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汉字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在小学阶段,部分教师只注重成绩的高低,忽视了写好字的意义。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读字”的四种策略:启发式“读字”、引导式“读字”、对比式“读字”、欣赏式“读字”,能让学生养成“读字”的习惯,在读字中生发出自己对各字体结构形态的见解,从而逐步提高学生“读字”水平和写字能力。
关键词: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读字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21)50-0056-03
作者简介:黄冬梅(1986.11—),女,广西贵港市港南区新塘镇新塘小学,教导主任,中级教师,本科学历。
引 言
汉字的习用肩负着传承传统文化的重任,这不仅是对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还是中华文明的展示和延续。小学语文对“识字与写字”教学有着明确的要求。识字、写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基础,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指出,第四阶段的学生累计认识汉字3500个左右,学写规范的、通行的行楷字。低年级是语文学习的重要过渡阶段,既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时期,又是学生身心发育的转折点。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要重点指导学生的“读字”策略,让其在“读字”过程中“读其趣”“读其形”“读其异”“读其韵”,在循序渐进中慢慢习得知识,为写好字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重视这个阶段的“读字”教学。
一、写字教学原则
(一)渗透文化内涵
汉字不仅是语言交流的工具,还承载着几千年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开展根植于文字的文化教育,也是识字、写字教学的任务之一。教师将小学识字转化为汉字教学,让学生在认识并掌握汉字书写的同时,探索并理解汉字文化的意蕴。
(二)以人为本的学生观
小学识字、写字的汉字教学,应遵循小学阶段儿童的认知特点与发展规律,尊重个体的思维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局限于课堂及教材本身,应在尊重汉字构字理据的基础上,以灵活、趣味性的活动更形象化地解释汉字。教学目标应立足小学生认知习惯与受教育的阶段性特点,与学生发展需求相契合,还应符合“以人为本”的学生观要求。
(三)教育教学主体性
小学识字、写字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即面向学生“学”、教师“教”两个不同维度主体的汉字积累问题。具体来讲,在学生方面,小学识字、写字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利用语文教学的文化渗透力,增强教学过程的趣味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敏感度,如识字、笔画、发音准确等。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坚持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丰富教学活动,让学生乐于识字,并激发其学习汉字的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形成汉字文化认同感、民族自豪感、想象力与创造力。在教师方面,語文教师应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提升对汉字文化的推断与理解力;同时,还要致力于挖掘汉字的文化内涵,创新教学方法,如此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认识到汉字的形式美与内涵美。
二、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
目前,在小学阶段,部分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对书写不够重视。从学校层面看,评价教师主要看他所担任班级的学生成绩,只要学生成绩提高了,对教师的认可度就高;对教师而言,学校如何考评自己,自己的教学就以何为指挥棒,课堂中只注重对课本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本知识、作业是否完成了,很少关注学生的字写得怎么样。作为家长,关心的是学生的考试分数,如果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书写就算潦草也不会过问。更多的家长将学生课外兴趣特长培训倾注于音乐、美术、舞蹈等方面,很少有家长去培养学生的书法特长。
(二)课业负担过重
受考试指挥棒和评价机制的影响,从学校到教师都在狠抓学生成绩,只要学生成绩提高了,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就高。教师格外重视课堂教学中对课本知识的讲授,部分教师甚至延长学生的在校时间,通过大量的、重复的作业对学生进行训练。学生只能求数量而忽略质量,不管汉字书写得规范与否。过重的课业负担,导致学生的书写越来越差、越来越潦草。
(三)教师过多的讲解替代了学生的观察
在语文写字教学过程中,重识字轻写字的现象极为严重,往往是教师讲个不停,留给学生练习写字的时间较少。部分教师将写字教学课上成了识字教学课,过多分析字形,把汉字拆散开来,让学生了解汉字的“零部件”,以达到优化识字教学的效果。如在一年级写字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会写“沙”“视”“晚”等汉字,教师根据汉字的组成将字拆散成两部分:“木+土=杜”“日+月=明”“日+十=早”。这样的写字教学没有留给学生写字的时间,学生只能识字,没有真正达到写字训练的目的。在写字训练过程中,观察汉字结构后进行临摹相当重要,教师不能只让学生看、让学生听,而不让学生写,这样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写好汉字[1]。
(四)学生的书写意识较为淡薄
学生年龄小,自我辨识能力较差,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会受到教师和家长的影响。因为从教师到家长,都不重视汉字的书写,所以学生对汉字书写也是完全不在乎。学生会认为,只要考试分数提高了,就会得到教师与家长的夸奖,甚至会得到家长的物质奖励。学生为了提高考试成绩,将更多的精力倾注在文化知识的复习巩固上,忽视了汉字的书写。正是这种对汉字书写的淡薄意识导致了学生的汉字书写能力越来越差。
三、提高小学语文写字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
(一)启发式“读字”—读其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汉字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关键在于持之以恒,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学生,他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普遍不长,但对于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有吸引力的东西,他们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并且这种状态下的学习效率是非常高的。因此,在掌握了低年级学生的特点后,笔者用以下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读字”兴趣。
1.故事激趣
汉字编成小故事。学生都喜欢听故事,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把枯燥无味的汉字编成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汉字小故事,在让学生听故事、聊天的轻松氛围中,激发对汉字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的读字方法可以在不知不觉中给写字教学打下基础。例如,在教学形近字“清、晴、请、睛、青”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小故事:给小“青”找朋友—有一天,小“青”待在家里很寂寞,想出去找朋友。他走啊走啊,在路上遇到了“三点水”。小青说:“我们做朋友吧!”三点水说:“好啊!”于是,他们手拉手变成了“清”。“清”说:“我们是清清的河水的‘清。”小“青”继续往前走,他遇到了“日”,他俩又成了好朋友,他们站在一起变成了“晴”。“晴”说:“我们是天气晴朗的‘晴。”小“青”又继续往前走,他遇到了“言”,“言”非常热情,一看到小“青”就跟他成了好朋友,还把小“青”请到他家里做客,他俩又变成了“请”。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里,学生也能记住一个个有趣的汉字。
2.猜谜激趣
低年级学生对猜谜语特别感兴趣,教师把汉字变成一个个字谜,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欲望,让他们觉得学习汉字是一件有趣的事。正如孔子所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把识字寓于娱乐之中的读字方式,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思维,增长学生的知识。笔者也经常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猜谜语的方式导入课文。例如,在教授《雾在哪里》这篇文章时,学生热情高涨,争着要说答案。在得出答案后,笔者让学生进一步观察“雾”这个字,再进一步教识记方法,即传授给学生口诀“有雨务必来”,由此,学生便在轻松的氛围中记住了这个字。
3.儿歌激趣
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利用儿歌和顺口溜进行读字教学,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征,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编儿歌或顺口溜,把读字过程变成一个游戏过程。例如,在“闪、近、问、间、闻、冲”的教学中,学生能记住儿歌:“人”进“门”,金光闪闪;“才子”进“门”,闭上眼睛;“嘴”进“门”,频频发问;“日”进“门”,珍惜时间;“耳”进“门”,听新闻;“马”进“门”,冲在前面。这种读字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使其在收获快乐的同时,识记生字,巩固所学知识,进而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2]。
(二)引导式“读字”—读其形
“读形”的意思就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了解汉字是如何构成的。例如,一个汉字用了多少笔画,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等。形态相当于汉字的“灵魂”,掌握了“形”才能更好地书写,把一个个字写得更加赏心悦目。在“读字”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索字形结构规律,把握同一类字的书写规律与不同点。
汉字的结构,即汉字的形状、田字格内各点的形状、笔画的长度和粗细比例、字的重心等。此外,文字与文字大小的差异、整体写作风格的比较与分析、文字与文字大小的控制、整体线条的节奏感和韵味的表达、文体的自然性等方面都应该加以注意。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比书写,找准上下结构的字的重心。它与独体字不同之处是独体字只有一个重心,而上下结构的字的重心少则两个,多则几个以上;左中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各部分的宽窄、长短、高低和笔画的穿插;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字要注意字框和门框写得大而方正,书写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大小要协调,要让里边的部件向外框稍稍靠拢,不要把字写散,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顺序;对于独体字, 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上中下结构的字要注意写得均匀,不要挨得太近。教师在指导学生“读字”时,还要让学生观察字形, 在字形上打出辅助线,不但要读出它的内在变化,还要注意它的外在联系。
(三)对比式“读字”—读其异
读字除了经过感性认识的阶段,还要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不但要总结汉字的结构、位置、大小、关键笔画配置方法,而且要形成对汉字形式构成一般规律的认识,以及风格塑造、意境表现的一般规律的认识等。
1.同一种结构的汉字比较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同一种结构的汉字,首先需要引导其观察出该结构汉字的不同之处,如偏旁部首的差异、上下左右大小的差异,接着,分析其关键笔画的穿插、位置。这种对比式“读字”能让学生找到同一结构汉字的差异之处,并逐渐形成这种对比式“读字”习惯,使学生学会触类旁通。例如,在书写汉字“借”“欣”时,首先学生要观察汉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还要找到左右结构的穿插,其关键笔画往往是“一”或“丿”。通过对左右两个部分的搭桥和连接,这两个部分便融为一体,整个汉字看起来就非常和谐。又如,书写汉字“希”“坚”时上下结构的穿插,其关键笔画往往是“?”“丿”或“丨”。通过对上下两个部分的搭桥和连接,两个部分融为一体。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懂得同一结构的汉字的穿插规律,以及其中起穿插作用的关键笔画书写技巧。
2.不同结构的汉字也需要比较
不同结构的汉字进行对比式“读字”是为了分析它们的关键笔画的书写位置,如关键笔画的穿插,汉字间的紧凑程度等。每个汉字都是由八大笔画组成,汉字的书写就是八大笔画的重复使用。
(四)欣赏式“读字”—读其韵
“读其韵”就是捕捉汉字的形态和韵味。那么如何判断一个汉字的书写是否正确,有神韵呢?我们可通过“四看六步法”加以感受和领悟。“四看”即一看结构,二看大小,三看笔画,四看位置。教师为了让学生理解这一点,可以在学生欣赏佳作的基础上,根据汉字的造字特征,先让其观察汉字的结构、大小、位置、关键笔画,互相说一说其结构是否合理,在田字格中占格比例是否正确,同时观察汉字的关键笔画是否书写正确,每个笔画的书写的位置是否正确等。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应把“四看”作为教学的重点,逐步引导学生利用该方法“读字”,了解汉字的形态与韵味,掌握书写的关键。例如,书写“乌”字时,部分学生在写第三笔时,没有把握好笔画的长度,导致整个字“比例失調”,没有重心,从而影响了该字的韵味。欣赏式“读字”就是让学生欣赏字,在欣赏时要进行思考和分析。
教师必须经常帮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念,使其每当拿起笔练习写字时,都能掌握汉字的关键笔画,读清楚“其形”“其异”“其韵”,做到“意在笔先,笔居心后”。书写时,学生要时时按照“四看六步法”来规范自己的字体,做到先读后练、多看少写。
结 语
总而言之,在进行小学低年级语文写字教学时,学生想真正掌握“读字”的能力,应从启发式“读”字—读其趣、引导式“读”字—读其形、对比式“读”字—读其异及欣赏式“读”字—读其韵入手,真正做到“端端正正写字,堂堂正正做人”!
[参考文献]
李亚平.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方法[D].许昌: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文昌小学,2013.
彭春久.浅谈小学写字教学的几种方法[D].蚌埠:安徽省蚌埠高新教育集团第三实验小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