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提升的四重向度
——以“易班”平台为例

2021-02-13 11:28李金平
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易班话语辅导员

李金平 何 潇

(1.成都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130;2.西南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四川·成都 611756)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学生教育工作也呈现出信息化、网络化的特点,在一定意义上掌握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也就赢得了青年教育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就明确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特别是广大“95”后、“00”后大学生作为“网络原住民”,其获取信息和表达自我意识的主要渠道是网络媒介。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抓住网络话语权,巩固网络意识形态阵地的重要性。因此,高校辅导员首先应清楚地认识到提升自身网络话语能力的重要性,把提升自身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能力作为一项长期的重要的政治任务来真抓实干。其次,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沟通交流的重要主体,承担着学生思想引导和教育的重任,提升自我网络话语魅力,与学生建立良好的网络交流互动,是其适应网络化时代学生的新特点,改进工作方式的应变之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三全育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化挑战为机遇,将其转化为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大优势。再者,“易班”平台作为教育部推进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在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提升辅导员的话语能力,就是充分利用“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提升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应然之策。

一、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海量信息和各种社会思潮交汇于网络空间,信息传播的裂变与去中心化,各类意识形态渗透,网络舆论引导的复杂性加剧。这些显著的特征都深刻地影响着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也加剧了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而一直以来,“由于教育者在现实生活中的话语霸权、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远离大学生的生活世界等因素,不仅造成教育者与大学生之间交流互动的‘失语’状态,而且致使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式微已成为不争的事实。”[2]此外,由于高校辅导员对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认识不到位,单纯地把网络平台作为信息传达的工具。当前,在“易班”共建高校的调查和交流中发现,高校易班学生用户大多为大一、大二学生,占比超过80%,大三、大四学生用户相对较少;学生用户使用易班频率和满意程度需要进一步提升;易班平台的教育教学功能很多,但发挥程度不太理想,易班优课等网络教育模式未能很好开发利用,需要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总体来说,辅导员基于“易班”平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青年学生思想引领的能力尚显不足,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辅导员通过网络话语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思想状况的能力不强。互联网时代,学生更愿意将自己的思想通过网络媒介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学习、情感等涉及学生的众多方面都或多或少在网络空间中有所展现。换言之,互联网时代,网络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说赢得网络平台,就赢得学生意识形态教育的话语权。而高校辅导员在利用“易班”平台时,通常将其视为信息传达的工具,少有利用这一网络互动社区与学生交流互动,加之受传统的学生与辅导员关系的影响,辅导员与学生交流之间形成了一定的身份屏障。当然,“辅导员本身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具有主导作用,不能构建完全平等的关系也很正常,但在网络互动中为了交流的顺利,却必须让学生感受到彼此间的平等性。”[3]因而,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亲和力,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就尤为重要。基于此,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深入学生,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话语范式需要创新。互联网时代,网络空间交流的平等性、开放性、互动性增强,但网络也成为各种社会观念、价值取向和各种思潮的汇聚之地,学生在享受便捷服务时,也容易受网络上各种思潮的影响,网络话语语境更为复杂,这对辅导员网络思想舆论引领提出了更为严酷的挑战和考验。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视频、图文、H5等新的话语方式被广泛运用,短视频平台、微信公众号等春笋般出现,传统的文字语言话语传播方式难以吸引学生的关注。面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空间,高校辅导员的话语形式已经难以行之有效地引导学生,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急需提升。这就要求辅导员,一是提升自身思想理论素养,丰富话语内容,直面学生出现的各种思想问题,用既有理论的深度、思想的高度,还有情感的深度的话语内容赢得学生。二是改变传统的说教式话语方式,善于转变教育思想、接受新鲜事物,“善于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来开展教育活动,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法和他们沟通、相处、互动,真正做到成为大学生的良师益友。”[4]

第三,高校辅导员利用“易班”平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动力不足。集中表现为,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学生对平台内容供给的高要求,与辅导员的网络媒介素养和话语生成供给不足之间矛盾凸显。根据对四川省“易班”共建高校抽样调查的数据表明,超过40%的学生认为,辅导员利用“易班”平台开展思想引领的能力和育人效果一般,他们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话语能力明显不足。但由于高校辅导员繁重的行政工作,难以有机会提升自我工作素养,缺乏利用媒体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意识和较高的网络新媒体工作素养,这在不断发展的新媒体时代,就使得高校辅导员难以更好地利用“易班”平台进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建设,使“易班”网络平台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构建缺乏主体内生动力,“易班”平台“人去楼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亟待提升。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语境、话语交往、话语内容、话语形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话语范式需要创新,以跟上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因此,高校辅导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思想理论素养,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范式,切实利用高校“易班”网络平台话语语境的优势、丰富的话语传播方式,主动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构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体系。

二、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的要求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与意识形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弘扬主流意识形态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因此,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地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意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与力量。高校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就必须提高自身理论素养,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用渊博的学识、深厚的情怀赢得学生,引领学生。

(一)以坚定的信仰引领学生

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灵魂。引导学生培育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而只有高校辅导员自己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才能使马克思主义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只有首先在思政课教师心中扎下根,才能在学生心中开花结果。”[5]因此,高校辅导员应提升话语定力,把政治定力摆在首位,旗帜鲜明讲政治,形成具有新时代新特点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体系,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

(二)以深厚的理论赢得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不等同于简单的思想宣传,而是要回应学生的各种问题,特别是有关思想、意识形态层面的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用彻底的、透彻的理论分析回应学生之问,以深刻的思想理论功底把问题讲透彻、讲明白,以此说服学生。特别是受互联网各种思潮的影响,学生对一些有关当前国内与国际的政治意识形态问题认识不清,这就需要高校辅导员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在学生不断追问“为什么”的过程中能够用深厚的理论将问题讲透彻、讲明白,在批判错误思想的过程中,在讲清楚国内国际复杂形势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明辨是与非、善与恶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总之,在网络平台复杂多元的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辅导员的教育理路应建立在理论的深度、历史的厚度、情感的温度的基础上,彻底说服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

(三)以广阔的视野吸引学生

在实际工作中,辅导员不仅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任,还承担着有关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日常管理工作。这就对辅导员个人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辅导员需要具备一专多能的素养,能够回应学生的各类问题。这就需要辅导员有广阔的视野,既能回应学生的思想理论问题,进行思想引导教育,又能回应学生在现实的学习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引导学生走好脚下的路。网络的发展带来了信息的海量化,而学生对信息的辨别能力还有待提高,这需要辅导员有广阔的视野,能够对各种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和辨别的基础,在学生提出疑惑的时候给予透彻的解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平台的各种信息,同时又能利用好“易班”平台,推送针对学生的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的有实用性的内容。只有这样的教育引导才有情感的温度、理论的深度、思想的高度,才能让学生听其师,信其道。

(四)以浓烈的情怀感染学生

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力军,是引导学生立德成才的重要教育主体,只有打动学生,才能引导学生,只有真情才能感染学生,有情怀才能影响学生。首先,辅导员要有浓烈的教书育人情怀。学高为师,行为世范,辅导员的言行对学生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辅导员要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干好一行,用对工作的兢兢业业态度、严格的自我约束力和高尚的人格吸引学生、感染学生。更为关键的是辅导员应有浓烈的家国情怀。教育就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培养学生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目标。只有自己真信才有真情,有真情才能感染学生;只有辅导员自身有浓烈的家国情怀,才能讲出赤诚的爱国心、家国情,才能用深沉的情感感染学生。总之,在利用“易班”平台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的过程中,需要辅导员有浓烈的教书育人情怀和强烈的家国情怀,以此提升话语的温度,深刻地感染学生。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话语能力的四个向度

高校辅导员基于“易班”平台提升网络话语能力应紧紧围绕增强话语的吸引力、说服力、亲和力、感染力四个向度下功夫。

(一)提升话语议题设置能力,增强话语吸引力

网络话语议题生成能力是影响辅导员话语能力素养的首要因素,因此提升辅导员话语能力首要关键就是提升辅导员的网络话语议题的设置能力。话语的议题设置决定了整个话语体系能否达有实效性。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议题主要指“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话语主体有意识、有目的地将某一或某些重要问题纳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议事日程,设置为一定时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关注、讨论和推动解决的主要问题的话语主题。”[6]因此,“易班”平台的话语议题设置首先要聚焦学生的疑问,为学生答疑解惑。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有效地利用“易班”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在多元化、海量化的网络信息中筛选出学生关注的话题,通过科学的设置议题,回应学生的疑惑,纠正学生错误的认识,传播主流意识形态,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辅导员还要科学设置正面话题,进行正面引导,通过设置同学们感兴趣的时政热点,进行深入解剖,把理论讲透,把思想讲深切,以此引导学生。在此过程辅导员可利用“易班”平台的网络教学功能,通过其网络教学平台话题讨论功能,设置时政讨论话题,辅导员进行形势政策的解读。再次,议题的设置要聚焦学生关心的现实问题,以现实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学生面对的各类问题纷繁复杂,在设置议题的时候就要抓住问题的本质,透过现象深入分析事物的本质,提炼出既与同学们息息相关的,又具有深度的可讨论的话题。

(二)提升话语内容生成能力,增强话语说服力

互联网时代话语内容丰富,迭代更替速度加快,内容为王已成为网络话语权构建的共识。构建高校网络话语体系,就需要提升辅导员的网络话语内容生成能力,以内容为核心,构筑高校网络思想政治的主阵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7]以内容优势赢得学生就需要辅导员有深厚的理论思想素养,能把晦涩难懂的理论问题领悟透彻,并在此基础上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大众语言,此外还能够讲好故事,特别是通过与学生有所关联的故事,通过故事增强话语内容的温度,通过故事提炼出话语的思想性,基于此形成情理交融的话语内容。其次,辅导员应能够“从网络中来,到网络中去”,积极吸收网络话语资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就要内生于网络之中,网络话语是网民共同力量的结果,具有更容易被网民接受的特点。而作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对网络话语的可接受度更高,因此提升网络话语生成能力可以吸收网络话语资源,将其转变为自身的话语内容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提升话语内容的说服力。

(三)提升话语表达创新能力,增强话语亲和力

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相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传播主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善于运用多种话语表达方式,要将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有效融合,又能根据不同的话语内容,选择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话语表达方式。例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之后,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就利用图解的方式传递公报的内容,将十九届五中全会的内容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传递给公众。这样的传播方式既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又提升了话语内容的亲和力,提升了公众的可接受程度。相比于传统的文字话语表达形式,学生更愿意接受图片、视频等话语表达方式,因此,创新话语表达方式归根结底就是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方式。学生对视频、漫画、H5等新颖的传播方式感兴趣,那就将文字内容转化为学生喜闻乐见的大众化、生活化、网络化的形式进行传播,增进话语的亲和力。目前,高校“易班”平台主要运用的话语传播方式是传统的文字表达方式,这也是话语吸引力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辅导员可以利用视频、动漫、图文集、三行诗等形式创新“易班”平台话语表达方式,以此吸引学生真正融入“易班”平台的话语语境之中,提升网络宣讲教育的实效性。

(四)提升话语情感融入能力,增强话语感染力

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还是做人的工作,人与人之间“感人心莫过于情”,只有真情才能融入真心,才能让学生真心、真行。因此,辅导员话语体系的情感融入就显得格外重要,需要提升辅导员的话语情感融入能力,用“情理交融”的话语感染学生。话语内容要具备深厚的情感感染力,首要原则就是坚持“以生为本”,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及时与学生沟通思想感情,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状况,用通俗化、生活化的平凡话语打动人,以真挚的情感感化人。其次,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建立无心理距离的关系,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换位思考,从学生的心理行为与接收规律出发,理解和尊重学生,设身处地、了解对方的处境和心情,并针对遇到的思想情感问题急需帮助之时,能够主动给予关怀和帮助。这就需要辅导员能够有效利用“易班”网络平台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给予有效的解决。此外,辅导员要能够利用资源优化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语境的能力,通过优化语境,营造情感渲染的氛围,让学生引起情感的共振,以情感的交流达到情感的渲染,用真情感动真情,用真心感动真心。总之,通过提升辅导员的话语情感融入能力,能使整个话语体系更有温度,使整个话语体系以情感人、以情育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结 语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无时不网、无处不网”已成为“网络原住民”的大学生生活常态,因此,充分发挥“易班”网络平台的育人功能,最基础的工作是提高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话语能力,从而能够在高校“易班”平台主动作为,建设高校“易班”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主阵地。基于此,依托“易班”网络平台提升高校辅导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能力,就是辅导员能够以坚定的政治信仰提升网络话语的思想性,通过科学的议题设置,吸引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学识充实话语内容,提升内容生成能力,走近学生;以探索创新网络话语的表达方式,增强亲和力,融入学生;以优化网络话语语境,营造浓烈的情感氛围,感染学生。以此四重向度助力高校构建网络思想政治话语体系,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易班话语辅导员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浅议易班在高校共青团改革中的作用
高校易班平台建设现状调研*
——以嘉应学院为例
高等学校易班平台推广建设探析
辅导员应用“易班”开展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