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的突破与新生

2021-02-03 04:11陶茂洲
新闻研究导刊 2021年20期
关键词:传统媒体新媒体

摘要:置身于新媒体时代,人们深切感受到信息传播的快捷与便捷,“一机在手,尽在掌握”。新媒体的异军突起让传统媒体陷入前所未有的尴尬境遇,若固守原有的传播模式,必将导致受众量下滑;若作出创新尝试,又显得突破不足、方式不多,甚至担忧反而失去原有优势。事实上,竞争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传统媒体而言,与新媒体相互融合、各扬所长、和谐共生,才是最明智的选择。本文在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比对中,从传统媒体关注、跟进、参与融合新媒体报道,到媒体融合后传统媒体有深度、有责任、有导向的自身优势展现,以及在创作传播中形式、方式的创新与突破这几个层面进行剖析,通过剖析进一步探讨与新媒体共处一个时代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实现突破与新生。

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突破与新生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20-0136-03

近年来,随着微博、微信、抖音、微视、快手等一大批新媒体平台的异军突起,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传统媒体饱受冲击,收视率、收听率、阅读量、销量的降低和下滑,让传统媒体感受到“压力无处不在”的窘迫。传统媒体因发稿机制、审核流程的固有模式,难免在时效和创新上有些跟不上趟,速度慢了新闻报道容易成为“冷稀饭”,速度快了又担心了解不实、事实不清造成大众误解。在创新报道方式、制作手法上,担心“跟风”“浮夸”地进行报道将产生负面效应,丢失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面对如此局面,传统媒体如何突破重围,捍卫和巩固自己的地位?当竞争不可避免,主动出击不失一个好方法。

传统媒体要实现突破与新生,首先要了解何为新媒体。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新传媒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将新媒体定义为以数字信息技术为基础,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具有创新形态的媒体。美国《连线》杂志将新媒体定义为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1]。

除此之外,关于新媒体的定义还有很多。虽然学界业界对新媒体的定义不一,但是通过上述定义不难看出其中共性——数字化、网络化[2]。数字化承载内容多而全,网络化传播速度快而广。随着手机覆盖率增加、移动设备增多,以及5G技术发展,以微博、微信、直播、博客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平台应运而生,并逐渐凸显出自身传播优势。时下,人们似乎已经适应了这个“人人都是主播”“个个都是记者”的时代,传递信息成为分分钟便可完成的事,即网络无处不在,传播即时呈现。

尽管如此,传统媒体并不是优势全无,其独有的权威性不是一两天得来的,而是长期以来恪守新闻规律,深耕内容的积淀。虽然时下媒体竞争异常激烈,但对于重大新闻发布、重要决策颁布等报道,大众仍会习惯性地选择相信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如与新冠肺炎疫情相关的数据报道、地震等突发事件的救援进展报道等。对于这类新闻事件,无论是年轻受众还是年长受众,最终都会向传统媒体求证。这也是新媒体无法取代传统媒体的主要原因。时下,媒体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对于传统媒体而言,要想更好地发展,必须加快转型步伐,实现自我突破。本文以电视媒体为例,探讨新媒体时代传统媒体实现突破与新生之路径。

一、直面竞争,化被动为主动

融合是参与和互动的一个良性过程。面对新媒体,传统媒体不能等闲视之,更不能高高在上、故步自封,而应直面竞争,积极与其互动,以谋得一席之地。

(一)积极参与,关注事态发展

“快”,是新媒体最突出的特点。当新闻事件发生不久或正在发生时,就能通过新媒体平台如微博、微信、抖音等,轻松实现传播。而时效性不强恰巧是传统媒体的一大短板,新媒体时代要求传统媒体快速跟上,积极参与。这里的参与既不是跟风,也不是步后尘,而是及时表达对同一事件的关注。当一个新闻事件发生后,应及时核实新闻事实,并且持续关注与跟进。

以电视媒体为例,在直播节目中插播相关快讯报道或在播出节目中以字幕形式报道某一新闻事件时,在“时间点”上不能明显慢于新媒体。也就是说,不要当天下午发生的事,新媒体已经进行了报道,并通过手机客户端广为传播后,电视媒体才在晚间甚至次日进行报道。如此明显的“慢”,将极大地分化固有的观众群,削弱收视率。

(二)及时跟进,发表自家观点

面对突发新闻事件,应及时关注、跟进并深入报道。随着事态的发展,原先看见的、最早发现的都可能发生变化。面对这样的变化,电视媒体要及时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电视台的立台之本。要有自己独特的声音标识,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见解,才能让人记得住。比如,某一突发事件发生后,新媒体看似热闹地报道了一番,但挖掘到的新闻实质和细节并不多,此时电视媒体就应及时跟进,详尽报道,充分剖析,发出自家声音。

(三)拓展延伸,让报道有頭有尾

对于新闻事件的关注和报道,应有头有尾。在报道突发事件时,新媒体往往只报道事件表面,缺乏后续深入,仅为博取受众眼球。而电视媒体不能也不应如此,应做到有始有终,报道有头有尾。除此之外,还要注意不炒作、不跟风,尤其对于娱乐八卦新闻更应审慎,若没有掌握具体新闻事实就不要贸然跟进,反之则应及时跟进,延伸报道,不做“半拉子”新闻,要让新闻事件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链。

(四)扬长避短,寻求突破,从后台到前台打好攻坚战

在报道中,传统媒体如果只是参与进来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有所突破。所谓突破,简言之就是扬己所长。电视媒体不仅“有图有真相”,还有声音和画面。现场直播既可将声画完美结合,又能彰显速度优势,还能实时呈现事件现场。这是电视媒体最大的优势,应该好好利用。

(五)有角度和深度

“快”,既是新媒体的最大优势,也是它的致命硬伤。因为快,很多事件的真实性得不到验证,很多人物的重要表达得不到回应,这就造成报道的疏漏、不严谨,给虚假新闻滋生的空间。好比驾驶汽车,速度过快就会伴随制动处置不灵、即时转向不便等危险,这是不可避免的。对于新闻报道而言,因为快就难免浅,因为快就难免疏漏。对此,传统媒体要查漏补缺,还原真相,全面了解,深入报道,客观评判。

速度不求最快,但角度应力求新颖,分析力求深刻。在报道突发新闻、热点新闻时,电视媒体应及时厘清事件来龙去脉,并进行追踪和深入报道。报道方式应灵活多样,可以请评论员述评、专家解读、观察员分析等,把事件说清、说透、说明白,让报道既有角度又有深度;既有内容又有看点。

当然,这并不是说电视媒体可以不注重时效性,而是应跟上时代变化,扩大、延展记者平台,即新闻源渠道。比如,鼓励广大群众向电视台投稿,视频、语音、文字皆可,将其发展成电视台的“前线记者”。同时,做好核实把关工作,快中求稳,不盲目跟风,严格落实“三审三校”制度,并且培养一支快速反应机动队。

(六)有责任和担当

新媒体追求“眼球效应”,对新闻事件的报道往往仅限于“告知一声”,要么语焉不详,要么只是纯粹的炒作。电视媒体不应如此。很多新媒体平台好比“游摊”,打一枪就换一个地方,追求的是一时轰动、刷个新鲜。电视媒体则是“坐摊经营”,要做“百年老字号”,就要有责任、有担当,要承担起传递正能量的职责与使命。

比如当年“郭美美事件”,央视以实地、实景、真人、面对面采访报道的方式追溯事件始末,还原事实真相,直面焦点问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报道链,肩负起挖掘事实真相的责任,发出了一个国家级媒体平台的响亮声音。在赢得观众认可的同时,树立权威、正面的媒体形象。

(七)有呼吁和导向

传递正能量从何着手?呼吁和导向很关键。仍以“郭美美事件”为例,传统媒体必须有正确的评判和导向。如果说郭美美网络炫富等行为属于个人生活和道德层面的问题,但其开设赌场就是违法犯罪行为。媒体对此必须有明确的批判和谴责,正确引导受众,让受众明白什么该崇尚,什么该反对,应该追求怎样的生活,以及如何才能正当地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面对这些热点、焦点,电视媒体不能似是而非,一定要旗帜鲜明,导向正确,表明立场,亮明观点。

再如艺人嫖娼、吸毒等社会焦点新闻报道,绝不能称其行为只是个人生活隐私,不能模糊视线、混淆视听,要坚决反对、坚决抵制、公开批评,并倡导全社会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媒体要承认社会的多元,但绝不能纵容无序。对娱乐圈怪象、饭圈怪象,以及许多破坏公序良俗的行为和表现,都应旗帜鲜明地反对、抨击和抵制。

电视媒体可以以一个时间节点为限,开设综述类节目,对过往新闻进行回顾、盘点、综述,如开设“周刊”“周报”“一周综述”“一周看时事”“季度盘点”“年终回顾”等栏目,集中对某一段时间内发生的热点、焦点新闻进行回顾报道、综合述评或专题阐述。由于每天的新闻量较大,综述类节目的时间跨度不宜太长,以周为单位较为合适,而后就是以季度、半年、年为单位进行汇总考量。这样的报道是对已发生的新闻进行站在第三者角度的重新观察和梳理,进而可以推出更成熟、理性、客观、细致、让人信服的报道和盘点。换言之,回过头看以往的新闻事件,往往会得出与当时不同的结论。综述类节目就是将各种观点汇集起来,进行对比、分析、阐述、提炼和升华。如此不仅能提升收视率,还能提高观众对电视台的信任度。

二、整合资源,加大融媒体建设力度

面对激烈的竞争,电视等传统媒体如何转型突破,获得新生?推动媒体融合是关键。具体来说,传统媒体要把原本单独设立的电视台、报社、网站整合起来,通过不同的报道方式、创作形式呈现新闻内容。

(一)媒体融合须整合资源

目前,全国大多数区县级传统媒体已基本实现了报纸、电视、地方网站的整合,開通了微博、微信公众号等,集合文字、影像、视频等优势,形成了有效互补齐发力的良好态势。但在推进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区县级传统媒体仍面临着不小的生存挑战。如果没有政府资金的扶持,其自身运转仍是个问题。因此,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区县级传统媒体更应整合资源,勇于创新,奋起直追。只有技术力量强、人员设备精,打好组合拳,才能做大做强传统媒体,才能与新媒体真正融合共生。

但需要注意的是,融合并不是简单相加,不是把原本不同的单位合并了事,而是让资源充分整合,让人才交流、碰撞,形成1+1>2的集聚效果。这才是媒体融合,以及建设融媒体中心的要义所在。

(二)精细分工,密切配合

在媒体融合过程中,如何高效地开展工作?答案是分工明确但又相互配合。传统媒体要对摄影摄像记者、文字图片记者、后期剪辑制作、编辑汇总等人员进行调整组合,对部门进行细化分支,对发布进行精准定向,对创作进行市场调研。只有各部门精诚团结、默契配合,才能打好总体仗。

以电视媒体的部门架构为例,业务部门设置通常为总编室、采访部、专题部、编辑部、制作部。融媒体中心建立后,需要更精细的分工,如要增设短视频、微信、微博、手机台等相关部门。

分工与合作方面,电视台以往的新闻发布流程大致为,记者拍摄图像并形成新闻稿,交由编辑初审后进行配音制作,合成后由部门主任审核,再由分管领导审核,最终上线发布。这一流程虽是一个有效杜绝和防止错误出现的好方法,但客观上存在制作周期长、审核时间长、发布时间不及时的劣势。如何应对新媒体发布时间快这一撒手锏?精细分工、调整审核模式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就是说,传统媒体要在落实“三审三校”制度的基础上,全员保持“在线在岗在状态”,调整审核模式,精细分工,各部门相互配合、紧密合作。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新闻内容高效、精准推送。

(三)排兵布阵,打好组合拳

融媒体中心的建立并不意味着电视收视率提高,电视媒体还需排兵布阵,精心做好安排部署,打好组合拳。

比如,重庆广电集团在持续耕耘重庆电视台的前提下,加强了与自办新媒体的衔接和布局,打造了第一眼APP,以互联网速度对突发事件进行及时报道,同时为晚间新闻或整点报道里的持续跟进和详细报道做预告,确保了报道“快”“稳”“厚”;创办了新媒体电子杂志《看重庆》,通过策划专题报道,以各区县融媒体中心为前方记者,集纳点多面广、实例丰富的报道以丰富专题,确保了内容“深”和“广”。

排兵布阵上,可让微博、微信、短视频等新媒体做先锋,电视为中军,报纸为大营,利用自办新媒体与其他自媒体“抢”受众,从而增强自身吸引力。

三、结语

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传统媒体要直面竞争,取长补短,与新媒体和谐共生,既不能高高在上,也不能一味跟风;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推出有角度、有深度的报道;要在融合中寻求突破,在突破中彰显魅力。

参考文献:

[1] 景东,苏宝华.新媒体定义新论[J].新闻界,2008(3):57-59.

[2] “新媒体”词条[DB/OL].科普中国·科学百科,https://baike. baidu.com/item/%E6%96%B0%E5%AA%92%E4%BD%93/6206?-fr=aladdin.

作者简介 陶茂洲,本科,主任记者,研究方向:新闻学与新闻应用。

猜你喜欢
传统媒体新媒体
短视频对传统媒体主流价值表达的推动
传统媒体仍是一座富矿(焦点话题)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
新招数化解新难题:新媒体环境下防止报道差错路径探析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如何实现融合与发展
培养多面能手 提高综合技能
建立内容权威 运用网络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