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记忆、抗战报道及民族国家认同研究综述

2021-02-03 04:11姚瑶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综述

摘要:文章首先回顾“媒介记忆”“抗战报道”与“民族国家认同”的相关研究。其次,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对研究的最新进展和特征进行总结与归纳,发现现阶段相关研究的空白与缺失。

关键词:媒介记忆;抗战新闻报道;民族国家认同;综述

中图分类号:G20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133-03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绥远抗战的媒介记忆:以新闻史料为中心的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2110126007

一、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

媒介记忆是媒介研究与记忆研究两个研究领域的整合与交融,当前学界对记忆领域的研究已经具有深厚的基础。近年来,随大着众媒介的不断发展与迅速普及,大众媒介凝固历史、刻写时代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学界出现了大量以集体记忆、个人记忆等记忆分支角度为切入点的针对媒介记忆的探讨。

通过阅读、梳理相关文献,可以将学界对媒介记忆与集体记忆关系的论述归纳为以下三点。

第一,集体记忆被媒介记忆建构。大众传媒的出现使公众想象的空间比原来更加广阔,打破了“过去”与“现在”分离与区隔的局面,为集体记忆的塑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可能[1]。刘国强认为,集体记忆可以被大众传媒通过“真实与建构”“记忆与遗忘”“延续与调整”“分歧与统一”四种不同方式重新打造与形塑,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面貌[2];刘燕提出,大众传媒不但可以将过去记录、重现,更能以“过去”为基础,在“过去”的基础之上进行转化和加工重构,以现实诉求与实际问题为导向,重塑当代的集体记忆、构筑民族国家认同[3];余霞推陈出新,打破了以往传媒表达历史的路径依赖,创新性地构想出了历史表达的“第三种模式”——利用多种艺术形式,以更丰富的形式为集体记忆注入活力[4]。

第二,集体记忆被不同媒介所建构,由不同媒介形式建构的记忆特征鲜明、各具特点。吕自珍梳理了《中国青年报》以“慰安妇”为主题的相关报道并提出,由报纸建构出的集体记忆与以前相比,民间色彩更加浓重,官方味道有所减少,且具有由被动变为主动的明显变化特征[5]。麻月婷对我国网络媒介中的抗战记忆建构进行了探索,发现随web2.0时代的发展,公众也逐渐成为抗战集体记忆的书写者,成为记忆书写的一分子参与到集体记忆的建构中,这开创性地冲破了以往集体记忆的单向建构渠道[6]。对于互联网对集体记忆建构的影响,胡百精则持相反意见,在他看来,在当代互联网独特的作用下,人类的时空观已经被彻底改变,传统社会的权力关系网络也逐渐被打破,这些变化都使得集体记忆的书写更加艰难,面临着更为严峻的挑战。此外,周雅的《新中国广播的媒介记忆:国家史与广播史的双重阐释》、王梓的《中国之声<见证>节目中的媒介记忆研究》等文章还对媒介生态快速演进进程中逐渐式微的媒介形式——广播对集体记忆的建构关系进行了研究。

第三,集体记忆被媒介记忆所承载。媒介作为一种中枢与介质,为集体记忆的长久保留提供了保障[7]。这一观点集中体现在一系列相关纪念报道的研究中。李红涛、黄顺铭将研究目光聚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人民日报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报道方式上,发现新闻报道的内容主要是纪念事件和否定言行,同时叙事也紧紧围绕这两点展开。汶川地震发生后,四川省各媒体对此突发事件的报道相继涌现,徐开彬、徐仁翠对这些“地震记忆”进行了内容分析,发现汶川地震记忆正变得越来越脆弱,大部分记忆与“灾后重建”和“纪念活动”相关。2012年以后,“纪念活动”成了媒体报道的主要對象[8]。相关研究还有李红涛的《已结束的“战争”走不出的“迷宫”——“SARS十年”纪念报道中的隐喻运用与媒体记忆》、袁慧的《媒体纪念中的“抗日战争”记忆》、赵建国的《媒介记忆:民国时期中共报刊对“九一”记者节的纪念报道》等。

二、关于抗战报道的研究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场战争不仅仅是交战双方经济实力的比拼、军备力量的比较,更是交战双方心理调节、情绪疏导等心理和精神层面的较量。

其中,战争过程中的舆论引导、宣传动员对打击敌军嚣张气焰、粉碎敌军阴谋、最终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至关重要,其发挥的作用不容小觑。关于抗日战争新闻报道的研究,学界做了大量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对主要报刊抗战报道内容的研究。抗战期间国内报刊数量庞大、种类繁多,研究成果丰富,这方面文章有很多。以《新华日报》和《中央日报》为例,对以上报纸的抗战报道研究主要有宣传策略研究、战争动员研究、宣传技巧研究和涉外报道研究等。关于《新华日报》抗战报道的研究有肖达夫的《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宣传策略研究》、陈雅露的《抗战时期<新华日报>战争动员研究》、何毅的《重庆大轰炸时期<新华日报>的新闻报道研究》等;关于《中央日报》抗战报道的研究有薛明玉的《论<中央日报>在抗战中的宣传技巧》、马丽娟的《<中央日报>抗战救国报道——以长沙会战报道为例》和白豫熙的《全面抗战时期<中央日报>涉苏报道研究》等。

第二,对各党派报刊抗战宣传特点的分析。这类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共报刊,对中国共产党的媒介形象、意识形态宣传策略和宣传工作总体情况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对《新华日报》宣传特点的研究为例,研究主要有刘兴旺、林志彬的《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媒体形象的塑造与认同——以<新华日报>为考察对象》、王晓岚的《中国共产党抗战时期对日伪的新闻宣传》、孙浩的《<新华日报>创刊初期中国共产党在国统区的宣传工作研究》等。

第三,对不同报刊抗战报道的对比研究。比较不同报刊在同一时期针对同一事件的新闻传播活动,能鲜明体现各新闻媒体的政治立场、媒体特色和舆论导向。如卢晓的《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同题新闻抗战话语比较》、钟新和张子晗的《<新华日报>美国副总统华莱士访华报道研究》、曹炎的《抗战时期<新华日报><中央日报><大公报>舆论宣传研究》、郭妍的《左中右三家报纸苦难动员报道分析——以<新华日报><大公报><中央日报>为例》等。

绥远抗战发生于1936年11—12月,是七七事变爆发前夕中日之间一次大规模的局部战争,堪称1936年中国最具轰动性的事件,自此全民族抗战、共御外辱的序幕被拉开。在当时中日双方全面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形下,绥远抗战的胜利沉重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吞绥远的阴谋,堪称绝无仅有的局部胜利。绥远抗战拉开了全民抗战、共御外辱的序幕,激发了全国人民空前的抗战热忱。毛泽东评价绥远抗战“是全国抗战之先声”。

对绥远抗战报道的研究,学界主要从报刊和记者两个角度切入。

王丰楠对抗战时期《绥远日报》进行了研究,对《绥远日报》新闻消息的来源、信息处理和加工的手段以及宣传内容都进行了细致分析,并结合时代背景探究了《绥远日报》为此作出的努力以及其维护国家利益、促进民族统一的深远时代影响[9]。

祝杰研究发现,《申报》通过还原并展示真实面目、呼吁民众百姓参与援绥运动、为抗战事业出谋划策三种方式对绥远抗战的抗日宣传发挥了作用,这种影响主要作用于对社会民众的动员上。《申报》高举“主战”的大旗,加速了民族觉醒的进程,使整个社会形成了积极高亢的战斗情绪。

同时,在战争初期众多官方媒体尚未作出反应之时,《申报》就以极快的速度进入状态,填补了官方媒体缺席所造成的空白,具有不凡的表现[10]。

高雯倩以《中华民国史史料外编》为中心,比较分析了中英文报道的差异后发现,中文报道数量多、内容丰富、爱国情感强烈;英文报道数量对较少,但立场中立客观,多为事实性描述。她认为在整个抗日战争的宣传过程中,中外媒体都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11]。

高天、周文阳对《绥远西北日报》的抗日宣传优劣进行了探索,他们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绥远西北日报》是对《绥远民国日报》功能的传承与发展,在激发绥远民众的抗日热情方面功不可没,对该报在这一时期的抗日宣传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给予了高度评价[12]。

在绥远战事的新闻报道活动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战地新闻记者,其中方大曾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位,关于方大曾的研究有杨红林的《方大曾在绥远抗战前线的采访活动》、任必歆的《消失的战地传奇:方大曾抗战初期的新闻作品分析》等。

三、关于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

目前对民族国家认同的研究集中在人类学、社会学、政治学领域,较少从传播学角度切入。

陈静静指出互联网是民族文化知识的展示平台和个人民族情感的表达渠道,在互联网的作用下,民族文化知识的获取更加便利、民族情感的表达更加强烈直接。因此,网络媒介在少数民族多位文化认同建构过程中的作用不可忽视[13]。

杨洪新提出电视文化是实现增强国族认同传播效果的有力工具,电视文化包括新闻报道、现场直播、文化综艺等丰富形式,不同形式的电视文化具备增强主流价值观、提供认同范式、树立大众文化模范等不同功能[14]。

尹兴将电视节目对少数民族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塑造过程划分为电视信息传送、接收和记忆与认同三个阶段,分别对应媒介价值观念的呈现、边疆少数民族受众的解码过程和边疆少数民族受众的意义再生产[15]。

张春霞认为电视媒介具有其他媒介无法比拟的文化属性,它建立了一个编码、解码的传播系统,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认同的构建。当前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电视网络越来越成熟,电视文化逐渐成为构建文化认同的最佳手段[16]。

李欣发现面对如何“异质融合”这个问题,新闻媒体可以大显身手,为认同的构建搭建广阔的平台[17]。

此外,还有部分学位论文对从微观层面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多以不同媒体的具体或特别报道为研究抓手。

闫旭宁在《1999-2009年<人民日报>的“澳门回归”报道与国家认同建构》一文中以“澳门回归”主题相关新闻报道为研究对象,对刊载于人民日报之上的具体文本进行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全面深入地探索与考察。他发现,对于澳门回归及在每年的回归纪念日当天,作为主流媒体,人民日报从未缺席,多种新闻手段交叉并用,分别在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层面对新闻事实、新闻神话和事实原型进行建构,成功进行了议题设置、顺利实现了国家认同的构建。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不仅仅是全世界奥运健儿的狂欢与盛会,同时也是大众传播的狂欢。黄玲写作的《国家认同:对北京奥运报道的话语分析》通过对《中国经济周刊》的北京奥运会报道的研究,揭示了媒介对奥运活动这一客观现实积极的建构,阐明了国家认同这一“潜台词”借助媒介话语的文本得以表达和强化的路径与原理。黄玲发现大众媒介可對获取的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选择和加工,有关奥运的报道就通过此种方式实现了国家认同观念的传播。

四、结语

目前,关于媒介记忆的研究主要是将媒介记忆与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等联系起来,进行综合的考察,而对二者的关系及相互作用机制所进行的探讨和论述仍囿于理论层面和经验层面。关于抗战报道的研究可分为“对主要报刊的研究”“对各党派宣传特点分析”“对不同报刊在同一时期针对同一事件的新闻传播活动的对比研究”三种。对于民族国家认同,学者们的目光集中于具体的现实问题之上,关注大众传播的内容,所运用的研究方法主要为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等。

参考文献:

[1] 白雪. 2005—2015年《人民日报》的抗战报道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7.

[2] 刘国强.当代传媒形塑集体记忆的方式探析[J].社会科学辑刊,2009(2):70-74.

[3] 刘燕.国族认同的力量:论大众传媒对集体记忆的重构[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1(6):77-81.

[4] 余霞.历史记忆的传媒表达及其社会框架[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2):254-258.

[5] 吕自珍.《中国青年报》建构“慰安妇”集体记忆研究[D].兰州:兰州大学,2018.

[6] 麻月婷.我国网络媒介中的抗战集体记忆建构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6.

[7] 邵鹏.媒介作为人类记忆的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4.

[8] 徐开彬,徐仁翠.汶川十年:汶川地震的媒介记忆研究[J].新闻大学,2018(6):50-62,148-149.

[9] 王丰楠.绥远抗战时期的《绥远日报》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5.

[10] 祝杰.《申报》对绥远抗战的舆论引导[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32(6):64-68.

[11] 高雯倩.关于绥远抗战的中英文媒体报道[D].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2019.

[12] 高天,周文阳.《绥远西北日报》抗日宣传研究[J].中国报业,2017(20):82-85.

[13] 陈静静.互联网与少数民族多维文化认同的建构:以云南少数民族网络媒介为例[J].国际新闻界,2010(2):13-18.

[14] 杨洪新.电视文化对新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建构[J].当代传播,2012(5):60-62.

[15] 尹兴.电视节目对少数民族集体记忆与国家认同的塑造[J].当代传播,2016(2):105-106.

[16] 张春霞.电视媒介与认同建构:以西北边疆多民族地区为例[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1(2):30-34.

[17] 李欣.话语建构与国家认同:少数民族新闻报道的价值取向[J].当代传播,2017(2):40-41.

作者简介 姚瑶,本科在读,研究方向:新闻史、媒介记忆。

猜你喜欢
综述
银行网络间风险传染研究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我国工业遗产档案研究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关于港口物流服务质量的文献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我国中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发展路径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