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当的导入 催生初中生物思维能力的生成

2021-02-13 13:47王从棒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正方反方课本

王从棒

(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初级中学 222345)

生物学是一门与学生的情感、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导入如果能与他们的体验.生活相对接,就能激发他们的兴趣,进而使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学习中去.但事实上初中生物的教学往往会忽视导入的环节,学生会直接接触课本,直接接触课本所要阐述的认知,尽管在表面上节省了时间,让他们进入学习的主题,其实却让他们的思维缺少过渡的地带,造成新旧认知对接的困难,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时候变得紧张.过度的紧张不利于素养的生成,也不利于课堂往好的方向发展,更不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精当的导入也势在必行,也是学生对趣学生物的一种愿景.

一、在问题中导入,让思维进入课堂

对一堂课来说,开头总显得重要,因此教师在上课伊始就要注重开头的精当.精当在于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能引起他们的思考.如果教师的导入从问题开始,就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到一定的区域,进而让他们对相关的内容进行思考.问题的导入要注意方式,首先要从简单的问题入手,让学生的思维有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其次问题的呈现要尽量多样,不要单调.可以将问题呈现在画面里、情境里、声音里,让问题变得可亲.最后,问题的导入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开始,让他们更乐于参与.以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20章,“动物的发育”为例,教师先展示一些鸟的图片,让学生说出鸟的名字来.这些鸟都是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或者听说过的种类,但他们不一定能说出他们的名字来,这样的导入学生的兴致一下子就上来了.接着教师播放一些鸟的声音,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鸟.问题进一步深入,学生对鸟的认识也在深入.接着教师问学生最喜欢什么鸟,明显地教师的提问一方面在催生学生的思维,另外一方面又在对接他们的精神领域,让学生的情感与具体的教学环节对接起来.教师再问,为什么会喜欢这样的鸟.比如燕子,学生会说它是益鸟;比如喜鹊,学生或说,它的到来代表有喜事;比如戴胜,学生会说,它长得好看.思维与情感交错着发展,问题的导入,让课堂灵动起来.当然这些问题的铺垫,是为了教师最后的引入.教师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鸟,这是因为这一切都离不开鸟的生殖和发育.显然,教师一步步地以问题为基线,将重要的话题引发出来,也让学生以这些问题为原点,开启新的与鸟的生殖和发育有关的思考.

二、在实验中导入,让思维充分体验

对生物学来说,有许多的现象、原理、概念直接让学生去背诵,学生是很难理解的;即使理解了,也很难被他们用起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植入实验,让学生多一份直观的认识,多一份触手可及的体验.对实验来说,课本上有的,教师要充分地展示给学生看;课本上没有的,教师也要尽可能地创设出来,满足学生动手操作的需求.因此教师在导入的时候就可以从实验开始,让学生尽早地进入生物学习的模式.导入的实验,与正常的课本实验不一样,它的主要特征是短小、有趣,旨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同样导入的实验要让学生有参与操作的可能,让他们与要涉及的课题有更多元的体验,当然也要有更多思考的空间.导入的实验,往往是开放性的,它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窗口,让他们通过实验,感知不一样的生物世界.还以“动物的发育”为例,在实验导入前,教师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胚胎发育所需要的氧气从哪里来.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问题,旨在让他们异想天开地去随意地想象.对学习生物而言,需要学生有一个肆意想象的机会.随着对这个问题想象的深入,学生将这个问题转化为,如何证明蛋壳有气孔.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教师想通过实验证明给学生的一个生物现象.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鸡蛋,这是实验中的相关实物.学生先看一看、摸一摸,再用放大镜观看,他们想通过这些方式能看到蛋壳有气孔.学生的猜想在继续,偶然地,他们将鸡蛋放到了水里,看到了有气泡冒出来.大多学生都进行这样的实验操作,也多看到这样的实验现象.明显地,这个实验的引入,让学生直接进入了本节课的内核问题,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三、在思辨中导入,让思维不断深化

导入对初中生物而言,就是让学生更好地与所学习的认知进行对接,进而更好地生成能力.思维也要在导入中得到深化的机会,进而让思维能有计划地、连续地得到发展.深化思维的有效方式就是让学生去思辨,对学生来说,思辨就是学生不断质疑的过程,他们不断地与课本、认知、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在导入的过程中就进行思辨,能让学生的思维不断地深耕.还以这节课为例,教师先是播放一些与家蚕有关的视频,从芝麻大的卵开始再到做茧、成蛹结束.在观看之后,教师让学生说出家蚕的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即从卵、幼虫、蛹、成虫的四个时期.接着教师引入这样的思辨话题:“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话对吗.正方认为对的,反方认为不对.辩论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引入与变态发育相关的内容中.对于变态发育这一话题来说,学生很难对相关的认知感兴趣,教师首先要激发他们思维的参与,进而让他们投入其中.正方认为,这是歌颂的一种奉献精神,不会有错.反方认为,从刚才的视频可以看出来,蚕虽然吐完丝,但没有死亡,我们看到的是可以扭动的蛹.正方说,这句诗难道要改成,春蚕啊,你没有死;你成了蛹.但反方说,可改为“春蚕化蛹丝方尽”.这样的导入让学生的思维得到长足的训练,也让他们对相关话题的认识更深刻.

总之,导入要对接学生的学情,又要对接学生的兴趣,更要对接他们的情感.精当的导入可以说是一堂好课成功的一半,因此教师要创设精当的导入,以让学生的思维能进入到新课创设的气息中去.

猜你喜欢
正方反方课本
有力的反驳
寻找缺失的一角
我的机器人在哪里
辩论会的启发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减肥秘方
一次精彩的辩论会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