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糖类抗原125、人附睾蛋白4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1-01-26 03:11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0年5期
关键词:根治性内膜志愿者

陈 菲

(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生殖遗传科,河南 郑州 450053)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生殖系统3大恶性肿瘤之一,是女性生殖健康的严重威胁,早期子宫内膜癌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后能够达到治愈效果,而晚期子宫内膜癌大多已经发生周围严重浸润和远处转移,手术难以彻底切除,手术后需要给予放疗、化疗等辅助治疗帮助清除残余肿瘤组织,但复发风险明显升高[1-2]。子宫内膜癌越早发现预后越好,临床上也一直在积极寻找高效的早期检出子宫内膜癌的手段。组织活检的病理学检查虽然是目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是其为有创性检查,且因取材的局限性存在一定的漏诊率,难以作为筛查手段推广。血清肿瘤标志物是近年来作为早期检出恶性肿瘤的研究热点,一直被关注,且其具有取材方便、患者接受程度高等优势,具有作为筛查手段推广的可能。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人附睾蛋白4(human epididymal protein 4,HE4)均是临床常用的血清肿瘤学标志物,在多种肿瘤患者血清中存在异常表达,被用于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3-4]。本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并选取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检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CA125、HE4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为两者用于临床上子宫内膜癌手术效果评价和子宫内膜癌的预后评估提供数据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经病理学确诊的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行根治性切除术。患者年龄28~73岁,中位年龄52岁。临床分期:Ⅰ期31例,Ⅱ期23例。纳入标准:1)经病理学确诊为子宫内膜癌;2)未接受任何其他抗肿瘤治疗;3)手术方案均为根治性切除术;4)临床病理资料完整;5)自愿参加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能配合研究的顺利完成。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肿瘤;2)哺乳期或妊娠期;3)有既往肿瘤治疗史;4)有精神疾病或意识障碍。选取同期在门诊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作为对照,年龄 25~63岁,中位年龄48岁。本研究已经获得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1.2 手术方法5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均接受根治性切除术切除子宫,必要时切除双侧附件并清扫淋巴结,麻醉方法、手术入路、手术方式、术后处理等均由全科参与制定,保证标准的相对一致性。

1.3 观察指标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检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CA125、HE4水平。

2 结果

2.1 2组研究对象血清CA125、HE4水平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125、HE4水平分别为(136.32±22.40)u/mL、(108.93±16.25)nmol/mL,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6.53±2.09)u/mL、(18.56±6.41)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75,P<0.001;t=29.162,P<0.001)。见表1。

表1 2组研究对象血清CA125、HE4水平比较

2.2 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A125、HE4水平比较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A125、HE4水平分别为(45.75±10.51)u/mL、(42.12±8.78)nmol/mL,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98,P<0.001;t=26.581,P<0.001)。见表2。

表2 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比较

3 讨论

子宫内膜癌是发病率和病死率仅次于卵巢癌和宫颈癌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每年病死率以1.4%的速度增加,对女性生殖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2,5]。子宫内膜癌与其他大多数恶性肿瘤一样,越早发现预后越好。但子宫内膜癌早期症状不典型,有创性的手术方式取材进行病理检查才能确诊,这不利于子宫内膜癌的大面积筛查[6]。因此,寻找更加简单易行且取材方面的诊断方法是子宫内膜癌临床诊治中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7-8]证实,CA125在食管癌、胃癌、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多种实体瘤患者血清中存在高表达,其水平检测在上述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HE4是卵巢癌早期诊断中常用的一种分泌性糖蛋白,后来也被证实对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也有一定应用价值,且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9-10]。

本研究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后均进行检测)和健康志愿者血清CA125、HE4水平。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前血清CA125、HE4水平分别为(136.32±22.40)u/mL、(108.93±16.25)nmol/mL,均高于健康志愿者的(6.53±2.09)u/mL、(18.56±6.41)nmol/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75,P<0.001;t=29.162,P<0.001)。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后血清CA125、HE4水平分别为(45.75±10.51)u/mL、(42.12±8.78)nmol/mL,均低于手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898,P<0.001;t=26.581,P<0.001)。这与有关文献[11-13]报道的结果相近。

总之,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CA125、HE4水平高于健康人群,血清CA125、HE4水平检测可用于子宫内膜癌患者手术疗效的评估,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根治性内膜志愿者
牛子宫内膜炎病因与治疗
志愿者
根治性肝切除与外囊摘除治疗肝包虫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对比
我是志愿者
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息肉惹的祸吗
子宫内膜增厚需要治疗吗
你真的了解子宫内膜息肉吗
为志愿者加油
我是小小志愿者
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切除+尿流改道术后肠梗阻的防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