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学探究

2021-02-14 05:13罗达伟
广西教育·B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的方法,从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课后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提出注重视频内容建设、发挥视频辅助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在课堂中讲授疑难要点、关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等教学建议,以期优化整体教学质量与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高中化学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1)38-0043-02

翻转课堂属于新课改与信息技术共同作用下的产物之一,指的是重新调整课堂内外时间,将学习的主动权由教师转移至学生,为学生提供自主先学的机会,以增强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能力。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科学采用翻转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将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拥有更多的学习主动权,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从而深刻理解知识。

一、注重视频内容建设,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微课视频为载体的教学模式。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要高度重视微课视频内容的制作,将微课作为学生课前预习的主要素材,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欲望,由此开启翻转课堂。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同样要注重微课视频内容的搜集、整理与构建,让学生在预习环节拥有自主先学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自学能力。

例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是高中化学必修模块开篇的第一章,这部分内容从实验入手,主要介绍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包括化学实验应注意的安全事项、混合物的分离以及提纯、物质的检验等。教师可以紧扣课本知识组建视频内容,通过实际操作或者互联网平台搜集与整合一些常规实验操作的资料,制作成微课视频,内容包括初中阶段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取用药品和器材,安装实验装置,以及过滤、蒸发、蒸馏、萃取的基本操作和注意事项等。之后,教师把这些资源共享给学生,让学生利用课前时间自主观看微课视频,对照教材中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和研究,相互讨论与交流,并将自己遇到的不明白之处记录下来,做好新课的预习。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十分关注微课视频内容的整合与创建,让学生通过自主观看了解新课内容来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同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二、发挥视频辅助作用,吸引学生主动学习

在高中化学课程教学中引入翻转课堂模式,教师不仅要精心设计微课视频内容,还要准确、恰当地使用微课,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辅助作用,利用直观、有趣的内容吸引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积极配合翻转课堂的实施。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应当在恰当的时机播放微课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动力,让他们围绕视频内容学习相关知识要点。

如在《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教学中,学生在课前就初步了解了二氧化硅与硅酸的物理性质,认识了二氧化硅的主要化学性质和硅酸的制备原理,以及二氧化硅和硅酸等在生产、生活、信息技术与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在课堂上,教师先播放《让绿色能源点亮一带一路》的视频,并利用谈话导入:“利用绿色能源光伏发电可有效促进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你们知道光伏发电中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什么吗?”学生知道是硅,如此创设情境引起了他们对硅及其化合物的好奇,激起了他们学习新知识的兴趣。随后教师在微课视频中展示昆仑山、塔克拉玛干沙漠和长江三角洲的图片,在师生互动中指出其主要成分,顺势引出硅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并由学生说出硅在地壳中的含量,引导他们正式进入新课学习中。

教师充分发挥微课视频的辅助作用,为高中化学课堂注入了更多的生机与活力,有效调节了课堂气氛,使学生自觉、踊跃地学习新知,并对硅的探索充满浓厚的兴趣。

三、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锻炼学生学习能力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会得到进一步体现与强化,他们会积极踊跃地参与到各项学习活动中,继而提高学习质量。高中化学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模式时,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他们的实际情况(如化学基础、兴趣爱好、思维水平、年龄特征等)设计翻转课堂教学流程,锻炼学生的化学学习能力。

例如,在教学《物质的分类》时,教师需事先综合分析学情: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接触到大部分常见的物质类别,思维正处于从感性向理性转变的过渡阶段,能力不是特别强,但由于知识难度不大,他们对化学物质的分类比较感兴趣。这时教师可要求学生提前进行自主学习,学会运用简单的分类方法,如交叉分类法或树状分类法,根据物質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在课堂上,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清晨阳光穿过茂密林木枝叶产生的美丽景象的视频,让学生思考其中的原因,研究其背后的科学知识,结合教材内容思考:什么是分散系?它由什么组成?分散系能够怎样分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引导他们学习分散系的相关知识,使其结合分散系实例相互交流。

如此,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充分考虑到实际学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更高,促使他们在课堂上表现得更为主动,锻炼其化学学习能力。

四、在课堂中讲授疑难要点,辅助学生透彻理解

在高中化学教学中采用翻转课堂模式时,学生经过课前自主先学,不仅能够大概了解新课内容,还可以轻松解决一些简单易懂的问题,有效减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负担。这就要求高中化学教师在课中教学环节充分考虑学生的课前自学情况,将主要的时间与精力放在疑难要点的讲授方面,提高教学行为的针对性,辅助学生透彻理解这些内容。

以《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为例,学生通过课前结合初中阶段所学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其彼此之间的关系,能够利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来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但是,学生通常会遇到一些难点,如: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发生转移,以及在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原理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着重讲述这些疑难要点,如设疑:为什么氧化还原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变化?其本质原因是什么?教师以2Na+Cl2[点燃]2NaCl为例,在微课视频中同步展示NaCl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了解钠原子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而氯原子容易得到电子,让他们从微观角度理解电子转移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

上述案例中,教师将宝贵的课堂时间用来讲解课程中的难点部分,能够有效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帮助学生突破疑难点的障碍,使其透彻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与特征。

五、关注教学内容的连贯性,帮助学生系统学习

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微课视频为依托的教学模式,虽然能够让学生更为深入地理解某一知识要点,但不利于他们全面、系统地掌握整个知识体系。具体到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中,要想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应该事先规划好微课视频的内容,结合所授内容制作一系列具有紧密连贯性的微课视频,关注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帮助学生系统学习化学知识。

如在教学《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甲烷》的过程中,教师需围绕该章节的知识要点设计与制作一系列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课前自学掌握烷烃的分子组成、结构等基本特征,理解同系物、烃基等概念,使其学会烷烃的命名,理解同分异构体的概念,且对烷烃系列的性质变化规律也有所了解与认识,初步完成系统化的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先要求学生根据预习情况说出有机化合物的定义、组成元素,烃的概念与典型代表物——甲烷,让他们交流甲烷的存在形式与用途,即甲烷是天然气、沼气、油田气与煤矿坑道气的主要成分,是污染小、低耗、高效的清洁能源,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之后,教师在微课视频中直观展示甲烷的组成与结构形式,然后出示甲烷分子结构示意图及分子模式等,引領学生全面认识甲烷。

针对上述案例,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要保持教学内容的连贯性,为学生带来完整、系统的学习资源,使其高效地研究甲烷,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六、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升华学生学习效果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高中化学教师除了要关注课前预习与课中讲授两个环节,还需重视课后环节,采用合适的教学评价方式,助推学生巩固所学内容,升华学习效果。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在课前、课中两个环节的具体表现展开公正评价,以肯定性与激励性评价为主,进一步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其体会到化学探究的乐趣。

如在《化学反应的速率和限度》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完成自主学习与探究以后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班级范围内交流与分享,围绕以下知识点展开: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常用的比较反应快慢的简便方法;结合实验认识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是否能以粒子的观点初步解释化学反应速率与限度。在学生讲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教师需认真倾听,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与错误,然后围绕这些关键内容组织学生再次展开分析、研究与探讨,使他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理解知识要点的本质。在学生慢慢纠正自己的认知错误以后,教师需及时利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来肯定他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给予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鼓励他们不断尝试和深入思考。

在上述案例中,教师运用良好的师生交互方式,带给学生更多学习动力与自信,不仅有助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效推进,还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主动性。

在翻转课堂模式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活动中,教师需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并更新教学思路,全面落实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兼顾好课前预习、课中讨论与课后评价等各个教学环节,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知识,提升他们的各项能力。

【参考文献】

[1]唐玮.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新智慧,2020(29).

[2]郑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与评价,2020(8).

[3]付志明.高中化学教学中翻转课堂模式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24).

【作者简介】罗达伟(1983— ),男,汉族,广西陆川人,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教师,现就职于玉林市陆川中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化学教育教学。

(责编 唐玉萍)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翻转课堂课堂教学
高中化学解题技巧分析
基于“336”模式构建高中化学智慧课堂的实践研究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化学高效课堂构建策略初探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模式在“液压与气动”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在英语语法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