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柠檬果茶饮料的研制

2021-02-07 05:45曾小飚黄开腾胡释元
农产品加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柠檬汁柠檬酸白砂糖

曾小飚,黄开腾,唐 鑫,胡释元

(百色学院农业与食品工程学院,广西百色533000)

0 引言

荔枝(Litchi chinensisSonn.),无患子科荔枝属,与香蕉、菠萝、龙眼并称“南国四大果品”[1]。荔枝味甘、酸、性温,入心、脾、肝经;可止呃逆、止腹泻,是顽固性呃逆及五更泻者的食疗佳品,同时有补脑健身、开胃益脾、促进食欲之功效。我国古代的医药典籍中记载,荔枝还有生津、止痛、理气、益血、益智之功用。

柠檬(Citrus limon(L.)Burm.f.),芸香科柑橘属,因其味极酸,肝虚孕妇最喜食,故称益母果或益母子。柠檬中含有丰富的柠檬酸,因此被誉为“柠檬酸仓库”[2]。柠檬富含维C,能化痰止咳、生津健胃,常用于支气管炎、百日咳、食欲不振、维生素缺乏、中暑烦渴等症状,是坏血病的克星。

绿茶含有较多的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对防衰老、防癌、抗癌、杀菌、消炎等具有特殊效果。

试验以荔枝、柠檬、绿茶为原料研制一款新型果味茶饮料,在保持茶叶香味之余又增添其保健作用,打破人们传统的饮茶观念,进一步提高荔枝、柠檬的营养附加值,丰富荔枝、柠檬深加工产品和功能饮料的种类,为荔枝、柠檬深加工技术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与仪器

“妃子笑”荔枝,产自广西灵山;柠檬、香水柠檬,产自厦门同安;绿茶,广西当年新产绿茶。九阳商用果蔬多功能水果汁机、超高温瞬时杀菌机、恒温水浴锅、离心机等。

1.2 试验方法

1.2.1 工艺流程

①荔枝→选果→去壳清洗→打果浆→过滤→澄清;

②绿茶→浸泡→过滤→澄清;

③柠檬→去皮→打果浆→澄清;

④混合→搅拌→调配→装罐→排气→封盖→杀菌→冷却→成品。

1.2.2 操作要点

(1)选果、清洗。选用新鲜、成熟度高、外表正常、香味浓郁、果实饱满的荔枝与柠檬为原料,荔枝剪去枝叶后流水清洗晾干备用,用食盐搓洗柠檬表面并晾干备用。

(2)去皮去核。手工去除荔枝外壳、内膜、核,将荔枝泡至淡盐水中防止氧化褐变。用锋利小刀在柠檬表面划线若干,以不伤果肉为度,手工剥除果皮。

(3)茶液浸提。绿茶茶叶与80℃纯净水按照1∶100(m∶m)混合后,置于80℃的恒温水浴锅中浸提,浸提10 min后,使用过滤装置4层纱布过滤绿茶液,制得绿茶茶汤,冷却后置于4℃下冷藏备用[3]。

(4)打柠檬汁。将去除外皮的柠檬剥除经络,放入沸水锅中烫1 min,钝化柠檬中的酶,防止氧化褐变;去除柠檬籽,将柠檬果肉切块后通过榨汁机榨出原汁,用200目纱布过滤2次冷藏备用。

(5)打荔枝汁。荔枝从淡盐水捞出控干,经榨汁机榨出原汁,用200目纱布过滤2次,冷藏备用。

(6)茶液澄清。β-环糊精作为包埋剂可以包埋茶液中的儿茶素类物质,有效抑制茶液中低温浑浊物的形成,添加量1.0%(W/V),温度为40℃,低温搅拌15 min。

(7)荔枝、柠檬汁澄清。分别用质量浓度为0.15,0.20 g/L的壳聚糖溶液澄清荔枝浆液和柠檬浆液。

(8)调配。将绿茶、荔枝汁、柠檬汁加入柠檬酸、CMC-Na按照试验设计的比例混合后,以转速4 000 r/min离心20 min。

(9)装罐。将过滤调配好的果茶加热到85℃,趁热将果茶灌装并密封。

(10)杀菌、冷却。于100℃下水浴15 min,然后在超高温瞬时杀菌机里操作,杀菌后将产品分别在75,45℃温水中逐步冷却。冷却到30℃即可。擦干净玻璃罐,检验试漏,贴上标签即为成品,同时完成相关卫生指标的检测。大肠菌群按照GB 4789.2—2016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4]测定。

1.3 单因素试验

1.3.1 绿茶、荔枝汁、柠檬汁添加量的选择

以添加量分别为白砂糖6%,CMC-Na 0.15%,柠檬酸0.06%调配果茶饮料时,依次改变绿茶、荔枝汁、柠檬汁的配比(30∶10∶5),(40∶15∶10),(50∶20∶15),(60∶25∶20),(70∶30∶25),研究绿茶、荔枝汁、柠檬汁添加量对果茶饮料的感官评分。

1.3.2 白砂糖添加量的选择

以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30∶10∶5),添加量分别为白砂糖6%,CMC-Na 0.15%,柠檬酸0.06%调配果茶饮料时,依次改变白砂糖添加量(3%,6%,9%,12%,15%),研究白砂糖添加量对果茶饮料的感官评分。

1.3.3 CMC-Na添加量的选择

以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30∶10∶5),添加量分别为白砂糖6%,柠檬酸0.06%调配果茶饮料时,依次改变CMC-Na添加量(0.05%,0.10%,0.15%,0.20%,0.25%),研究CMC-Na添加量对果茶饮料的感官评分。

1.3.4 柠檬酸添加量的选择

以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30∶10∶5),添加量分别为白砂糖6%,CMC-Na 0.15%调配果茶饮料时,依次改变柠檬酸添加量(0.02%,0.04%,0.06%,0.08%,0.10%),研究柠檬酸添加量对果茶饮料的感官评分。

1.4 正交试验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见表1。

表1 正交试验因素与水平设计

在荔枝柠檬果茶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影响果茶饮料感官评分的4个因素,即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白砂糖、CMC-Na、柠檬酸添加量进行L9(34)正交试验设计,对结果进行分析,以感官评分为指标,确定果茶的最佳配方。

1.5 感官评定

邀请10名品尝员对荔枝柠檬果茶进行感官评分:看、闻、尝,按表2的项目和标准进行评分。满分100分。

感官评价标准见表2。

表2 感官评价标准

2 结果与分析

2.1 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对果茶感官评价的影响

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对果茶感官评价的影响见表3。

表3 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对果茶感官评价的影响

由表3可知,当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为50∶20∶15时,果茶饮料的综合得分最高,为90分;当绿茶、荔枝汁、柠檬汁添加量比为40∶15∶10和60∶25∶20时,其色泽、口感、气味、组织状态也比较好。基于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对果茶饮料影响的综合考虑,在正交试验中选择荔枝柠檬果茶配比为40∶15∶10,50∶20∶15,60∶25∶20。

2.1.2 白砂糖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白砂糖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见表4。

表4 白砂糖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4可知,随着白砂糖添加量的增加,果茶的评分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白砂糖添加量为12%时,色泽和组织状态的评分最高;当白砂糖添加量为9%时,果茶的口感和气味评分较好。综合考虑白砂糖因素的影响,在正交试验中选择白砂糖添加量为6%,9%,12%。

2.1.3 CMC-Na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CMC-Na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见表5。

表5 CMC-Na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5可知,CMC-Na添加量对果茶感官评分影响呈现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当CMC-Na添加量为0.15%时,气味在5个添加量中为最好,综合评分最高,为89分;当CMC-Na添加量为0.10%和0.20%时,其组织状态比较好,综合得分相较于0.05%和0.25%的添加量要高。综合考虑CMC-Na对果茶的影响,在正交试验中选择CMC-Na添加量为0.10%,0.15%,0.20%。

2.1.4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见表6。

表6 柠檬酸添加量对果茶感官品质的影响

由表6可知,柠檬酸添加量对果茶感官评分的影响表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的趋势,柠檬酸添加量为0.06%~0.08%时,果茶有明显香气,口感酸爽;当柠檬酸低于0.04%时,口感偏甜;当柠檬酸添加量为0.08%时,综合评分最高,为85分。综合各因素考虑,在正交试验中选择柠檬酸添加量为0.06%,0.08%,0.10%。

2.2 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L9(34)分析见表7。

表7 正交试验L9(34)分析

由表7可知,4个因素中,影响荔枝柠檬果茶感官品质的主次顺序依次为D>B>C>A,即柠檬酸添加量>白砂糖添加量>CMC-Na添加量>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柠檬酸添加量对荔枝柠檬果茶的影响为最大,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对荔枝柠檬果茶的影响为最小。依据正交试验的K值,选出的最优组合为A2B3C1D2,即最优配方为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在最优配方下研制出的果茶感官评分为89分,大肠菌群为1.3 MPN/100 mL,符合GB 4789.2—2016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3 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得到荔枝柠檬果茶的最优配方为绿茶、荔枝汁、柠檬汁配比为40∶15∶10,白砂糖添加量12%,CMC-Na添加量0.10%,柠檬酸添加量0.04%,此时制备的果茶组织状态均匀、色泽微黄、口感顺滑,具有绿茶的茶香、柠檬的清香及荔枝特有的酸甜味,感官评分达89分,是一款新型果味茶饮料,预计有较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猜你喜欢
柠檬汁柠檬酸白砂糖
柠檬酸对鲤鱼生长性能的影响
好难吃的“糖”
透析机消毒液中柠檬酸检测方法的对比
一个柠檬,多种清洁功效
发酵法生产柠檬酸的研究进展
雪花蜡烛杯
喝柳橙汁预防肾结石
烤翅根
糖玻璃,用完之后就吃掉
柠檬汁在厨房中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