察组 43 90.15±3.04 91.65±3.11 90.63±3.09 91.88±3.17 t - 15.54 13.11 14.32 13.94 P -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病情较重,病程长,需要患者长期居家养病,并进行抗病毒治疗,这便要求患者本身具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按时遵医嘱服用药物,保证疗效。但现实中,仍有较多患者并为按照医嘱控制疾病,进而导致疾病控制效果不理想,影响患者预后。因此,提升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遵义行为是护理干预中的重中之重。据本次研究表明,患者的总胆红素、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按时按量服药、良好的生活行为、病情自我监测以及坚持锻炼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全面护理干预能有效控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的病情,并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全面护理干预是一种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干预模式[5]。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通常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认知缺乏性,加上病程漫长,较为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影响治疗依从性,并不利于病情的控制。通过全面护理,能及时围绕患者的真实心理想法开展心理教育,并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等措施,能有效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减低并发症风险,促使病情稳定,为疾病恢复奠定良好基础。与此同时,全面护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护理服务,通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能有效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使患者明白遵医行为的重要性;消毒隔离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确保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安全;同时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并发症护理以及出院观察能使医师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从而展开针对性的治疗,以最大程度上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对控制乙型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能使患者的遵医行为提高,从而有效的控制病情。

猜你喜欢
转氨酶医嘱乙型肝炎
献血体检时的“转氨酶”究竟是啥?
慢性乙型肝炎抗病毒治疗是关键
郑瑞丹:重视询问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癌家族史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分析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转氨酶高不一定是肝炎
二至丸对慢性乙型肝炎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转氨酶高与肝炎
医院H IS 系统下电子医嘱的规范管理
遵循医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