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花开富贵”紫砂壶的艺术美感与文化寓意

2021-02-16 05:45王卫明
江苏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泥料壶盖宜兴

王卫明

(宜兴 214221)

宜兴是世界闻名的“陶都”,其制陶历史可追溯至五千多年前,对中国乃至世界陶器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宜兴精美的陶器艺术品不胜枚举,其中最广为人知、能代表宜兴工艺水准的当属紫砂艺术。从明朝正德年间诞生至今,紫砂壶始终受人认同和追捧,独特的泥料配合精湛多元的艺术设计,加上那独特的韵味,使得紫砂壶成为代表中国古典审美观念、弘扬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作品。

“花开富贵”是中国传统的吉祥图腾,中国人从五颜六色的繁花中体会到了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灿烂,期待自己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和充实,期待祖国能够繁荣昌盛。此把紫砂壶以“花开富贵”为题(见图1),实际上是将中国的吉祥文化作为内涵,在创作中以紫砂壶的“雅”为核心,着力表现的是花开富贵的“气”,以此对花开富贵进行新的诠释,将紫砂壶的工艺特点和表现能力体现出来,完成对作品艺术美感与文化寓意的呈现。

图1 花开富贵壶

花给人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娇美鲜艳,明亮饱和的色彩最符合中国人对繁荣、幸福的审美认知。整件作品以红泥制作而成,呈现出非常古典的棕红色,色彩鲜亮明艳,象征了花之娇美。泥料质感细腻纯粹,没有任何的瑕疵,其中可见纹理,代表了紫砂泥源于自然的个性品质。明润的光泽覆盖在壶面上,衬托出花之生命力,带来生机力量,这是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在壶盖中央、壶颈部及壶身装饰处运用金色斑点进行点缀,使作品更显华丽高贵之气,在闪亮的金光中表现出中国独特的花开富贵之美。创作在泥料表现上,首先强调的是雅致、清爽的气质,重视细节处理,做到了艺术、工艺与文化三者兼顾。

作品的整体造型结构相对比较简约和传统,创作参考了经典圆器造型,通过各结构之间的精当配合,以一种较为“抽象”的方式模拟了花的盛开姿态和丰腴的效果。壶身为一个稍扁的球型,有利于衬托出筒身弧面的饱满效果,一方面体现了紫砂圆器的线面结构特征;另一方面则准确表达了花的丰腴与圆满。壶身底部镶嵌圆形底座,使作品更富有艺术气息,对于表达壶身的端庄气质有重要作用。短促的壶颈部与壶底座大小基本一致,形成上下的对称平衡。壶盖边缘平整,向内则逐渐凸起,至中央部分连接上精妙的圆珠壶钮,一切都自然又富有节奏。有着宽大嘴嗉部分的一弯嘴与环形的把手对称镶嵌在壶身两侧,主要展现的是作品中的线条美,与作品的整体基调保持一致,表现了自然精细的工艺美感。

作品的整体设计较为传统和经典,通过线面的调整模仿了繁花盛开的姿态,壶钮、壶盖与壶身组合起来就是一朵有花蕊、花瓣的花朵,较为形象地表现出花开富贵的艺术姿态。为进一步强化作品艺术个性和主题,作品在壶身以及壶盖上用纹线进行了装饰。在壶颈部一周,创作用纹线勾勒出标准的三瓣花造型,使之均匀地排列起来,整齐精细,具有立体效果,与壶面明显形成两层。壶盖中央用圆形纹线进行设计,使花蕊的层次更加丰富,增强了作品的细节程度与工艺效果。

与经典的“花开富贵图”相比,此件作品稍显清淡,但非常立体。清淡是根据紫砂壶气质作出的选择,如此才能体现出紫砂壶在表现花开富贵时的个性化特点。创作也不回避华丽的一面,金色的斑点与纹线装饰的配合相当形象和大胆,再配合立体的造型,更具繁盛华美的艺术气息。在工艺上充分展示了紫砂壶线面结构的灵活和陶刻技法的精彩,以细心、耐心使作品达到完美之境。

“花开富贵”这一吉祥图腾表现中国人对自然的美好感情和进取的精神,包含有民俗风情。紫砂壶是高雅的艺术,代表了中国文化的一种取向。以“花开富贵”作为此件作品主题,体现了紫砂壶艺术宽广的胸怀,积极借鉴一切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促进自身更好地发展。创作不仅包含有吉祥的文化寓意,引人想象美好的未来,获得生活的动力,也喻示着紫砂壶艺术的未来也将更加繁盛,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将继续传承,使文化艺术的世界更加灿烂。

紫砂壶虽小,但其中包含的文化、精神以及情感等是非常丰富的,这也是紫砂壶艺术能够璀璨至今的重要原因。此件“花开富贵壶”兼有清雅与华丽、艺术与自然,达到了平衡,展现了紫砂壶工艺的神奇,展现了紫砂壶艺术的独特性。在新时代条件下,紫砂壶获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一门优秀的传统艺术形式,紫砂壶艺术定能在未来的发展中花开富贵,继续辉煌。

猜你喜欢
泥料壶盖宜兴
宜兴陶瓷博物馆举办“知识慧侨·宜兴非遗体验基地”揭牌仪式
伪造的情书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邹蕴芳
圆桌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