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探索

2021-01-29 03:06曾晓亮邱洁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数码世界 2020年12期
关键词:战略互联网+院校

曾晓亮 邱洁 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在“互联网+”战略的影响下,高职院校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应该结合自身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充分运用互联网的技术手段,开展好教学信息化的建设,优化职业教育模式,丰富高校院校自身的教育手段,特别是影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提升的突出问题要给予解决。但是教学信息化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中采取一定的方式方法。所以深入分析“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的实践对策,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和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师生互动不足,学生主体地位不凸显

一般的教育教学课堂及实践中我们倡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主体地位究竟该如何凸显,还没有明确的定论。被动学习的局面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这也是符合应试教育趋势的,但是却不能适应当代教育发展的实际需要,师生之间缺少互动,是当前教育实践中普遍面临的问题,这样必将影响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通常在教学前期教师都会制定明确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步骤,这是基于教师的教学经验实现的。但是还有部分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的时候,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因此导致教学方案的制定与实施不符合学生的实际学习特点。

(二)教学目标不明确,缺乏导向性

尽管在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和全新教育理念的指引下,一直倡导学生自主学习,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和学习自由,但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仍然是非常关键的。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教”,学生“学”,都是围绕最终的考试成绩提升这一目标进行的,整个教学和学习活动有着明显的导向性,所有教学措施和教学计划都是为了目标的实现服务的。但是随着高职教育的改革以及教学模式、方法的改变,逐步强调学生自主性、创新性,考试成绩在学生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比重被逐渐降低,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就导致很多情况下,教学目标有些模糊和淡化,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主权,但不能很好地有效地把握学习方向,这也是教学观念转变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过程。

(三)教学方法形式化,实效性比较低

教学观念的更新和发展衍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但并不是这些教学形式都符合当前教育发展的整体趋势,都适合应用在各个学科的教学实践中。因为很多所谓的全新教学方法出现的时间并不长,还没有在实践教学中得到检验和规范,其是否能够起到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更好学习的作用尚未可知。并且不同学科有着各自的内容特点,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但是由于目前教育改革是大趋势,所以很多学校和教师为了积极实现改革目标,促进教育质量提升,开始盲目尝试各种全新的教学方法,由于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不够透彻,很可能会导致实践应用不完善,缺乏与学科教育内容的有效整合,最终导致为了应用而应用,流于表面形式。

二、“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的基本原则

(一)启发性原则

当下的高职教育,作为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同时转变教育观念,不能一味“灌输式”教学,应更加注重引导和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完成对于知识的探索和学习,这不仅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而且这样学习的知识,学生掌握的会更加牢固。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该转变以往的角色定位,不再主导学生的学习过程,而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学习需求以及当前的教育发展趋势,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所以在“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中,教师同样应该遵循启发性原则,将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让学生通过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开展,深化对于所学知识的理解,实现综合职业能力的有效提升。

(二)循序渐进原则

在之前的教育环境下,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已经基本健全和规范,并且也形成了较为流程化的教学方法。但随着教育观念转变和教育新途径的探索,当下的教学方法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和改进。但是不管在当前的教育实践中尝试哪种教学方式,或者对于教学实践做出怎样的改进,都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和磨合,并且每种教学方法是否真的适合应用在具体的学科之中,还需要经过教育实践的检验。所以在“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中,教师绝对不能急于求成,尽管信息化教学具有比较明显的教育优势,但是要想和高职院校教学实践进行完美融合并最终实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标,还需要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不断改进和优化。

(三)实效性原则

高质量的教学结果一直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适合的先进的方式方法去达到此教育教学目标。而当前的教育环境和之前相比,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从只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逐渐转变为综合素质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尝试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对于教学结果的衡量标准也随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所以在“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中,将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学创新的主要目标和努力方向,遵循其实效性原则,然后以此为基础,不断优化和调整信息化教学的应用形式,最大限度的发挥“互联网+”的实际作用,让信息化教学真正发挥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实际作用。

三、“互联网+”战略下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对策

(一)提高教师综合素质,深化教师对信息化教学的理解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起到至关重要的角色——“主导者”,如果教师的教学素质不高,或者对于教学方法的理解不够透彻,想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是存在很大困难的。随着教育的发展,当前的教育形势已经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有时我们教师必须屏弃之前滞后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为了保证信息化教学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教师积极强化自身素质,保持一个开放性的学习心态,积极学习全新的职业教育理念和信息化教学方法,深刻领会信息化教学的内涵,以及如何将其最有效的运用到实践教学当中,这需要教师花大量时间通过信息化手段组织知识点。这也是促进信息化教学得到有效运用的根本。

(二)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提升信息化教学针对性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按照既定的教学计划和流程开展教学,并且很多情况下,教学计划都是依据大多数学生的情况制定的,这其中就难免存在一定的不合理之处。强化师生互动,是提升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有效方式,有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因此在“互联网+”战略下的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改变以往教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模式,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掌握学生更容易接纳哪种教学形式,从而有针对性的,及时对教学内容和信息化教学形式作出调整。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该多观察学生,多了解学生,深入践行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加强有效信息互动,使用统计分析等信息化平台功能,对于没有听懂或者还存在疑问的学生,应该及时帮助其找出问题所在,并且采取在线交流、课后留言讨论有效措施予以解决,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育模式,改进信息化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信息化教学丰富高职院校教学形式,优化教学内容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手段的丰富与否,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最终的教学效果。但是教学手段的丰富性是建立在有效性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缺乏有效性,单纯的流于表面形式,反而会对之前的教学活动带来负面影响。因为学生正处于成长和智力发育的关键时期,因此多样化的教学信息化手段往往更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提升了,教学质量自然就会提升。以往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单一枯燥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被广泛采用,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导致学生不愿学不想学。所以在“互联网+”战略下的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实践中,教师应该通过信息化教学的运用,注重丰富教学形式,如通过图片、视频、动画、互动软件、互动游戏、交流平台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思考、创新,让单一的高职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互联网+”战略下的高职院校教学实践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结合教育教学的需要,提升教学创新意识,掌握信息化教学手段,能够借助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充分发挥教学信息化的实际作用,不断优化和调整教育教学形式,丰富教育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促进高职院校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战略互联网+院校
精诚合作、战略共赢,“跑”赢2022!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走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步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央视与中移动战略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