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干预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应用他汀类药物治疗不良反应的影响

2021-01-25 11:57李春颖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95期
关键词:收缩压颈动脉胆固醇

李春颖

(吉林省前卫医院,吉林 长春)

0 引言

CHD作为心内科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 CD),此病的发生主要由于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CAHD)从而造成患者血管阻塞、狭窄,引发心肌缺氧(Myocardial Anoxia, MA)、心肌缺血(Myocardial Ischemia,MI)造成的一种心脏病,也可称为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1]。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CHD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长的趋势[2]。临床治疗中,Statins作为治疗CHD的常用调脂药物,其有着显著的疗效[3]。但相关文献指出,Statins在治疗CHD的过程会产生诸多不良反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痛苦[4]。因此,给予患者应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减少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得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就给予应用Statins的老年CHD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探讨其护理干预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整理我院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860例老年C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其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采用Statins进行治疗,同时根据患者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将860例老年CHD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430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20例,女性210例,年龄62~86岁,平均(76.69±1.68)岁;观察组患者男性228例,女性202例,年龄62~87岁,平均(76.86±1.5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标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所有患者经相关检查诊断,均已确诊符合CHD相关诊断标准;(2)所有患者年龄均>59岁;(3)所有患者均为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并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4)所有患者语言表达能力流畅,生活均能自理,且具有独立理解问题的能力。

排除标准:(1)患有器质性功能障碍者;(2)需要采取手术治疗的患者;(3)患有严重神经性疾病患者;(4)存有用药过敏的患者。

1.3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健康知识宣教,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饮食方案、用药指导、监测生命体征情况等。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患者护理基础上加用优质护理干预,具体包括:(1)待患者入院后,相关医务人员应完善患者相关入院检查,同时主动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基本信息以及病情,逐渐取得患者信任,拉近护患关系,随后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的健康知识宣教,同时为患者说明治疗的意义以及目的,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2)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相关医务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交流,由于CHD患者有一定程度的可能会出现猝死等突发情况,因此,导致多数患者存在一定的恐惧心理;护理人员则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况,若患者思想情绪波动较大,则应主动与其沟通交流,鼓励其说出自身所焦虑的事情,并通过亲情、关怀以及转移患者注意力等方式疏导患者各种不良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3)医务人员应指导用药,为患者介绍药物相关知识,同时告知患者药物的每日使用剂量及使用方式,并且提醒患者于餐后服药;另外,医务人员应向患者家属介绍用药时的注意事项,同时嘱咐患者家属叮嘱患者按时合理用药。(4)根据患者自身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有利于提高患者疗效的饮食方案,掌握患者饮食习惯,保持饮食低脂低盐低糖,切勿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5)在患者出院后,定期对患者进行随访,并建立随访档案,随访过程中询问患者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观察指标

探讨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生理指标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患者生理指标包括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胆固醇(T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MT);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头痛、皮肤潮红、肌炎、肌痛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生理指标情况

护理后,观察组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胆固醇(T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M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各生理指标情况比较(±s)

组别 n TG SBP TC C-MT观察组 430 3.84±0.51 114.84±12.65 1.82±0.30 0.70±0.16对照组 430 4.36±0.64 122.84±11.36 2.06±0.43 0.83±0.19 t 13.176 9.757 9.492 10.853 P 0.000 0.000 0.000 0.000

表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2 不良反应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CHD作为我国心内科较为常见的中老年疾病,临床中通常使用Statins进行治疗,且有着较为理想的效果[5]。Statins作为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的还原酶抑制药,其是及其有效的降脂药物,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并且有一定程度能降低血清胆固醇水平,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6]。因此,Statins属于临床中极为具有价值的调脂药物,广泛应用于治疗CHD等临床中[7]。虽然Statins能有效改善患者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胆固醇(T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MT)等指标水平情况,但通过研究表明,Statins同样会导致患者不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异常、头痛、皮肤潮红、肌炎、肌痛等,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严重影响[8]。因此,在CHD患者应用Statins期间,给予患者良好的护理干预,对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提高治疗效果等有着重要意义。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三酰甘油(TG)、收缩压(SBP)、胆固醇(TC)、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MT)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给予应用Statins的老年CHD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各生理指标,安全性高,具有临床应用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收缩压颈动脉胆固醇
谈谈胆固醇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上)
降低胆固醇的药物(下)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你了解高血压分级吗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胆固醇稍高可以不吃药吗等7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