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

2021-02-16 01:08文峰辽
少男少女·教育管理 2021年11期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文峰辽

摘 要:非连续性文本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一环。加强小学语文非连续性文本能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归纳总结、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阅读素养,为今后更好适应社会打下良好基础。所以,作為小学语文教师,就需要对非连续性文本采取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方法,对非连续文本阅读进行合理的引导与训练,将信息整合处理,实现提高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目标,让学生懂得知识生活化,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好地走向社会。

关键词:非连续性文本;小学语文;阅读能力

一、亮出特点,找突破口

非连续性文本对于小学生是个新认识。教师要先亮出特点,再与学生结合特点找出突破口。非连续性文本是区别于连续性文本,它呈现的形式不一,结构多样。在阅读时有“短、简、快”的特点,能够大大缩减读者的时间,提高阅读的效率。

主题鲜明、凸显中心。部编版语文教材中的非连续性文本《故宫博物院》,它含有对故宫主体建筑的介绍,有太和门被烧和重修的过程,有官方网站的截图及参见方案,有平面示意图等。围绕故宫主题,引导学生实现第三单元的要求——实现学生自主“有目的地阅读”,提高阅读效率。

关注热点、聚焦生活。语文教学必须明白“非连续性文本”教学的意义所在,进而提高“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质量。

碎片形式,组合阅读。非连续性文本体现在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报表、广告、流程图、指南、操作说明书、目录、文书、清单等构成。形式丰富,有机黏合,也被戏称“碎片组合”。

难易有度,阶梯递进。如四年级的习题(图1)。

“非连续性文本”的难度一般由浅入深,在教学中可以采取“基础点独立完成”“难点合作解决”的教学方式。这样既激发后进生的学习自信和热情,又提高学生之间的沟通合作能力。

二、精选内容,掌控课堂

通过分析小学生解题情况,我们发现学生的用时少则三分钟,多则十分钟。这十分考验教师对非连续性文本内容的选择,在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尤为重要。备课环节,必须精心准备非连续性文本材料,选择的材料关乎课堂的效率。

通过在一线教学的探索与研究,笔者认为,一节优秀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在选材中不能忽略以下三点。

(一)把兴趣“引出来”,让学习“活起来”

教学精选的内容,要注意材料的形式,多种组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节假日前后,我们可以选取《火车票票面信息》阅读,让学生通过票面信息,做一名小导游,写出旅行前的进站流程(如乘车时间,车次,检票口等)。在教学时还可以设计选择题,让学生基于给出的已知条件,是否选择这一趟车次。因为节假日前后,学生出游的愿望强烈,这一阅读材料既生活化,又能让教学事半功倍。

(二)把任务“驱动起来”,让学生“合作起来”

课堂上,要多用生活中的材料,并运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课堂模式,能让学生结合生活常识针对不同任务或同一任务的不同方面进行探究学习。在“任务驱动+合作学习”的课堂模式下,学生各自提出观点,争相讨论,实现知识的互补和能力的提升。

(三)把教材“用起来”,让效率“提起来”

教学内容选择不能完全脱离教材,要把教材与生活结合,提高教学效率。在语文部编版教材的“课文”“资料袋”“综合性学习”及“语文园地”等都曾出现非连续性文本。

如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中安排了非连续性文本——《乘公交车》,教学要点是“提取有价值信息”。《乘公交车》与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形成照应的。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抓住“希望九点前赶到”“家住温泉镇”“到宋家洼外婆家”这些关键语句,提高课堂效率。

三、情境模拟,角色人生

非连续性文本时刻存在于生活中。这生活化的非连续性文本教学则需要让学生“角色代入,情境重现”。

(一)角色代入,要结合生活经验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获得的语文知识、能力,去思考、推测。同一篇非连续性文本,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一样。如《印章与书法》一题,要求结合材料判断北京奥运会徽的字体。中低年段的学生的生活阅历有限,对“印章、书法字体、会徽”等概念十分模糊。而高年段学生,相对有一定生活阅历,所以能从材料中书法字体描述里推断出北京奥运会徽的字体为篆书。

(二)情境模拟,灵动课堂教学

情境模拟可以把课堂的趣味性与实用性,巧妙地融合起来。在非连续性文本教学中如能创设日常参与过的事例情境,在情境模拟中交流互动、体验与探究,让全班学生参与其中。正所谓“教学文本选择是血液,情境模拟就是灵魂”,如图2,《就医导诊》题,笔者在教学中就运用小组“情境模拟”的方法去检测学生的理解和完成情况。在小组结合题1、题2模拟表演时,其他小组的学生会及时地指出他们的漏洞和错误。这一“情境模拟”既解决了课堂评讲要点,又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收到了极好的效果。

四、整合信息,层层推断

(一)大体梳理、筛选信息

首先应教给学生“筛选法”,从“带问题的浏览”开始,对文本材料有一个大致了解,排除干扰信息,减少时间的浪费,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二)抓取关键,获取信息

“非连续性文本”信息量大而丰富,如何分析文本的信息呢?教学时要给予学生方法的指导:一看标题,标题往往会最精准地概括文本内容;二审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文本内容;三抓关键,抓取关键语句,多用归纳整合;四巧勾画,可以在文本上使用勾画的方法,标注重点,方便后续整理。

(三)整体考量,注意关联

非连续性文本的信息渗透在不同的材料之中,能检测学生联系各材料的阅读能力,考查学生对文本材料的整体把握能力,如果只关注只言片语,必然断章取义,理解信息会出现偏差。

(四)设计“空白”,合理延伸

在课堂教学中,笔者也尝试过“留白”。如在强化练习课的教学,其中有一题《食物“消化时间表”》。当笔者讲解完成后,问学生:“即将迎来学校的校运会,大家做了这一题后,在饮食上有什么想法呢?”通过言语激发、讨论交流等方式留下“空白”,能使课堂有张有弛,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延伸到实际生活。

据顾之川先生在《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现状与改革》中说:“阅读题中‘非连续性文本’肯定会成为‘新宠’。”实践证明,在连续性文本的阅读训练下,学生处理信息能力、生活阅读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非连续性文本教学让学生成为完善的“家庭人”“学校人”“社会人”。

猜你喜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小学语文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