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在宫颈癌中的应用及对比研究

2021-01-21 03:59刘江平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5期
关键词:靶区放射治疗容积

刘江平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临床医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肿瘤放射治疗是利用放射线治疗肿瘤的一种局部治疗方法,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是现放疗的主流技术[1],固定野动态调强为临床常有传统放疗方式,可有效防治癌细胞再生,但对盆腔内的膀胱等健康器官伤害大,副总用强[2]。容积旋转调强做为新型放疗技术,可以对靶区进行强度调制,更好的保护周围健康器官,且治疗时间短[3]。宫颈癌做为原发于子宫颈部的恶性肿瘤,病因复杂,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宫颈外观通常表现正常,极易漏诊或误诊,因此多数患者经确诊已属中晚期,癌灶累及范围已明显增大,严重者可压迫输尿管,导致输尿阻塞,甚至引发尿毒症,危及患者生命安全[4]。放疗是临床治疗中晚期宫颈癌主要辅助方式,但现关于容积旋转调强技术在宫颈癌中的应用效果研究尚少,本研究通过对照试验探究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在宫颈癌中的应用,现整理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3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15例,纳入标准:①无放疗禁忌证;②患者与家属知情并同意。排除标准:①大小便无法正常进行者;②既往接受过放疗者。本次研究所纳入病例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组患者年龄为45~68岁,平均年龄(50.90±4.67)岁;鳞癌7例,腺癌8例。对照组年龄为44~69岁,平均年龄(51.01±4.78)岁;鳞癌6例,腺癌9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CT模拟定位,进行放射治疗靶区和危及器官勾画,两组放疗计划由专业物理师完成,研究组予容积旋转调强计划,设置为共面双弧,以床角为0°,旋转角度为逆时针从179°~181°,然后顺时针181°~179°。两组均给予6MV X线照射。处方剂量为50.4 Gy,分28次照完,1次/d,均工作日进行照射。危及器官耐受剂量的限定要求:小肠V50<10%,股骨头V30<15%。规定处方剂量是指包括95%靶区,处方剂量的体积应<5%。对照组予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设置机架角度为0°、51°、103°、154°、206°、257°、309°。

1.3 观察指标

用WHO疗效评价标准[5]对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效果进行评价,记录两组平均每次治疗时间,治疗结束后没3个月复查一次,随访13个月,记录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软件处理数据。

2 结 果

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总时间与随访不良反应情况:两组早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时间为(181.89±16.11)s,随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33%,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558.77±22.03)s,随访总不良反应发生率46.67%(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近期治疗效果、治疗总时间与随访不良反应情况

3 讨 论

相较于传统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容积旋转调强放射治疗方案具有副作用小、针对性强、治疗周期短等优点[5],能够对靶区细胞施以强度调制。对于宫颈癌这种恶性肿瘤,临床效果佳。本研究显示两组早期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研究组治疗时间与随访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表明容积旋转调强放疗确能在保证治疗效果的同时保护可危及器官,降低预后不良反应,主要可能是容积旋转调强保证提高靶区适形度与均匀性,治疗中可连续出束,进而有效减少治疗时间,避免了长时间照射造成肿瘤相对生物效应降低与正常组织损伤,使其能在短时间治疗内达到与传统放疗相似的治疗效果且预后良好。

综上所述,在宫颈癌的治疗中运用容积旋转调强和固定野动态调强计划的近期效果相似,但使用容积旋转调强计划可有效缩短治疗时间,并保护危及器官,提高预后,在临产治疗中可优先选择。

猜你喜欢
靶区放射治疗容积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怎样求酱油瓶的容积
放疗中CT管电流值对放疗胸部患者勾画靶区的影响
放疗中小机头角度对MLC及多靶区患者正常组织剂量的影响
4D-CT在肺转移瘤个体化精准放疗中的研究
三维全容积成像技术评价不同年龄正常成人左心室容积及收缩功能
巧求容积
截断的自适应容积粒子滤波器
鼻咽癌三维适型调强放疗靶区勾画的研究进展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