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专业EG P+ ES P 教学探索

2021-01-26 02:27林令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办学教材

林令霞

教育对外开放是国际化发展战略,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之一。自2016 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强调“要坚持扩大开放,做强中国教育,推进人文交流,不断提升我国教育质量、国家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提出高校要“深化国际合作育人,主动服务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推进与国外高水平大学开展联合培养,加快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新时代人才”。

中外合作办学是教育对外开放的重要形式。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有助于地方高校获取优质资源,提升教师能力,与国际先进理念和经验接轨,革新人才培养模式,而且对地方高校提升办学水平、增强竞争力、提高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近年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数量急剧增加,办学的规模也迅速扩大。截至2019 年末,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数量已达到1 041 个,其中地方高校所拥有的本科教育项目数量达到了806 个,占总数量的77.4%。在这些项目中,大多数合作院校为英语语言国家,授课语言为英语,学生需要用英语来完成十几门课的专业学习,而且有出国愿望的学生必须达到合作院校所要求的英语水平才能出国深造。因此,学生的英语能力直接影响其学习效果,也决定了中外合作办学的成效。

一、EGP和ESP的研究基础和实践意义

EGP(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s)即通用英语或一般用途英语,EGP主要针对英语基础知识及交际技能进行教学,教学目标在于提高学生对英语词汇、语法、语音、句法等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应用能力,并且熟知各种语言应用规则,从而实现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的发展。自我国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以来,多数高校采用通用英语教学模式,有关教与学的研究更是层出不穷。ESP(English for Special Purpose)即专业英语或专门用途英语,是指与某种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所开设的英语课程[1]。ESP教学是建立在需求分析基础上的,是特定目标导向的英语。ESP 课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实际需要,而EGP 仅仅是把英语作为一门独立的语言课程来教学[2]。国内专家对ESP 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学实践和课程建设上[3],把ESP定义为英语教学发展的必然[4],认为ESP是高校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5]。“要真正提高国际竞争力,仅仅满足于培养学生一般的听、说、读、写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要用英语来增强国际竞争力,我们必须让学生结合专业学习英语,也就是说要提高他们用英语开展学术研究和专业工作的能力”[6],ESP恰恰满足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这一需求。

目前,ESP教学并未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全面铺开。一方面,由于国内对其关注和研究的时间仍比较短,研究广度和深度还十分有限,少有研究人员从地方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的英语能力实际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另一方面,对ESP教学认识不足,课程安排沿袭英语专业课程体系,对学生需求分析不足。艺术设计专业的研究对象以及目前的主流理论和业界推崇的最前沿的教研方法都来自西方国家,绝大多数的重要文献也是由英文撰写。要真正领略西方的艺术设计文化,了解和学习最前沿的艺术设计学科精髓,学生们必须与西方的艺术设计学科进行近距离的接触,ESP 教学是一个必要的起点,也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目标的途径。

本文将以通化师范学院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为例,分析目前该项目的英语语言教学现状与不足,探索EGP+ESP 教学新思路,帮助学生扫清学习路上的语言障碍,助推专业教学质量提升。

二、学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现状分析

(一)课程设置情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外国教育机构教师承担的专业核心课程的门数和教学时数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全部学时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我校将外方授课时间安排在大二、大三年级两年完成。英语课作为主干课程贯穿大一至大二年级的4 个学期开设,每学期共计128学时,开设课程有精读(64学时,4 学分)、口语(32 学时,2 学分)和听力(32 学时,2学分)。从英语课程设置来看,仍然沿袭通识课大学英语EGP 教学大纲的教学目标设计,课程结构不合理,课程单一,与专业关联性不强,没有ESP课程和跨文化交际类课程,与培养目标契合度不高。

(二)学生情况

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英语基础差,90%学生的高考英语成绩没达到90分的及格线,有“重专业、轻文化”思想,因而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自信心不强,学习目标不明确。外方授课和提交作业均配有随堂翻译,导致学生更加有依赖性,对英语失去学习兴趣。

(三)师资情况

教师来自外国语学院和大学外语教学部,负责英语授课任务和随堂翻译工作。由于教学任务繁重,大多数教师的教学精力投入给本专业学生,未深入研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英语课程的培养目标、教学理念等;教师队伍不稳定,教师更换频繁。师资流动性大,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质量,也影响了项目的质量提升和发展。

(四)教材情况

精读课教材选用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起点大学英语》,该书适合艺体专业学生,坚持以技能为主导、通识为共核、专业为依托的编写理念,旨在满足高校艺体专业大学英语教学需求和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能够考虑艺体专业学生入学水平、兴趣爱好、情感态度和认知规律,学习和教学资源配套丰富,数字资源与纸质教材共同构建全新互动教学模式。听力课选用《英语听力教程》(Listen This Way)主要适用于高等院校英语专业一至三年级学生,同时适合师专、教育学院、广播电视大学、成人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及相当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口语课由授课教师自定授课内容。

从教材使用来看,没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或开发与专业知识学习相结合的内容。精读课使用教材适用艺体学生学习;听力课使用教材适用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课无固定教材。对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来说,目前所使用教材类型单一、难度较大,针对性、系统性不强。

(五)教学情况

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大多数中方教师仍采取“老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虽然课堂知识容量大,但授课方式死板,教学策略简单,课堂缺乏互动性、灵活性,尤其不适合合作办学项目英语教学目标的要求[7];信息化教学手段发挥不够,丰富的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

(六)评价情况

沿袭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缺少对中外合作办学英语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尚未建立考核机制。学生学习考核方式以终结性评价占主导地位,忽略形成性评价的作用。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生为考试而学。

从以上情况分析来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英语课程设置单一、教学内容契合度低、教学方法以及评价方式传统化。EGP教学过程为主,教学效果不明显,从而导致教学“费时低效”。EGP教学强调英语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了解英语语言的普遍共性。ESP 教学强调综合素质提升、专业视野开阔,促进学科之间的国际交流。如何在学习EGP 的同时,将ESP 知识融入英语语言学习中,是目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三、EGP+ESP教学思路

(一)优化课程设置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根本,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实施EGP+ESP课程改革,在引进外方专业课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四个三分之一”的前提下,使课程设置符合出国求学与国内就业的双重需求,体现人才培养的多样性和动态适应性[8]。EGP课程侧重学生的英语基本技能培养,其结果决定ESP学习效果,因此打好基础才能使ESP教学顺利进行。EGP 课程课程设置可与高中进行衔接,让学生逐渐适应全英文授课模式;ESP 课程设置可从简单的专业英语词汇开始,逐渐增加难度,扩展到更多的专业英语学习中,最终形成较为系统的艺术设计类专业英语知识链[9]。因此,以人为本,对课程设置重新设定,是中外合作办学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

表1 课程设置

(二)开发校本教材

ESP 教学的成功离不开高质量又适合学习者实际的教材,因此开发符合中外合作办学特点、符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材料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组建“英语专业+专业英语+外籍教师”教材编写团队,坚持因材施教,突出专业性和实用性相结合原则,采用“教材评估”和“教材开发”两种途径开发校本教材。在内容上,要融合中外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理念,突出教材的权威性以及前瞻性,突出艺术设计类专业词汇和术语,选取最新设计报道和设计资讯阅读材料,并注重通过设计针对性训练来提高应用技能;要充分尊重学生主观个性差异,全方位考量他们在专业知识结构、学习能力以及英语水平等方面的不同,秉持循序渐进原则,合理设定教材语言的难易程度,以保证学生足够的学习信心及兴趣[10]。此外,借鉴英国格林多大学校方提供的相关书籍和音频、视频资料以及现行的相关专业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筛选、编辑和加工,形成一套较为系统化的教材,使学生获取原汁原味更贴近的优质教育资源,体验国际化设计理念,学到更丰富的知识。

(三)组建ESP教师团队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和语言应用水平直接影响最终的教学质量。蔡基刚教授认为,ESP 教学是语言教学,而非内容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师都能够胜任的。卢思源教授也认为,ESP 教学本质上是语言教学,而非专业知识的教学,这副担子由语言教师来挑较为适宜。以我校为例,有很多英语专业教师参与了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专业外籍教师的教学,并担任随堂翻译工作,这对于了解和学习专业知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因此英语专业教师是ESP 教师团队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学院专门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教研室,目前有6 位老师曾赴英国格林多大学进行语言培训和专业学习,完全能够胜任专业英语教学。组建跨院系、跨专业的新型ESP教师团队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四)整合教学方法

由于艺术类专业学生入学英语成绩普遍偏低,学习热情不高,在具体的英语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认真遵从学生一般认知规律,强调他们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化释放,根据EGP 和ESP 英语内容的差别,科学地选择组织方法。EGP 阶段要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有效调动学生参与兴趣,营造直观、轻松和适度紧张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真实地表达自我。ESP 阶段要采用渗透式教学,有目的性地选取教学内容,推动英语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融合,做到循序渐进、先易后难;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利用微课、MOOC,拓展传统的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拓展网络教学渠道,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借助网络教学平台了解海内外的英语教学环境、现状和学习资源[11]。

(五)创新评价方式

尽管终结性评价对于整个教学过程的评价较为全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忽视对学生学习态度、努力程度、课堂表现的考察。因此,在构建EGP+ESP 的教学模式时,考核评价应采用终结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积极与外方教师交流考核办法,综合中外方考核方式的优点,充分调动学生课堂积极性,注重学生实践能力考核,建立多维、相对公平的评价体系。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教学督导制度,进行听课全覆盖,充分发挥学生意见、学生评教、教师评价等不同评价方式对教学活动的反拨作用,保证下一步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12]。

四、结语

举办中外合作办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的目的在于引进国外优质资源,而语言是获取国外先进理念和专业知识的工具。通过分析目前中外合作办学艺术设计专业英语教学现状,本文认为只有建构有效的EGP+ESP 教学模式,才能使学生享受到“国际艺术盛宴”。EGP+ESP教学是词汇、语法、篇章结构的学习到学科知识学习的有效融合,而将英语教学真正融入到专业知识学习中,需要优化课程设置、开发校本教材、组建ESP教师团队、整合教学方法、改革评价方式,从而培养出具有国际化视野、专业知识扎实的应用型人才,提升中外合作办学质量。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办学教材
教材精读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星.云.海》
《花月夜》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