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应用研究

2021-02-11 10:05高迎进刘迪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口袋公园设计师

高迎进,刘迪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 300401)

口袋公园的规模较小、分散性强,广泛分布于城市的各个角落,是人们躲避城市喧嚣的绿洲。但我国部分城市口袋公园的设计较为粗放,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性差,无法满足市民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因此,对在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如何应用交互式表达进行研究,能够为设计师的具体实践提供参考,并引导设计师更新设计理念和思路,为提升我国城市口袋公园设计的质量尽绵薄之力。

一、人与空间的交互关系分析

(一)体验关系

人们在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停留、观赏、聆听,就会与空间产生交互关系,形成生理、心理、情感层面的体验。例如,公园中草木葱茏、花香四溢、流水潺潺、微风拂面,阳光轻柔地穿过树隙,耳畔有孩童的嬉笑声,人们在石子路上闲庭信步,内心往往会体验到平静和愉悦。在此过程中,人们的听觉、视觉、嗅觉与触觉得到满足,获得生理和心理层面的交互体验,而当人们的价值观念和思想认知与公园的总体布局、景观设施、文化气息相契合时,便能进一步引发情感层面的交互体验。

(二)参与关系

参与是引发交互体验的重要方式,当人们以“活动参与”或“角色参与”的方式与空间产生良性互动时,自然能获得更为深刻的体验感。例如,常见的田园采摘活动,就是让人们有机会参与田园生活,实实在在地体验劳动和丰收的喜悦,得到高品质的身心交互体验。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也应当为人们参与环境创设条件,一则使人与环境之间产生多维度的交互关系,二则提升空间的趣味性。例如,部分雕塑公园中建有可供参与的小品,雕塑被布置于小径的两侧,当行人通过时,原本安静的雕塑会向对面喷水,在行人的头顶形成流动的水面,使行人感到惊喜。

(三)交流关系

不同的空间环境设计会向人们释放不同的信息,人们会根据这些信息选择适当的言行举止,并遵从空间环境的引导,将注意力集中于某物,并在某处停留观赏。同时,空间中的各类要素常以对比、烘托、暗示与明示等方式影响人们的行为和体验,这些都属于人和环境之间的交流关系。例如,在历史博物馆中,人们会下意识地约束自己的行为、控制自己的声量,并自然生发出庄重肃穆之感。而在一些娱乐性的空间环境中,人们往往会体验到放松和畅快,在言行上也表现得更为活跃。需要注意的是,人与空间环境的交流具有双向性,当特定空间环境产生的“能量场”影响人们的言行举止与思想意识时,这种影响又会反作用于空间环境,强化空间环境的功能和特质。

二、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原则

(一)地域性原则

各个城市在自然生态、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民俗民风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正是基于这些独特的地域特征,才赋予一座城市别样的氛围和魅力。在设计城市口袋公园时,设计者应当秉持地域性原则,深入了解当地的地域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案,才能使公园设计与城市的韵味和风格相契合,在满足居民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同时,唤起居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展现出交互式设计的魅力。城市口袋公园具有规模小、分散性强的特点,在城市空间的各个角落灵活分布,与城市居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多元文化的冲击下,从居民的生活与情感需求出发设计口袋公园,力求实现人与自然、文化、城市的和谐共处,能使居民在城市中获得良好的归属感,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并有效延续和发展城市文化。

(二)艺术性原则

城市口袋公园是城市空间中的小型绿洲,在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应当散发出迷人的美感,使居民乐意徜徉其中,获得身心愉悦与放松。因此,在口袋公园设计的各个层面都应当坚持艺术性原则,例如空间布局、材料选择、植物布置等方面。一般来说,公园设计应当追求风格统一,并在和谐统一中寻求变化的韵律美,避免人们出现审美疲劳。例如,设计师可根据城市的地域特色,将我国传统的审美理念与现代化审美趋势相融合,使口袋公园呈现出统一与对比、均衡与对称之美,并合理利用现代设计材料和方法,增添公园设计中的光影、透明度与肌理等,同时结合不同的植物布局,使公园设计呈现出一定的意境美、气势美与均衡美。

(三)人性化原则

城市口袋公园的规模较小,主要服务于公园周边的居民,在公园设计之初,设计者就应当深入了解居民对公园的期待和需求,并对居民的意愿进行整合分析,精准定位口袋公园的功能、主题与氛围,并合理确定公园的空间布局、植物配置与景观设施,使公园有限的面积发挥最大的效用,与当地居民达到知觉、情感与行为层面的深度交互,真正体现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优势。由此可见,口袋公园设计应当秉持人性化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设计者也可邀请当地居民参与工作,鼓励居民勇敢表达对公园的想法和需求,并积极参与到公园的建设中。总之,设计者应当采取以用户为中心和用户参与式的设计理念,使公园的设计过程和最终方案都更加人性化。

三、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方法

(一)知觉交互设计

人们通过自己的触觉、视觉、听觉与嗅觉和空间环境产生最直接的知觉交互,进而引发相应的心理和情感体验,并作出适当的行为反应。随着多元化设计理念的兴起,城市口袋公园设计中交互式表达的方式也更为灵活,设计师可通过灵活配置植物、水体、道路与服务设施,全面唤醒和引导人们的感官体验,使人们的体验感具有一定的节奏性和层次性,进而引发人们深度的情感共鸣。

以知名的佩雷公园(Paley Park)为例,其面积仅为390平方米,但却完美诠释了交互式的设计理念,公园临街的一面为开放式入口,其余三面环墙,与入口正对的墙面为水幕墙瀑布,流水声清脆悦耳,阻隔了街道的喧嚣,剩余两面墙覆盖着藤本植物,中央是间距3.7米的皂荚树组成的“树阵广场”,树底设有小型花坛,两侧分别放置白色的藤蔓桌椅,供人们休息放松。

夜晚时分,水幕墙瀑布亮起灯光,为公园增添了一份诗意和神秘。佩雷公园春夏季节鸟语花香、凉风习习,而秋天金黄色的树叶悄然落下,引人沉思,其面积虽小,却充分展现了交互式表达的艺术,使人们的感官体验相互交融,感受到身心愉悦,并获得美的享受。

总之,设计师在应用交互式表达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环境,合理布置静态和动态的景观设施,使人们与空间环境之间产生丰富的知觉交互,引发人们良好的身心与情感体验。

(二)行为交互设计

人们在公园中的行为可分为静态和动态两种,前者主要包括静坐休息和聆听,后者主要指娱乐活动和散步。为满足人们静坐和聆听的需求,设计者应当科学规划公园结构,并注重座椅设计和布置的舒适度与合理性,让人们在游玩中得到适当的休息,同时引导人们展开交谈。与静坐和交谈相比,聆听是更深度的感官享受,大多数居民整日穿梭于繁忙的都市,很向往暂时脱离喧嚣、聆听大自然的声音。因此,设计者应当善于利用地形落差,营造适宜的水体景观,并合理搭配植物,吸引鸟雀和昆虫,丰富的自然之声可以有效掩盖城市的喧嚣,当人们身处其间安静聆听,必然能体验到愉悦和放松。在西雅图高速公路人工水景的设计中,设计师劳伦斯·哈普林(Lawrence Harpring)就充分利用地形优势,设计了富有韵味的水景,周围绿树环绕,人们可安坐于石质台阶上聆听大自然的声音。

为满足人们娱乐、散步等动态活动的需求,设计师应当合理布置公园道路,为避免刻板僵硬的道路设计,可利用不同路线组成公园的交通网,这些路线应当具有节奏性和引导性,连接公园中的各类景观,使人们在闲庭信步中感受景观的变化。我国诸多古典园林的设计都讲求“曲径通幽”的意境美,设计师在设计城市口袋公园时也可加以借鉴。但由于口袋公园的面积有限,设计师应当结合空间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规划公园道路,与公园中的景观相呼应,提升空间环境的趣味性和丰富性,使人们在漫步时能获得更为多样和生动的体验。以伯奈特口袋公园为例,彼得·沃克(Peter Walker)在公园中心设计了灵动的网状路线,整体呈矩形,使道路与草坪、种植坛融为一体,极大地丰富了景观空间,也满足了人们漫步的需求。

口袋公园主要服务于周边市民,针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应当设计相应的娱乐设施。例如,为老人设计棋牌桌椅,为青少年设计球类运动场,为幼儿设计秋千、滑梯等游戏设施。健身区应当独立存在,配置适宜的健身器材,为所有人群服务。

在城市口袋公园的交互式表达中,也应当注重互动空间的营造,包括人与设施、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前者可通过合理配置服务和娱乐设施实现,如秋千、跷跷板以及智能感应设施,后者则需要设计师营造适宜的交谈环境,使人们置身于特定的情境和氛围中,乐意敞开心扉彼此交谈。例如,佩雷公园墙面彩绘前的小广场就是供人们休憩交谈的场所。

(三)情感交互设计

城市口袋公园面积虽小,却与城市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公园设计应当追求情景交融,最大限度地唤起人们的情感体验,实现情感交互的设计目的。一般来说,情感层面的交互式表达旨在营造特定的情景氛围,并将人们带入其中,使人们产生深度的沉浸感与情感共鸣,具有人文关怀的特征。很多设计师都会将故事性融入口袋公园的设计中,通过景观主题的叙事,逐渐带领人们进入特定的场景,使人们对主题进行自主体验和思考。单线索式是最常见的主题表达模式,以丹·凯利(Dan Kelly)花园为例,利用树木营造出一条明确的路线,人们在前行的过程中,会逐渐将视线定格于亨利·摩尔的雕像,由于空间环境仍具有足够的开放性,叙事过程并不会显得刻板僵硬,而是自然舒缓、娓娓道来,更容易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实现情感层面交互式表达的最佳途径是在设计中融入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民情,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进而实现人与空间环境的情感交互。在城市形象符号化的背景下,设计师可从城市的地形地貌、历史文化、宗教信仰和风俗民情中提取相应的符号,并将其融入口袋公园的设计中,有效唤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以日本菊池系列口袋公园(橫町口袋公园)为例,设计师从传统建筑中汲取灵感,提炼出“竹子”的符号,创新出曲线型的公园设施,与公园的景观主题“流动”相契合,使整体的空间环境更具层次感,也激发了当地居民的认同感,带领人们深入感知流动之美,进而产生平静愉悦的情感体验。

四、结语

口袋公园是城市居民的重要休闲场所,其设计水平与人们的生活品质息息相关。为充分发挥城市口袋公园的积极作用,设计师应当注重公园设计中的交互式表达,秉持地域性、人性化与艺术化的原则,合理把握人与空间环境的交互关系,科学规划公园的整体结构、景观配置、道路交通等要素,从知觉、行为与情感的层面实现交互设计,进而引发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获得轻松愉悦、平静释然的身心体验以及美的享受。

猜你喜欢
口袋公园设计师
小小设计师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设计师访谈
浪漫口袋
在公园里玩
神秘烟口袋
借口袋
设计师的存在
会喝酒的大口袋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