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京津冀高质量发展的产业税收政策协同研究

2021-01-29 20:14
上海商业 2021年8期
关键词:优惠政策税收政策高新技术

秦 钏

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定位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已经进入全面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键时期,产业高质量发展是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课题。京津冀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是要创新体制机制、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水平,让人力资本等要素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凝聚更强合力。通过梳理现行的税收政策,并提出完善建议,以此促进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

一、京津冀产业结构现状

近十年,京津冀产业结构呈现第一、第二产业持续下降,第三产业稳步增长的趋势。从2011年至2019年三地的三次产业产值占比看,北京和天津表现为“三二一”的产业结构,河北表现出“二三一”的产业结构,河北在2019年呈现出“三二一”的良好趋势。北京以服务业为主;天津以高新技术业为主;河北对农业和工业的依赖程度相比京津要略高,高新技术和创新园区处于发展阶段。三地产业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这会导致产业在转移中出现断层现象,发展较为落后的河北地区没有完备的基础设施来承接从京津转移来的优质产业。

二、高质量发展下京津冀税收政策分析

1.相关税收政策的梳理

(1)有关产业导向的税收政策

主要是国家对重点支持行业给予减免税收支持,体现了国家产业政策导向,为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指明方向。一是集成电路设计企业和软件企业,自企业获利年度起,前两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3~5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二是对从事符合条件、技术标准和相关规定的公共设施投资项目取得的收入,自取得生产经营收入年度起,实行三免三减半政策。

(2)鼓励企业创新的税收政策

主要是鼓励高新技术企业进行研发,助力实现“京津研发,河北转化,河北制造”的创新协作新模式。一是高新技术企业按15%缴纳企业所得税。二是对创投企业和符合条件的初创科技型企业,按投资额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三是对提供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的企业免征增值税。四是负面清单之外的制造业企业可享受研发费用100%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

(3)改善生态环境的税收政策

为改善京津冀在经济发展中带来的大气污染和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税收政策作为必要的调节手段,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针对符合条件的环境保护、节能节水项目的企业享受三免三减半的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此外,还征收环境保护税、资源税和消费税来提高污染和破坏环境的行为成本,以此控制生态环境恶化。

2.现行税收政策的不足之处

(1)税收优惠主体覆盖范围不广,降低了创新的激励效应

北京天津聚集了大量的软件、集成电路和高新技术企业,针对这一类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多且覆盖面较广,这些企业享受到了红利。但经济欠发达的河北地区汇集了部分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因研发活动认定中有较多的限制条件,这将部分新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排除在外,对研发活动的认定没有实现全覆盖,也没有完全体现企业科技创新的实际需求,会减弱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降低创新的激励效应。

(2)税收优惠政策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

不管是在京津冀创新一体化还是在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的过程中,税收优惠政策多以事后型激励为主,对初创企业激励不足。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部分企业在创新初期需要的研发投入资金较大,目前针对处于创新起步阶段的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较少,现行税收优惠政策更倾向于对创新后期予以支持;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税收政策从源头上缺乏激励。如企业所得税对从事节能环保的企业实行三免三减半的优惠政策,该类税收优惠政策以企业盈利为前提,对研发资金匮乏的环境初创企业十分不利。“锦上添花”的优惠政策较多,但对于企业创新初期的“雪中送炭”的税收政策反而较少。

(3)缺乏人才协同的税收优惠政策

为实现京津冀高质量发展,形成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体系,迫切需要三地人才共享。处于人才科技聚集高地的京津会对河北省的人才产生虹吸效应,加剧了河北人才短缺的局面。河北地区也缺乏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的税收政策:在个人所得税方面,河北地区只有石家庄市的个人所得税住房租金支出专项扣除标准与北京持平;设立工业园区吸引科技人才的秦皇岛、雄安新区等城市其扣除标准低于北京,没有吸引高端人才的优势。

三、促进京津冀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税收政策建议

1.简化认定标准,扩大税收优惠主体范围

现阶段,税收优惠政策重点倾向高科技产业,还未实现由结构性向普惠性政策的转变。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研发费用可扣除的条件设置较为复杂,所能享受优惠的企业并不多,税收政策优惠对象过于集中,可以简并处理,进一步扩充用于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优惠政策对象上,提升资源配置效率。除了给予软件和集成电路企业较低的税率和优惠政策外,还应按照产业类型划分来制定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如针对河北地区的钢铁、冶金等第二产业出台覆盖范围更为广泛的税收优惠政策,设置负面清单,淘汰落后产能;重视对工业技术的研发投入,降低研发的门槛,鼓励重工业企业不断创新,减少外迁企业对当地环境造成的污染与破坏,解决产业结构负外部性,实现重工业的调整与升级,在追求产业量的同时,还要注重质的发展。

2.支持初创及中小型企业发展,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

首先,现行企业所得税相关规定中对亏损企业的优惠力度不够大,对于长期研发的企业而言,结转期限过短,可适当延长结转年限。创新创业初期的企业风险比较大,有针对性的税收政策不应设置过多限制条件,还应适当延长亏损结转年限,提高对创新行为的容忍度。其次,鼓励企业设置风险防范基金,引导企业降低研发风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所处行业按照一定的比例提取,用于防范研发风险。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可以针对这一风险基金予以税前扣除,创新优惠政策的支持方式,与企业共担风险,让企业感受到真金白银的优惠,激励企业进行创新与研发。

3.制定吸引高端人才落户的税收政策,促进高层次人才流动

京津冀应将人才协同落到实处,从整体上梳理人才需求,整合人才资源,设计人才发展目标,加强人才投入力度。三地应协商成立京津冀人才协同专项基金,在人才培养和引进方面进行积极交流与合作,支持高校联合培养人才的模式,推进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在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方面,首先,要降低个人所得税的税收负担,可以采取个人所得税年度税负不超过当年应纳税所得额15%的激励政策,让高层次人士感受到切实优惠,吸引外地人才落户河北;其次,可以采取对人才奖励补贴免征个人所得税的政策,对搬迁的科研机构所转化的科技成果以股份形式给予个人奖励的,对该奖励免征个人所得税;最后,个人所得税税前扣除标准要不低于北京天津地区,尤其是租房支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个人落户的意愿。

猜你喜欢
优惠政策税收政策高新技术
基于节约型视角下绿色财政税收政策分析
税收优惠政策与企业研发投入的实证研究
税收政策对东营市产业结构升级的作用及意义
发展前景广阔的淮安高新技术开发区
享受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会计核算的要求
高新技术在跨境并购中的价值评估
黑龙江省冰雪旅游产业税收政策研究
贵州省2019年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0%
“中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就等你!”
各城市具体优惠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