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研究

2021-01-29 03:06张坤林广州商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计算机教学内容

张坤林 广州商学院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现代制造业的应用,促进我国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以及工业互联网的发展,突出体现了国家层面对于“互联网+”领域的重视。

2016年6月“,互联网+”峰会在我国举行,进一步促进了我国“互联网+”领域的发展与融合,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新科技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通俗地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相互融合,当然并非让两者简单的相加,而是利用互联网技术以及平台让互联技术与传统行业建立起深入的融合,形成全新的形态。在“互联网+”技术的实施中,可以利用现代互联网的社会资源优势,更加集中地优化配置,进一步激发传统行业的经济潜力,提升全社会的创新力及生产力。

近几年来,“互联网+”的成功应用已经影响了众多传统行业,如今大家能够经常使用的电子商务、在线旅游、网上购物、在线房地产、外卖点餐等等都是“互联网+”杰出的产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等教育尤其是计算机教育应该如何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让高校学生能够在学校学到更多,走进社会能够顺应时代需求的技能显得尤为重要。为此,高校必须进行计算机教育的改革,利用“互联网+”的时代特点和需求,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改革。本文结合自身的实践经验,提出一些教学改革的想法。

一、“互联网+”背景下计算机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的问题

我国中小学在义务阶段就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课程,仅有部分偏远地区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没有接受过信息技术方面的教育。据悉,在高校新生入校统计中,大概超过八成的新生曾经接受过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课程。但是,由于在中小学阶段信息技术属于副科,而且学生的计算机能力和水平也不作为升学所必须考核的内容,这就造成其实大部分新生在入学的时候计算机水平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这种差异性尤其体现在地域性和家庭条件上,东部发达地区接受计算机较早,拥有较高的计算机水平,而偏远地区由于发展及家庭条件有限,对计算机的了解非常有限。据统计,大学生入学时有10%的新生能够达到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大纲要求的能力水平;而70%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接收到基础的信息技术教育课程,并能够掌握简单的计算机操作;其余的学生则只能掌握简单的网上购物、网上冲浪等常见应用。

可以概括地说,目前大学新生对于计算机的了解还是处于较为浅显的层面,这就对高校的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在互联网时代如果单纯地增加教学内容来满足时代的需求,可能会让较多的学生难以接受。 因此,学生的差异性会给计算机教学工作带来更多的挑战。

(二)教学组织实施方式相对落伍

目前高校在开展计算机教学的时候,仍然采取的是教师课堂讲授、辅助实践上机练习的传统教育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无法真正地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没有将学生当作整个教学活动的主体,最终的实践也无法让学生对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有更深入的认知和了解。

更为严重的问题是,随着外部社会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软硬件技术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高校开展的教学内容存在严重滞后的问题。现有的教学内容与社会上所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存在明显的差距,造成学生所学到的东西无法真正地投入到社会实践中。

(三)教学模式老化,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

在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里,长期以来我国的教学模式都是老师进行课堂讲授,学生在教师里听,并在一定时期内老师带着学生到微机教师开展实践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特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因为没有考核压力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但是这种模式的弊端如果在大学继续实施的话,教师仍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唱主角,学生为看客,无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更无法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面对“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这样理论大于实践的教学模式已经过于落后,严重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教学的基础设施不健全

我国的计算机教学在不断发展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是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问题,以及长久以来对计算机教学的重视程度有限,我国对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资金及设备投入明显不足,对于计算机设备的更新换代严重滞后,导致影响我国计算机教学的正常推进。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与之相互匹配的计算机硬件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如果没有可靠的计算机硬件为教学活动做支撑,就会严重影响计算机教学的正常开展。计算机教学重在实践,一旦因为硬件条件不佳或者无法满足学生实践使用而无法进行实践操作,会严重的影响教学效果,无法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计算机教学作为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对教师的专业水平有较高的要求,尤其是在“互联网+”的背景下,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非常快,要求教师能够与时俱进,一旦教师的教学能力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背景,那么就会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

在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中,教师队伍的优化是重要的一项,因为教师需要结合当前的社会需求来开展计算机教学活动,如果不能正确传达教学内容,学生就无法学到真正有价值的计算机知识,长久下去不仅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还会造成学生的能力不足。

二、“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措施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需要结合各种全新的计算机技术来开展计算机教学工作,这是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创新计算机教学模式的重要措施。在教学改革的实施中,要考虑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利用所学知识在社会中展现价值,并让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被激发,这是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基本思路

“互联网+”教育在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课程,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需要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互联网+”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相关内容进行基础教学。为了保障教学过程,需要全程在有监督、有评价、有反馈的过程中开展,要积极发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及主观能动性。所有教学工作要在理论实训实验室进行,并对课程全程进行视频录制,便于学生在业余时间通过线上观看网络教学视频。所有计算机教学相关的考试要以线上的形式进行,在网上完成作业、在网上完成实验报告的撰写等等,尽可能地让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更多地接触计算机。

(二)具体实施

大部分大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就接受过相关计算机的基础课程,这是高校计算机教学与其他课程有所区别的地方,当然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层次所学的内容难度以及目标是不一样的。传统的计算机理论教学往往在教室进行,而“互联网+”背景下的计算机课程教学在教学改革里需要具体实施以下几点:

1.“互联网+教学”模式研究

为顺应时代的发展,要在计算机课程教学中积极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互联网+教学”的教学模式。积极在教学活动中借助网络学习平台、微信群或者手机APP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教学活动,定时推送每一章节重点、难点问题视频、理论文章等让学生在上课时间参与学习之后,利用这些现代平台继续复习并自行实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切实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2.建立符合社会需求的课程模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技术发展日新月异,这就对高校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新的要求: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模式构建要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为主要导向。按照“互联网+”的社会需求,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方案,要对每年的教学课程根据最新的社会需求进行更新和完善,保障教学课程能够满足社会需求。

另外,针对学生不同专业层次的差异,要合理地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优化和调整,尽可能让计算机教学内容能够与自身专业相互融合,让计算机教学内容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提升个人综合素质。同时,按照不同的专业岗位,开展不同的计算机教学内容,对学生以后步入社会开展工作将提供更多的帮助。

3.优化教学内容

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学习计算机对于自身专业的帮助,按照学生专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水平,并拓展全方面的能力。在教学大纲里,要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的学生结合不同的教学方式、不同的教学内容。例如,针对财务管理或者会计类专业的学生,教学内容上可以增加对EXCEL 电子表格部分深层次学习,来帮助学生扩展与本专业相关的综合能力。

4.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方式上要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激发学生们主动学习的热情。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不同教学方式,积极采用现代的教育手段,采用网络点播平台进行教学,实现模块化、项目化、分组、 分专业、分层次的集中授课方式。

积极借助现代化手段,比如手机APP软件、钉钉、微信群等开展教学活动,并能够随时随地地与学生们交流和讨论,让教学活动延伸到日常生活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效果。

三、结束语

“互联网+”背景下,给大学计算机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带来了新的挑战。在“互联网+”背景下,师生角色和教学模式的转变非常重要,开放式的教学和差异化的教学相互结合成为未来的方向。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计算机教学内容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综合利用单元教学内容进行整体单元复习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应用初探
中国古代的“计算机”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计算机网络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