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幼儿服饰对其身心发展影响的研究

2021-01-31 00:53廖志成
山东纺织经济 2021年12期
关键词:身心服饰美的

廖志成

(上饶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江西 上饶 334000)

学前期是幼儿身心发育与良好个性形成的关键期,服饰对幼儿身心健康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对服饰的要求也由生理需求逐步转变成更高层次的需求,即越来越关注服饰的样式、颜色、美感及时尚度。在选择学前幼儿服饰时,家长们往往更加注重服饰的时尚性与美观性,以大人的主观角度来选择服饰,而忽视幼儿的个性与生理心理的发展特点,这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下文主要阐述学前幼儿服饰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并提出相关的建议。

1 学前幼儿服饰对其身心发展的影响

1.1 对学前幼儿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

在学前幼儿阶段,是一个人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而认知能力也是一个人早期智力开发的核心,有助于幼儿认识世界、获得更多的知识及掌握获得知识的能力。据研究显示:当幼儿具备良好认知能力时,其往往可以更加客观且准确地认识身边的事物与环境,也可以对身心与情绪变化加以更好地认知评价,可更加恰当地处理学习与生活中存在的问题,让自己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也能够更快的适应周围环境[1]。若幼儿的认知能力较差,就无法正确认识身边变化的环境,常常怨天尤人,长此以往,将会严重影响到其身心健康发展。而服饰作为学前幼儿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贴身物品,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基于学前幼儿的思维发展特征,其科学认知具备明显的象征性特征,其思维的中介与符号就是形象、动作及画面,且幼儿对世界的思考模式主要体现为形象的图画式,常常以一种天然整合的方式来把握身边所有的事物,如:很多幼儿服饰在服装上添加了图案、字母等元素,而这些元素大多经过了卡通化效果处理,可见,这样的幼儿服饰已具备一定的早期教育意识,让服饰具有卡通化的效果,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让幼儿更加容易接受和喜欢这样的服饰[2]。

1.2 对学前幼儿美育发展的影响

美是人类的终极价值之一,纵观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都能够看到人类对美的强烈追求,且审美不仅已成为了人的一种文化心理结构,也是一种生存方式。相关学者提出:对于学前幼儿而言,其审美能力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不断发展,尤其是6岁左右是幼儿美育能力发展的敏感期,故而对幼儿开展美育教育至关重要。美育教育主要是借助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等一系列活动,对幼儿对美的心态与结构等的领悟力、创造与鉴赏能力进行有效培养,并有利于幼儿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具备高尚的情操,使之在精神上获得满足和愉悦,从而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3]。

学前幼儿服饰的美具体体现为:服饰本身所具备的美感,服饰赋予人精神气质的美观,服饰衬托出人体的美观等。可以说,学前幼儿阶段形成的服装审美观会对其今后对美的追求产生深远的影响。学前幼儿服饰具体指色彩、款式风格、材质、图案等方面的协调搭配,而这些因素的选用也深远影响着幼儿的创造能力发展,且学前幼儿服饰的美育功能也是在这一刻产生作用的。如:一套色彩鲜艳、造型有趣可爱的童装,所展现出的美能够让幼儿在看到它的第一眼,就有所感受,特别是色彩和图案的应用,色彩能够在视觉上给人第一印象,对人的大脑产生刺激,促进脑细胞的成长发育,并调动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一套服饰中展现出风格多样的图案,既能够让这套服饰变得情趣盎然、生机勃勃,还能够在视觉上刺激幼儿丰富的想象空间,更好地促进其思维与智力的发育。另外,幼儿服饰大多以主题形式来展现装饰图案,如,可爱的卡通人物,包括爱莎公主、奥特曼等,这些图案的特点是夸张的变形、鲜明的人物特征、典型且富有情感,属于一种兼具形式美与理想美的艺术形象,幼儿通过这样的服饰能够在接触中丰富多样的美的事物,从而提升其色彩感知能力、欣赏水平,获得美的享受,最终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4]。由此可知,在日常生活中让幼儿多穿着一些色彩丰富、风格多样、图案新奇的服装,有助于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1.3 对学前幼儿个性发展的影响

个性是每个人出生以后逐渐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通过与他人交往,进而渐渐形成发展起来。在本质上,个性的发展就是社会化的过程与个别化的过程,前者主要指接受所在社会的文化与道德规范,逐步变成社会一员的过程;后者主要指具备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征的形成过程。对于学前幼儿而言,只有促进其自我意识的正常发展,才能够帮助其更好地形成主动学习与劳动的态度,具备良好的个性特征与艺术审美心理。相关研究表明:幼儿阶段的穿着对其性格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甚至决定着幼儿一生的生活。学前幼儿对服饰的色彩、风格等均有着自己的看法,也有着一定的审美眼光,故而家长可多让孩子自己选择服装,这样能够更好地促进其个性的良好发展[5]。

1.4 对学前幼儿智育发展的影响

0至6岁的婴幼儿时期是一个人潜能开发的关键阶段,也是一个人智力结构与心理机制开始形成、构建的重要阶段。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尚未形成较为稳定的心理状态,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使之产生丰富的感官刺激,如借助色彩、图案等对视觉进行刺激,可促进大脑神经通路的发展,并更好地调动孩子的感知和记忆力。反之,若学前幼儿早期没有接受过足够的环境刺激,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体格发育与智力发育。特别是在学前幼儿期,孩子的大脑具备较强的可塑性,服饰在一些方面可对幼儿智力发育起着积极作用,而这一益智教育功能主要源自服饰自身的特性与借助设计者刻意添加的引导性元素,即通过有效结合幼儿早期智力开发理论与服饰的仿生设计,可以有效开发幼儿服饰的益智教育功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2 关于学前幼儿服饰选择的相关建议

学前幼儿服饰选择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发展、审美能力发展、个性发展及智力结构发展等都有着较大的影响。相关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八〇后”“九〇后”后家长们在选择学前幼儿服饰时,更多关注服饰的时尚性与美观性,忽视幼儿的身心发展需求,一味选择自己认为好看时尚的服饰。而幼儿服饰商家们为了迎合年轻家长的偏好,获得更多的利益,而选择生产大量趋于“小成人化”的幼儿服饰,诸多的时尚元素被应用到幼儿服饰之中,从而造成童装市场上的大部分童装的款式、面料、风格等都趋近于成人化,让童装变成了迷你版的成人装。但是学前幼儿阶段是孩子身心发展的特殊时期,在服饰的选择上应与青少年、成人有一定的区别,“小成人化”的幼儿服饰必然会大大影响到学前幼儿的身心发展。在儿童本位的儿童观中提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成长的个体,孩子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服饰,尤其是学前幼儿已具备一定的思考能力和认知能力,对服饰的选择也有着自己的想法,具有一定的审美观,且其对服饰的选择与成人眼光有着很大的差异,若忽视幼儿的自主权利,可能会限制其成长和发展。

基于此,在选择学前幼儿服饰时,家长应充分考虑孩子的身心发展需求,包括幼儿的心理需求特征、智力活动、生活习惯等,并征询孩子的意见,让孩子自己做决定选择喜欢的服饰,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和独立能力,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反之,若家长只是将孩子当做自己的附属品,为了将孩子打扮得漂亮和洋气,从自己的视角来选择幼儿服饰,理所当然的忽视孩子的意见,长此以往,孩子就会适应和顺从与父母的这种相处模式,逐渐失去自己的想法,而家长的这种做法显然是没有认识到作为服饰真正主人的幼儿对自身服饰的意见和看法,剥夺了孩子的自主权,父母每多一次亲手为孩子选择服饰的次数,孩子就会少一次形成良好独立能力、审美能力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影响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儿童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国家和社会、家庭都应高度重视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尤其是要关注幼儿的早期素质教育。对于学前幼儿而言,好看的服饰不仅是其五彩斑斓的童年生活的重要部分,也能够有效促进学前幼儿认知能力、审美能力、个性及智力结构的良好发展,从而培养幼儿的健全人格,实现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在选择幼儿服饰的过程中,家长们应注意结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并充分考虑幼儿的审美需求,或是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服饰,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发挥出幼儿服饰本身的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身心服饰美的
大自然的声音疗愈身心
集邮养生 身心兼顾
动物“闯”入服饰界
听诸子百家讲“服饰穿搭”
雪人的服饰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给身心降个温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身心八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