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大肠相关名词考

2021-02-12 00:52杨美霞郑红斌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汗孔医家黄帝内经

杨美霞, 何 怡, 郑红斌△

(1.金华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金华 321000;2.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 310053)

1 回肠

《黄帝内经》一书中论及“回肠”者共七处。考相关条文可知,对于回肠的内涵,《黄帝内经》中未作出明确的说明和界定。有单独称回肠者,也有回肠与大肠、小肠分称者,各不相同。后世医家对此也是众说纷纭,不甚明晰。笔者查考相关医学书籍,将搜罗到的各种观点罗列于下:①回肠即大肠,如隋·杨上善分别于《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二·营气》《黄帝内经太素·卷第十三·身度》等多个篇章中提到“回肠,大肠也”[2]的观点;②回肠在小肠的下段,上接空肠,下连大肠,诸如《内经选读》[3]《内经讲义》[4];③相当于解剖学的回肠和结肠上端,诸如《中医大辞典》[5]《灵枢经语释》[6]。

诸如此类,不胜枚举,使后学之辈在阅读和研习过程中迷惑不解,无所适从。为此,笔者查考了各个朝代较为经典的相关注本及医学典籍,得出以下结论:《黄帝内经》虽然记载了大肠和回肠两个名词,但两者名称虽异但所指则同。这是因为《黄帝内经》既非一时之作,亦非出自一人之手,不同的医家着眼于回肠(大肠)的不同特点进行命名,故而出现同物异名的情况。

此处必须说明的是,目前中医学术界普遍将《黄帝内经》的大肠等同于现代解剖学所定义的大肠,即大肠包括结肠和直肠,譬如《中医大辞典》:“(大肠)六腑之一。上接阑门,与小肠相通,下连肛门(包括结肠和直肠)。[5]111”事实上,《黄帝内经》的大肠和现代解剖学中的大肠是两个不能等同的概念。同样地,《黄帝内经》的回肠与现代实体解剖学所指的回肠也是2个迥然不同的概念。前述《内经选读》和《内经讲义》对回肠的注解就是犯了对不同环境背景下产生的同一词语不加区分的错误。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则主要归咎于开端于明末清初的西学东渐。明末清初,随着传教士的到来,西方医学开始敲击中国的大门。尤其是晚清时期,西方医学大规模输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医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大行其道的西方医学迫使诸多从事传统医学的医生也不得不被动接受其影响,同时输入中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2种知识体系,势必会造成学习者对名同而义异的词语难以区分,甚至直接不予区分的情形。如果能明确这个问题,就可以较好地解释为什么近现代出版的诸多中国传统医学书籍中会出现那么多概念混淆的问题了。

2 广肠

笔者查考了各个朝代的相关注本及医学典籍,得出以下结论:《黄帝内经》所谓的广肠和肛、直肠应该是异名而同物。广肠大致相当于现代解剖学所谓的乙状结肠、直肠、肛管的总和。

3 肛

4.1 文字考证

4.2 医理解析

若从医理论,则可从“溲便”入手。“溲便”一词,《黄帝内经》共出现3次,除《灵枢·淫邪发梦第四十三》外,还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少阴在泉,客胜则腰痛……溲便变”,以及《灵枢·口问第二十八》:“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肠为之苦鸣”。此处,笔者从“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入手来考证“溲便”的内涵。清·王学权《重庆堂随笔》:“若经言变者,非云小溲黄赤也,统指二便异于常时也。小溲或不禁,或淋漓短少频数,或清而多,大便或滑泄,或燥结:皆异于平日之调和,故谓之变。[12]”清代叶桂《景岳全书发挥·卷三·痢疾》亦云:“溲便为之变者,大小便俱在内”[13],诸如此类,不可枚举。由此可见,“溲便”应该包括二便,不仅仅独指小便。

5 魄门

《黄帝内经》一书中“魄门”仅且只出现1次,即《素问·五脏别论篇》所载:“魄门亦为五藏使,水谷不得久藏。”王冰首注云:“谓肛之门。”自此,历代医家对魄门即是肛门的说法基本上不存在异议。

至于肛门为何又被称之为“魄门”,纵观历代医家的注解主要分为两类。其一,肛门位于大肠下端,肺与大肠相表里,肺藏魄,所以将肛门称之为“魄门”。如明·张介宾《类经·四卷·藏象类》言:“魄门,肛门也。大肠与肺为表里,肺藏魄而主气,肛门失守则气陷而神去,故曰魄门”[9];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然魄门者,肛门也。肺藏魄,肛门上通于大肠,大肠与肺为表里,故亦可称之曰魄门。[15]”其二,从肛门作为排泄糟粕之门户的生理功能而言,“魄”与“粕”相通,这一见解自古皆有。《庄子·天道篇》有:“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是为明证。诚如日本著名汉医学家丹波元简在其所著《素问识》一书中所言:“魄,粕通。《庄子天道篇》古人之糟魄已夫。《音义》司马云:烂食曰魄。一云:糟烂为魄。本又作粕。盖肛门传送糟粕。故名魄门。[17]”笔者认为以上两类观点皆有其合理性,前者的注解体现了古代医家注重整体观的思维模式,后者的观点则体现了中医对于脏腑器官命名从生理功能出发的原则。《黄帝内经》命名魄门之义或可兼而有之,然联系上下文之“独为五脏主”推断,则尤以后者“粕门”为胜。

前已述及,《黄帝内经》“魄门”即“肛之门”,“肛”前文已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探讨。《黄帝内经》的“肛”与现代解剖学所指的肛管并不是一回事,《黄帝内经》的“肛”包括现代解剖学中的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三部分解剖结构。也就是说,魄门的内涵应该是包含现代解剖学中的肛管、直肠和乙状结肠三部分结构的总称。

6 鬼门

“鬼门”一词,《黄帝内经》也仅一见,出自《素问·汤液醪醴论篇》原文谓:“帝曰:其有不从毫毛而生,五脏阳以竭也……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对于“开鬼门”具体所指,唐·王冰注云:“开鬼门,是启玄府遣气也。[14]”王冰认为鬼门系指汗空(孔)或称玄府,而开鬼门即发汗。后世医家多宗之,如明·吴崑注:“腠理谓之鬼门……开鬼门,发汗也。[18]”清代医学大家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亦谓:“鬼门,毛孔也。开鬼门,发表汗也……鬼门开则肺窍通而水津布,所谓外窍开则里窍通,上窍通则下窍泄矣。[16]”然为何将“鬼门”释为“汗孔”的解说却多显牵强,缺乏有力论据,难免有附说之嫌。如明·张介宾于《类经》一书中写道:“鬼门,汗空也。肺主皮毛,其藏魄,阴之属也,故曰鬼门”[9]321;《中医大辞典·基础理论分册》谓:“鬼门,汗毛孔。鬼,古通魄,肺藏魄,肺气通于皮毛,汗从皮毛而出,称魄汗,汗毛孔则称为鬼门;发汗法称开鬼门。[5]25”此论漏洞有二:其一,根据笔者所查考资料显示,鬼和魄非通假关系;其二,根据正常的逻辑思维方式,从肺藏魄和魄汗推断出的应该是汗孔或可称为魄门,而不应该是汗孔可称为鬼门,这是不符合一般人逻辑思维方式的。且查考《黄帝内经》全书发现,《黄帝内经》对汗孔已有“玄府”“气门”等称谓,而除此处外未见它处有“鬼门”一词,将“鬼门”释为“汗孔”一说更是无从谈起。同时,检索相近时代的其他文献亦未见有此说法。

6.1 文字考证

我国当代著名医史文献学家郭霭春在其编著的《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释》一书中曾提出:“按‘鬼’疑‘魄’之坏字。本书《生气通天论》:‘魄汗未尽。’因此汗孔亦称魄门。但此与本书《五藏别论》内所称之‘魄门’不同,彼指糟粕之门。[19]”此处,他虽然指出“鬼”乃“魄”之坏字,但仍将其释为汗孔。《黄帝内经》成书年代久远,而“鬼”与“魄”两字体相近,在传抄传刻过程中出现错讹实在难免。更有甚者,传抄传刻者拘泥于张仲景所言之“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之上肿,当发汗乃愈”。又考虑到“魄门”已有其特殊内涵,遂将“魄门”径自改为“鬼门”也未可知。诚如清代语言学家王念孙在其《读书杂志》一书中提出“误例凡六十二事”,其归纳了62条常见的文字出错规律,其中便包括誊抄误写、后人妄改2条。中国版协校对研究委员会在其发表的“掌握出版物文字出错的规律”一文中也曾指出:“形似字容易混淆致误”并将其列于首条。既然“鬼”乃“魄”之坏字,那么此处之“鬼门”当为“魄门”。然而如前所述,“魄门”一词在《黄帝内经》中被释为“肛之门”,也就是说根据以上推论,“开鬼门”应解释为通下逐水更为贴切。

6.2 医理解析

从医理论,就汗法治疗水肿的应用范围来看,主要是用于风水、皮水。如清代陈修园《时方妙用》云:“风水由于外邪,法宜发汗,皮水者,外邪已去经而入皮……然水在于皮,亦必从汗以泄之也。[20]”抑或头面肿胀较著者,诚如《金匮要略》所言:“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21]”抑或水肿兼有表证,如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脉浮苔薄者,如明·张介宾《景岳全书》谓:“凡外感毒风,邪留肤腠,则亦能忽然浮肿……然其来必速,其证则必有脉紧及头疼骨痛等证……先宜解散其邪。[22]”也就是说,汗法一般不用于治疗“五脏阳以竭”所致的水肿。

根据“津液充廓,其魄独居……形不可与衣相保,此四极急而动中”,可以知此乃高度水肿。从临床实际出发,高度水肿的患者用一般治法往往收效甚微,包括发汗利水、温补脾肾之类。同时,鉴于“急则治其标”的治疗原则,适当地运用泻下逐水法是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如张介宾治水治肿注重温阳补肾、以奋气化的同时,亦相当推崇“古法”治肿,大剂攻逐,导水浚利,以泄壅滞。其在《景岳全书·卷之二十二·肿胀》云:“古法治肿,大都不用补剂,而多用去水等药,微则分利,甚则推逐,如五苓散、五淋散、五皮散、导水茯苓汤之类,皆所以利水也;如舟车神佑丸、浚川散、禹功散、十枣汤之类,皆所以逐水也……但察其果系实邪,则此等治法,诚不可废,但必须审证的确,用当详慎也。[22]398-399”也就是说,张介宾认为只要“果系实邪”“审证的确”,那么泻下逐水法也不愧为一种治疗水肿的妙法而“诚不可废”。

基于文字考证和医理解析两个方面,此处之“鬼”乃“魄”之坏字,“鬼门”当为“魄门”,“开鬼门”则应释为泻下逐水,如此更契合整段文字所阐述的医理,对临证也更具指导价值。

猜你喜欢
汗孔医家黄帝内经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手指表皮汗孔大小分布特性研究
Screening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ood stasis constitution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表皮更替时间内指纹汗孔大小变化规律
Network Biological Modeling:A Novel Approach to Interpret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of Exterior-Interior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ung and Large Intestin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the Meridian System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基于嵌入式GPU的汗孔识别算法并行设计*
新安医家吴楚《吴氏医验录》补中益气法辨治特色
汗孔特征的观察与识别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