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文深度教学的优化路径

2021-02-04 07:52谢超李洪亮
文学教育下半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实施

谢超 李洪亮

内容摘要:语文深度教学是导向学生语言、思维、审美、文化这四个关键能力的教学,不是对语文知识的浅层学习、机械记忆,而是基于语文知识的内在意义和价值,引导学生从符号学习走向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今天,语文深度教学在教学一线和研究领域都有了一定的突破和成果,但是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以接受式固态教学为主的诸多问题,为突破“满堂灌”式的教学禁锢,各前沿教师应转变教学观与知识观,重新审视教学,创新教学方式和评价方法,最终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语言核心素养。

关键词:语文深度教学 实施 路径

在语文教育不断发展,中小学教学改革愈加深入的大背景下,深度教学近几年来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成为教育界的一个热门话题。语文深度教学是一种能够切实提升课堂教学品质,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育理念,在中小学教学改革和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语文深度教学不是一味的追求教学的难度和知识的深度,而是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设计具有上升空间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一次次思维活动中理解语文知识的深刻涵义,提升学生的认知高度,走向最近发展区,使学生不断获得高峰的学习体验,从而走出浅表性教学的局面,走向深度教学。为了突破语文教学的禁锢,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寻找新的教学路径,以确保语文教学向纵深推进。

一.语文深度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合理确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阐释教学任务,展现教学重难点,为教学提供方向,是对学生通过教学活动所应该达到的结果或标准的一种预设,它直接决定了教师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内容,学习梯度。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和核心素养的提出,三维度的教学目标因其重复性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过去式。语文深度教学指出学生的关键能力、核心素养、高阶思维等都是语文教学的目标,即无论哪种文本,何种类型知识点,教师都应该把发展学生分析、批判、创造的能力作为教学基点,使学生的语文学习不再仅仅是获得静态书本知识的过程,不能让语文学习单纯成为文字符号传输的过程,而是要让学生知道语文知识的意义、价值。在这种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学生能够把所学知识进行多层次的加工,从而培养自身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教学目标的制定不是盲目的,既不能过深,超出学生的发展区,让学生产生无力感。也不能过浅,简单的让学生获得学习满足感。一方面要分析学情,正确的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基础、情感体验等,把握好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最好是走在学生发展前面的一点点,帮助学生实现“跳起来摘桃”;另一方面还需要教师对语文教学的内容做纵深开掘,使语文教学不只是语文教材的“传声筒”,使语文学习不再是静态的文字符号的简单记忆和背诵,而是通过学习,对静态的书本知识进行多层次的信息加工、分析重组、应用生成,从而生成新认识和新思考的高阶思维教学。

(二)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成功的教学与特定教学情境的创设密不可分,所谓教学情境,即是指经过教师人为优化的,富有美感和教育内涵的,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学空间[1]。教学情景设计合理能集中学生注意力,增强学生代入感,发散学生思维,保持课堂的活力,成就高效课堂。语文深度教学需要借助情境支架,它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有活力的、动态的、真实复杂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深度参与、深度表达。当学生真正的融入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语文学习才是生动的,学生学习才是主动的,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发展起来。同时,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千篇一律的,一个情境不能套用到每堂课中。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文章类型、教学目标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创设能运用知识、建構思维、生成意义的生活情境,学生借助这些情景支架发展思维,联系实际,更快、更有效的理解知识点。如果借助生活情境支架的搭建无法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那么教师可以基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来触发学生的兴趣,拓宽学生的探究空间,使知识学习成为一个触及学生心灵深处的学习。教学情境不是千篇一律的,细心观察,仔细分析学情,寻找教材内情境支架搭建点,促进学生与课堂及教学内容的融合,这样的创设的教学情境才是有意义的,才是能够促进语文深度教学的。

(三)深刻解读语文教材

教材是教育的代表性材料,是基础教育中的关键一环,它蕴含着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依托,课是师生对话的凭借,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深度和解读方式,深刻影响着教学的深浅程度。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照本宣科、照搬教参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习惯性的把教材中的知识不加处理的讲解给学生,倾向于把知识获得和机械记忆作为教学目的,由此导致教学知识枯燥、教学过程死板,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效率低下。教师要想使语文教学有深度,首先,要多维度的深刻解读语文教材,除了关注知识层面的理解和掌握,也要去分析作者的思想,洞察编者的编辑意图,了解语文的学科特性等,将相关的方方面面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立体的语文知识网,全面的把握教材的知识以及知识背后所蕴含的价值。这种由教师粘合和重构的知识,脉络更清晰,目的更明确,学生学习的时候能才更有针对性。知识的传递也是由此及彼,前后贯通的。其次,在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时,要超越课程材料的限定,挖掘文化资源及其教学价值[2]。教师不仅要在尊重文本的基础上,批判性的、辩证的看待语文教材,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开发和重构,挖掘文本的内涵与价值来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思想和人格。同时,也要以发展的眼光链接群文,并及时吸收语言学、文艺学、美学等相关知识,使诸多文章能和语文的一线研究成果互相发酵,碰撞出新火花,从而增添语文教学的丰富性和语文课堂的创造力。当语文教学超越了教材本身,开始发散和丰富的时候,教师可以鼓励和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做出个性化解读,并在挖掘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去汲取新知识的多元价值。这样既开掘了教材的深度,又能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更好的促进个体生命的长成。

(四)持续关注评价反馈

语文课堂是教与学的合一,除了学生的高度参与和投入之外,更需要教师从外部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持续的关注,并及时的做出反馈与评价,以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使教学活动不断向深入发展。同时,适当的评价反馈也有利于教师更全面的收集学生在知识吸收、批判理解、应用生成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更好的监控和调节自己的教学过程,这是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以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教学目标为导向,时刻注意学生的学习动态,做出有效的反馈评价,并将反馈运用到教学中去,让学生知道自己的不足,从而调整和矫正自己的学习活动。

总之,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是二位一体的关系,核心素养是深度教学的目标和方向,深度教学是实现核心素养的途径和方法[3]。语文教学同深度教学与核心素养密不可分,三者结合起来,能够切实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品质,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工作者要切实把握深度教学的内涵与意义,在教学中大胆实践、理性反思,由此深度教学才能突破灌输式的教学枷锁,在基础教育中实际运用起来,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新丽.指向核心素养培育的语文深度教学研究[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9(01):74-75.

[2]程良宏.从知识教学到文化实践,深度教学走向深入的视域演进[J].课程·教材·教法,2019(7):45.

[3]沈建忠.语文深度教学的实施路径[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2019(5):24.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魏晋南北朝各体隐逸文学研究(项目编号:16FZW012)

(作者单位: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实施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与实施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谈谈我国会计准则的实施与完善
幼儿教育中如何实施挫折教育刍议
品三口而知味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基层计划生育宣传工作计划与实施探讨
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引发的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