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与初中数学的衔接

2021-01-28 10:42张大才
锦绣·中旬刊 2021年2期
关键词:衔接初中数学小学数学

摘要:作为初中老师经常听学生反应,许多学生小学时数学成绩很好,到初中数学成绩明显下降,跟不上教师的教学进度。据我的经验所知:搞好中小学数学教学的衔接,使中小学的数学教学具有连续性和统一性,使学生的数学知识和能力都街接自如,这是一个重要任务。因此,作为数学教师应当把小学与初中数学内容,作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点,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顺利过度,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初中数学;衔接

一、要认识中小学教学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小学数学侧重是打下数学的基础。其内容主要是数、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各种量与计量的方法;各种基本运算、基本的数量关系、基本的图形认识及简单的周长、面积与体积计算;以及简单的代数知识等。初中数学则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包括计算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抽象逻辑思维的能力等。在内容上增加了复杂的平面几何知识,系统学习代数知识,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数扩展到有理数、实数;还有简单的一次函数与二次函数。

二、做好教学内容的过渡

1、从“自然数与分数”到“实数”

①是要在算术数的基础上,适当补充负数的概念。在一年级“0的认识”中我补充了0的意义:表示无。表示起点。表示分界点。由此引入了负数,以及简单的计算。一天刚上一年级的儿子对他妈说:“妈,11减14等于几?”,老婆笑笑说:“不知道!”“我知道等于-3。”老婆对我说:“你弄得太复杂了吧!”儿子得意的说:“我知道,用大数减小数,再添个‘-号。”我笑了。

②、在复习简易方程时,适当补充移项、去括号等相关知识,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例如:计算7×(12-3)+15=中,强调,去括号要看是否变号。移项要变号。

2、从“数”到“式

其实,初中学习的内容多是小学内容的扩展,有很多关联。只要从小学六年级到初一的过度在老师的引导下,找出“数”与“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才能在众多的考试面前不乱阵脚,游刃有余。如何使学生适应?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好用字母表示数和表示数量关系的方法,不同的字母比如a、b、c认为表示的数一定不相同,因而还要对学生讲清字母可以表示某些东西,不同的字母或表达式可以表示相同的东西。可以把字母看成具体事物,也可以把字母看成未知数,可以把字母看成是可以取不同值的广义数等。另一方面又要注意挖掘中、小学数学内容本身的内在联系,如:整数与整式,分数与分式、等式与方程等,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区别,在知识间架起衔接的桥梁,从而搞好知识间的过渡。

3、从“算术法”到“方程”

小学的应用题大多都可以用算术法来解题,所谓“算术法”就是指一个全部由数字和符号构成的式子,自初一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后,见到应用题第一反应就是设未知数列方程,而把原先的“算术法”忘得一干二净。这是因为,用算术法来解应用题大多要用逆向思维,而方程所用的大多是正向思维,比较方便。

所以,在应用题教学中,要设计好应用题的“算术解法”和“代数解法”过渡的情景,如有这样一道题:“比一个数的3倍多5的数是29,求这个数。前者的特点是逆推求解,列出算式为(29-5)÷3,而后者则是顺向推导,受思维定势的影响,学生用代数法常感到不习惯。让学生对比两种解法的优越性,从而体验方程解法的优势,让学生明白有些問题用算术解法是不方便的,认识到方程是更方便、更有力的数学工具。使学生感受到列方程与实际问题的联系,体会到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领会数学建模的思想和基本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面积公式的扩展应用

有许多面积公式,在初中,甚至高中都有应用。只要老师适当的扩展引导,学生就可以轻松的跨上一个台阶。

比如,我在教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就让学生体验了一次次成功的惊喜,讲了高斯的算法,(1+100)×100÷2=5050引出了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和=(首数+尾数)X项数÷2;通过对比梯形的面积公式S=(a+b)Xh÷2,学生不难发现:其实完全可以用形的面积公式去求等差数列的和。

另外,我还通过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勾股定理,并应用到解一些复杂的题型中。这样不仅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大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也为学生们今后的学习铺垫了宽阔的道路。

三、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学生进入初一后,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效地改进教法,搞好教学方法上的衔接。

⑴査缺补漏,搭好阶梯,注意新旧知识的衔接

“代数初步知识”是以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为基础的,从用字母表示数一直到简易方程,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对小学数学中的代数知识的比较系统的归纳与复习,但本章内容又是从初中代数学习的客观需要出发的,不是小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发挥本章承上启下的作用,搞好新旧知识的衔接。

⑵从具体到抽象,特殊到一般,因材施教,改进教法

学生进入中学后,需逐步发展抽象思维能力,但初一新生在小学听惯了详尽、细致形象的讲解,如果刚一进入中学就遇到“急转弯”往往很不适应。因此,教学过程中,不能一下子讲得过多、过快、过于抽象、过于概括,而仍要尽量地采用一些实物教具,让学生看得清楚,听得明白,逐步向图形的直观、语言的直观和文字的直观过渡,最后向抽象思维过渡。

四、学习习惯与学习方法的衔接

⑴继续保持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刚从小学升上初一,小学里的许多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应该继续保持,如:上课坐姿端正,答题踊跃,声音响亮,积极举手发言等。

⑵指导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一学生基于小学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认为学数学就是做作业,多做练习,课本成了“习题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须逐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指导学生预习、复习和小结,适当选读课外读物,培养兴趣,开阔视野。

最后,因为小学阶段学科少,内容浅,而到了中学,学习科目倍增,内容不断加深,故此,在初一的数学教学中必须注意中小学数学的衔接,指导学生顺利由小学数学过渡到中学数学。

由以上四点看来,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知识范围与思维方式两个方面,要学好初中数学,一定要让自己的思维更富逻辑性,要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作者简介:张大才(1994.07)男,汉,安徽省太和县人,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一中学,中教二级,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初中数学

(安徽省亳州市第三十一中学 安徽 亳州 236800)

猜你喜欢
衔接初中数学小学数学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