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不做被『牵』着鼻子走的人

2021-01-31 10:28蔡敏胜
师道(人文) 2021年4期
关键词:中层干部中层上司

蔡敏胜

牛年伊始,春回大地。

当我们还沉浸在新年的喜庆中的时候,二年级级部管理中心的主任赵梓含老师就早早地给我发来了一串信息:

校长,我们年级开学第一二周策划了传统文化课程,结课想在操场举办个庙会,有个做美食的环节,刚才跟后勤管理中心报备了,想跟饭堂合作做糖葫芦、糖画,做好再拿到操场上去卖。这个可以不?

随后发来一个详细的课程方案——《正月里来逛庙会》项目课程实施方案,从问题的提出、课程目标设计到项目任务的安排、项目结课的仪式……

这是一个多学科融合的项目式课程的学习,级部已经深思熟虑,我没有理由拒绝,更多的是感到欣慰,扁平化管理之后,部门的角色意识、课程意识增强了。

在一次中层干部领导力培训会议上,我们一起学习了刘艳萍校长写过的一篇《要做好学校中层,首先得学会“领导”你的领导》,这是她在做校长之前,在北京十一学校做了十年中层干部的切身体会。

文章的标题给我的感触很深。文中也讲到,作为中层,基本上时刻笼罩在上司的管理权限之下,上司几乎可以决定着我们每一天以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状态应对接踵而来的工作。习惯被上司领导的我们,怎样才能实现向上领导、影响上司?管理自己是前提,我们必须学会高效地与上司一起工作,用工作创造影响,是成功领导上司的起点……这些理念,也给我们中层管理干部的工作方式及思维方式提出了一种参考,实现创新的另一种可能。

无独有偶。开学前,学校成长指导中心罗方主任与老师们共同策划的“迎新春,闹元宵”的课程方案也早早地发给了我。他们将传统的文化活动与学校的开学仪式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创设了今春最有特色的“开学典礼”,通过绘灯笼、挂灯谜、逛灯会,让每个孩子都融入其中,也让学校的融通性课程得到很好的实践。

与其等待安排,不如前置策划,对于既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一定要优先处理。每到开学季,繁杂事务接踵而来。如果缺少主动的建构和思考,每一件事情都等着学校去布置和安排,这是学校管理中一件极其糟糕的事情。而刚才列举的两位中层干部,她们很好地“规避”了这一现象,明白自己在管理架构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担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作为中层,在学校管理架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支撑学校发展的中坚“脊梁”。正如一篇文章所写:“中层是顶起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坚力量,也是学校层层关系的神经中枢所在,仿若黄牛之脊,承上启下,里外承接。”特别是在学校实行扁平化、分权制,各自独当一面的管理模式中,更是坚实的“顶梁柱”。中层的格局和战斗力,决定了学校发展的速度和高度,也关系着学校的办学水平。

有的中层干部有时会“抱怨”不被重视,其实在学校的工作中,每一样都能出彩,关键看你如何开展工作,如何影响他人,如何赢得更多人的尊重。其实,没有哪一个领导希望自己的下属“低能”,而是希望你有更多的超越。与其听你抱怨自己事情多、非常非常忙、存在很多困难、没想到、忘记了、顾不上等等,不如听你讲具体事情的实施方案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把自己肩负的事情干好了,有质量、见成效了,幸福感和被认同感自然会一步步到来。

在实际的工作中,受诸多原因影响,不是每个中层干部都能达到上文所说的层次。有的中层干部在汇报工作的时候,总喜欢说:“校长,我想做……”继续追问下去,只是想法,没有具体的可行性方案,有的根本就没有想好;有的更加被动,总在被提醒之后,才想起这个时间节点该做什么;也有的干部工作布置了,却缺少过程性管理和评价,执行力自然就低效了;还有的,工作一旦出了问题,总是找客观原因,忽视了主观因素的影响……

我们尊重每个人的成长历程:工作时间短、在新的岗位上缺少经验、存在畏难思想、不敢跳出“舒适区”、活在以往的经验之中、不敢改变……如此种种。但是,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教育的复杂性趋待我们不断改变,拥有更多的责任和担当。面对一项工作,主动也好,被动也好,总是要去完成的,与其被动安排,不如主动挑战,积极面对。

新的学期,我们听到很多新年的祝福:牛年大吉、牛年吉祥……我们也期待,多学习一下牛的韧性和牛的精神,无论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但在牛年,我们更期待不做被“牵”着鼻子走的人。

猜你喜欢
中层干部中层上司
事业单位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思路
北纬30°中层顶区域钠与铁原子层的结构和年际变化
双麦克斯韦分布下极区中层尘埃粒子带电研究
职场中与上司相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哪些
如果上司不如你
巧妙的奉承
如何创新学校中层干部管理工作策略
企业中层管理团队在运营中的困境与作用
不要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中层危机》:探讨应对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