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实验为载体促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2021-02-13 13:47庄丽萍
数理化解题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课外趣味性化学

庄丽萍

(福建省晋江市实验中学 362200)

实验教育本身属于理论结合实践的教学方式,其对于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具有比较突出的培养作用,可以有效提高整体实验教育综合效果,同时优化课堂教学的环节与细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实验教学的核心放在学生的兴趣、思维等方面,促使学生可以自主的学习并独立性的思考,同时鼓励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各种与化学相关的趣味现象,促使学生好奇化学、喜欢化学、自主学习化学,这也是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之一.对此,探讨以实验为载体促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具备显著教育价值.

一、初中化学教育现状

目前来看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问题在于三个方面:1.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因为实验教育本身存在一定的危险风险,在教育中教师往往处于安全的考虑,导致实验过程过于规范和严谨,同时部分危险操作也不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此时虽然可以保障安全性问题,但是学生的参与度并不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比较差;2.教学经验不足.传统的化学教学教师普遍是以安全、严肃为主要理念,很少会在实验教学中突出趣味性元素,这也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枯燥乏味,虽然教师想要开展趣味性的实验,但是因为临场发挥不足或者是手忙脚乱,导致整个实验教学效果并不理想;3.学生参与度不足.化学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理论性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学生遭受了长期的应试教育影响,导致固定思维仍然存在,此时在实验教学期间学生只能够跟随教师的步伐思考、听说读写,很少会形成主动思维,导致趣味无法展现.

二、以实验为载体促初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

1.化学实验教学生活化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为了保证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教师可创设一些化学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实验情境中开展实验探究,从而增添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求知欲以及探究欲.在创设实验情境时,教师可通过实验教材中的案例进行拓展延伸创设情境;教师还可结合教育内容开展适当的课外实验,以此实现对学生实验兴趣的培养.教师还可结合生活实际创设实验情境.化学教育中实验教育应当与日常生活之间保持密切关联性,借助生活化的实验教育促使学生意识到化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不仅培养学生化学知识的生活化应用能力,还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参与兴趣.例如,趣味实验相关内容的教学期间,在可以开展“烧不坏的手帕”这一实验,将事先准备好的95%乙醇液体以1∶1的比例与水配置成为实验溶液,并将纯棉手帕放在溶液当中,之后用手挤压,用两只坩埚钳分别夹住手帕的两个角,放在准备好的火上点燃,在火焰减少之后快速抖动手帕,将火苗熄灭,此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手帕,会发现手帕完好无损.因为实验本身与生活经验存在不同,此时学生可能会因为实验的过程以及对结局的不相信而保持较高的学习兴趣,之后再进行教学可以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

2.突出小组合作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很多实验都需要由多个同学合作完成,才能更好实现教学效果,并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因此教师需要将学生划分为小组,各小组同学间合作,共同完成实验任务.在分组期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班级整体学习效果进行分组,以合理分组为标准,促使学生可以达到小组之间密切配合的教育作用,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初中化学实验教材中的许多实验都属于验证性实验,主要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验证某个化学规律是否成立,缺乏挑战和创新性.基于此,教师可合理改造教材中的验证性实验,或进行一些课外拓展实验,增加探究性实验的次数,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

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需要先按照实验课程的教育目标制定具体的教学方向,例如,在“粗盐的提纯”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明确本次实验的目的,借助实验操作的方式将带有杂质的盐提纯到不含有杂质.借助目的的明确为后续学生的实验方向、学习目标进行指导.在实验中先进行小组划分,之后让每一个小组以协同化方式完成酒精灯的摆放、酒精容量的控制以及外焰加热等步骤,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在小组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例如实验所需设备、实验操作步骤、容易影响实验结果的因素以及实验的结论,通过小组实验的方式完成实验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会更加浓厚,参与主动性也会更加突出,整体实验教学效果更加理想.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永远是最好的老师,想要让学生学好化学,首先需要让学生理解并认可化学,并主动参与到化学实验的学习过程中,促使学生在玩耍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化学实验兴趣.实验本身是一种趣味性教学措施,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实验本质、化学特色以及实验过程的有效过程.对此,在化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充分应用演示实验的教学过程,借助生动、直观以及有趣的化学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用,在应用过程中掌握,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积极性,达到高质量教学目标.

例如,在化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借助多种与生活相关的化学实验,例如碎鸡蛋壳和芫荽的反应,可以促使学生观看“鸡蛋跳舞”.采用酸、碱试验花瓣、果皮的颜色色素等多种实验方式,促使学生对理解酸碱值,从而更好地理解化学与生活的关联性,提高学生真正理解化学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高质量教学目标.

4.应用课余时间开展活动

在课堂教学期间开展趣味化的化学实验同时,还应当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在课堂以外应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动手做一些简单的课外实验,以此实现动手能力、学习能力的强化.趣味化的化学实验在课堂教学的适当拓展,构建课外化学实验,可以更好地结合实验内容,参与实验和探究思考,达到高质量的化学教学目的,促使化学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在平常可以要求学生开展一些家庭实验,例如在学习“酸”期间,可以让学生回到家庭中应用食醋开展除水垢的实验,不仅可以实现知识的学习,还可以感受实验在生活中的价值,并在家长肯定的表扬基础上,提高化学实验的学习、参与积极性,拓展学生的视野,有效打破以往定性思维模式,提高初中化学整体教学效果.

另外,在平常教学之余,教师可以充分应用课余时间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实验,以社团活动为基础,开展各种趣味性的实验或探究性的实验.例如,在学习营养物质之后,可以设计自制豆腐的课外实践性实验,让学生在家借助黄豆、水制作豆腐.借助课外实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初中化学的趣味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综上所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实验过程对于学生的教学影响非常突出,可以显著提升学生的验证意识以及实验基础能力,同时对于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作用也非常突出.在今后,教师要立足于学生,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在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上积极创新,开展探究性实验、实用性实验等,不断增强学生的自主实践与化学探究能力,让学生在化学实验中达到提高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课外趣味性化学
“揪”出音乐教学的趣味性
小满课外班
增强小学数学教学趣味性
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趣味性的实践探索
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