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酸DMF脱酸新工艺研究

2021-02-03 11:49钟晓琳陈晶晶揭会民
当代化工研究 2021年24期
关键词:二甲胺脱酸馏分

*钟晓琳 陈晶晶* 揭会民

(1.福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 福建 350108 2.福建桦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福建 350108)

N,N-二甲基甲酰胺(N,N-Dimethylformamide,DMF)具有优异的溶解能力,与水及各种有机溶剂能够以任意的比例互溶,被称为“万能溶剂”[1],在工业上,尤其是医药、农药、纺织、制革等精细化工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运用,由此也产生了大量含DMF的废液处理问题。有报导称,每年排放的DMF废水仅制革行业就有1亿吨[2]。

在新型甜味剂三氯蔗糖的生产过程中,就会用到大量DMF溶剂(每千吨生产线中DMF溶剂用量约为30000t),由于其生产工艺中使用了乙酸,同时DMF在高温下会分解产生甲酸,生产过程中会生产大量含酸的DMF废液[3]需要进行脱酸回收。DMF与甲酸、乙酸形成共沸物,难以通过普通精馏分离,而是通过碱中和脱酸后再进行精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盐渣固废难以处理,同时酸性条件下DMF水解也会造成较大损耗。

目前关于DMF回收技术与回收工艺的专利与文献报导大多是针对中性DMF废水,如采用生物或化学降解法对纺织、制革行业的低浓度中性DMF废水进行处理[4-5];采用萃取、吸附、膜分离等方法[6-8]对较高浓度的中性DMF废水进行回收等。但对羧酸含量较高的酸性DMF废液的脱酸回收技术的报导较少。一些专利提出了利用叔胺、叔酰胺等有机胺类对酸进行萃取[9-10],或是采用四氯乙烯或甲苯等共沸剂进行共沸精馏脱酸[11-12]的工艺来去除含酸DMF中的酸类,但这些工艺需要引入萃取剂、共沸剂等外来组分,且脱除后的羧酸仍要通过碱中和处理,依然会产生废盐固渣。

郑辉东[13-14]等提出了一种创新性的含酸DMF脱酸新工艺,将二甲胺引入含酸DMF体系,通过二甲胺与羧酸成盐转化,将体系中的酸转化为DMF与另一种重要工业溶剂N,N-二甲基乙酰胺(N,N-dimethylacetamide,DMAC),实现含酸DMF的综合利用,并通过小试与中试实验对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本文在该工艺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含酸DMF精馏过程的工艺条件进行研究与优化,讨论了蒸馏压力与二甲胺流量两个重要变量对工艺过程的影响,并设计了工业化的含酸DMF脱酸工艺路线。

1.实验部分

(1)试剂与仪器

DMF(AR),DMAC(AR),冰醋酸(AR),二甲胺溶液(40wt%),NaOH(AR),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去离子水,自制。

气相色谱GC9720,浙江福利仪器分析有限公司;恒温水浴锅DF-101S,巩义市予华有限责任公司;微量水分测定仪SF-1,淄博库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低温冷却循环泵,杭州庚雨仪器有限公司。

(2)实验装置与流程

本文实验装置图如图1所示,主要包括二甲胺发生装置、DMF反应脱酸装置、DMF冷凝回收装置及二甲胺回收装置。

图1 实验装置图

本文采用以按比例配置的DMF-乙酸溶液来模拟实际三氯蔗糖合成工艺中产生的含酸DMF废液,作为本文工艺研究的原料。模拟原料中DMF质量浓度为85%,乙酸质量浓度为15%。实验时,二甲胺发生装置2的烧瓶内预装一定量的NaOH溶液,随后向其中以一定流速滴加二甲胺溶液(质量浓度40%),稳定生成的二甲胺气体经干燥瓶3脱水后,以鼓泡的方式通入DMF反应脱酸装置5,在26℃下与模拟原料中的乙酸反应成二甲胺乙酸盐,随后保持一定的二甲胺通入量,对脱酸装置5内的混合溶液进行减压蒸馏,分离体系内的DMF,在馏分接收瓶7内得到回收的DMF回收液,并由此计算DMF回收率,随后在二甲胺回收瓶中收集回收多余的二甲胺。

(3)样品分析方法

本实验采用以下方法对样品中DMF、乙酸、水、DMAC等组分进行分析:

①含水量:实验采用淄博库伦分析仪器有限公司的微量水分测定仪SF-1测定样品中所含水的浓度;

②DMF、DMAC等有机组分的含量:实验采用浙江福利仪器分析有限公司的气相色谱仪GC9720对样品中各主要有机组分进行测定。样品的定量方法采用内标法,选用环己酮作为实验内标物。具体色谱分析条件为,色谱柱:毛细管柱InertCap WAX;检测器:氢焰离子检测器(FID),温度为250℃;进样口温度为250℃;采用N2作为载气,载气流量为1mL/min;升温程序如下表(表1)所示。

表1 气相色谱升温程序

③乙酸的含量:由于在本实验所使用色谱条件下,乙酸峰形较差,直接进行定量分析误差较大,因此实验中采用一定浓度的NaOH标准溶液滴定的方法对样品中乙酸含量进行测定。

2.结果与讨论

本文将二甲胺发生装置产生的二甲胺气体通入配置的DMF-乙酸溶液,模拟二甲胺与含酸DMF废溶剂中的酸性组分反应成盐的方式固定废溶剂中的酸,通过减压蒸馏回收废溶剂中的DMF,同时不断保持二甲胺的通入,以保证生成的二甲胺乙酸盐不会在蒸馏过程中发生分解。

本文对该脱酸回收过程的两个主要工艺条件参数(减压蒸馏压力与系统中通入的二甲胺流量)对含酸DMF废溶剂脱酸过程的影响进行了讨论,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具有工业应用前景的含酸DMF脱酸工艺流程。

(1)蒸馏压力的影响

通过控制二甲胺发生装置中二甲胺溶液的滴加速率,可以调控生成二甲胺气体的流量。本文固定二甲胺气体流量为0.20g/min,考察了DMF蒸馏压力分别在10kPa、20kPa、40kPa、60kPa、80kPa下的DMF回收过程,对比了不同蒸馏压力对DMF反应脱酸装置中蒸馏得到的馏分组成与浓度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2)表明,随着DMF减压蒸馏过程的压力由10kPa不断上升至80kPa,得到馏分的沸点也不断上升,相应的DMF反应脱酸装置中体系的温度也随之上升。同时,随着蒸馏压力的上升,馏出物中DMF组分的浓度不断下降,而相应的DMAC与乙酸的浓度则有所上升。这可能是由于在较低的蒸馏压力下,DMF反应脱酸装置内体系温度较低,二甲胺与乙酸形成的二甲胺乙酸盐不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DMAC,仍主要以盐的形式存在,同时低温也抑制了生成的二甲胺乙酸盐自行分解重新释放出乙酸,因此在低蒸馏压力下能够得到具有更高DMF纯度的馏分;而高蒸馏压力下,体系温度较高,二甲胺乙酸盐更易发生脱水反应生成DMAC,或分解成二甲胺与乙酸,造成馏分中的相应组分浓度的升高。

表2 不同蒸馏压力下的DMF馏分组成

显然,从以上数据来看,低压更有利于DMF高效回收。然而从整体工艺方面考虑,为有效抑制二甲胺盐的分解,在DMF蒸馏过程仍需要不停通入过量的二甲胺气体,因此在后续尾气处理过程中,二甲胺气体的回收是必不可少的。工业生产中,体系温度低于-20℃时,冷冻难度和冷冻费用都会大大提高,而二甲胺在40kPa下的沸点为-13.1℃,在20kPa下的沸点为-26.5℃,蒸馏压力太低势必导致二甲胺回收所需要的冷量增大,二甲胺回收成本增加,相应的设备投入及运行成本也都会大大提高。因此,在实际工艺设计过程中,必须在生产成本与实际工艺要求间进行权衡,选择最适合的蒸馏压力。因此,本文选取蒸馏压力40kPa作为合适的蒸馏压力,后续研究中也在此条件下探究通入二甲胺气体的流量对含酸DMF脱酸回收体系的影响。

(2)二甲胺流量的影响

本文在蒸馏压力40kPa的条件下,对比了二甲胺与乙酸成盐对含酸DMF蒸馏馏分的影响(表3)。从实验数据中可以看出,当体系不加入二甲胺,直接进行蒸馏时,乙酸与DMF是以共沸物的形式共同蒸出(乙酸浓度高达12.49%),DMF中的酸无法有效脱除,同时高浓度的酸还可能对设备造成腐蚀影响;而加入二甲胺与乙酸成盐后再进行蒸馏(但在蒸馏过程中未持续通入二甲胺),能够一定程度降低馏分中的乙酸浓度(10.16%),但乙酸浓度仍较高。这说明加入二甲胺与乙酸成盐,一定程度上能够将乙酸部分固定在釜液中,但在蒸馏加热的过程中,体系内形成的二甲胺乙酸盐发生部分分解,未成盐的乙酸仍会随着蒸馏过程被带出,馏分中的乙酸浓度仍较高。同时,馏分中出现的少量DMAC也证明体系内确实存在部分二甲胺乙酸盐生成且发生了脱水反应。

表3 不同二甲胺流量下的DMF馏分组成

为此,实验考察了在蒸馏过程中持续不断向体系内通入二甲胺气体,使二甲胺与乙酸充分发生成盐反应,减少蒸馏过程中乙酸的挥发,并考察了0.16g/min、0.20g/min、0.25g/min三个不同二甲胺流量对蒸馏得到的馏出物组成的影响。与没有持续通入时的情况相比,当二甲胺气体持续通入蒸馏系统时,能够有效抑制形成的二甲胺乙酸盐的分解,使体系中大部分乙酸都以二甲胺盐的形式留在釜内,有效降低馏分中的酸含量,提高DMF的回收率,降低回收难度。

当连续通入的二甲胺流量从0g/min提高至0.16g/min时,馏分中乙酸的含量大幅下降,由10.16%降至仅5.35%。随着二甲胺流量的进一步提高,馏分中乙酸浓度也不断下降,但下降幅度逐渐减小。当二甲胺流量从0.20g/min提高至0.25g/min时,馏分中乙酸的含量仅下降了1.51%,说明此时通入的二甲胺流量已基本可以补充体系中二甲胺盐的分解,此时DMF蒸馏收率可达95%左右。考虑到实际工况与二甲胺回收成本,在本文的工艺条件下,选择二甲胺流量为0.25g/min较为合理。

3.含酸DMF脱酸新工艺设计

结合文献报导与本文的研究结果,采用二甲胺处理含酸DMF溶液中的酸,并由此蒸馏回收大部分的纯度较高的DMF,此方法具有较高的工业化实现可能性。本文基于该工艺,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含酸DMF脱酸新工艺。

图2 含酸DMF脱酸新工艺流程图

含酸DMF废溶液经泵送入成盐反应釜R-101A/B中,与来自原料区的二甲胺气体进行充分混合,使二甲胺与体系内的乙酸充分接触成盐,成盐后的物料经泵P-101输送至DMF蒸馏釜R-102进行蒸馏操作,蒸馏釜内的压力维持在40kPa左右,同时向R-102中通入一定速率的二甲胺气体,R-102内产生的DMF蒸汽经DMF冷凝器E-101冷凝后,收集至粗DMF罐V-101中,未凝气体的主要成分为二甲胺,将进入冷阱E-102进行二级冷凝,冷凝液收集至二甲胺储罐V-102中。V-101中的粗DMF主要包含DMF、水、乙酸(低于1wt%)、二甲胺、DMAC,经泵P-103送至精制塔进行进一步分离,回收高纯度的DMF溶剂与DMAC副产品,脱除的少量二甲胺与乙酸可循环回成盐反应釜R-101A/B中进行处理。

4.结论

本文采用二甲胺脱酸法处理含酸DMF废溶液,考察了蒸馏压力与二甲胺流量两个主要条件参数对DMF脱酸过程的影响,筛选出合适的工艺条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

(1)低蒸馏压力下,较低的蒸馏温度能够减少二甲胺盐的分解,对DMF脱酸回收更为有利,但压力过低将明显提升二甲胺的回收成本,因此蒸馏压力的选择应综合考虑DMF收率与操作成本,在本文实验条件下,选择蒸馏压力为40kPa作为最佳条件。

(2)在精馏过程中向体系内持续通入二甲胺有利于抑制二甲胺盐的分解,使大部分乙酸都以盐的形式留在釜内,从而有效提高DMF回收率;二甲胺的补充流速以刚好与其分解速度相平衡为宜。

在以上研究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条适用于连续含酸DMF脱酸工艺的工业化流程设计。

猜你喜欢
二甲胺脱酸馏分
全馏分粗油浆在沥青中的应用研究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废水中的二甲基甲酰胺和二甲胺
离子色谱法测定盐酸二甲双胍药物中二甲胺的含量
烟嘧磺隆中间体废水中二甲胺的分析提取研究①
新型油井堵水用原油乳化剂的研究与应用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世界级的纸张脱酸技术
提高催化裂化C4和C5/C6馏分价值的新工艺
从八角茴香油前馏分中单离芳樟醇和草蒿脑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