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百源壶”的艺术审美和历史渊源

2021-02-16 05:45张梦洁
江苏陶瓷 2021年6期
关键词:紫砂壶紫砂艺术

张梦洁

(宜兴 214221)

2006年5月,宜兴紫砂陶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然而,对于世世代代的宜兴紫砂艺人来说,这样的消息是如此的顺其自然和水到渠成,以至于大家都沉浸在和往日一样的拍打泥片的声音之中,对于滚滚而来的赞美声充耳不闻,其中的那份散淡自然和淡定从容令人肃然起敬。正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之下,从明代滥觞的紫砂能够一直葆有旺盛的生命力,传承到今天依然方兴未艾,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如今,在丁蜀镇的村落里面依然可以看到“家家抟泥、户户制陶”的盛景,在上天的恩赐之下,紫砂泥料只蕴藏于丁蜀的土地之下,在紫砂艺人的妙手生花中,一件件精美的紫砂艺术品经过水与火的淬炼之后焕发新生,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体验和历史传奇。

1 紫砂壶“百源”的艺术审美

紫砂作品“百源壶”(见图1)在传统经典器型“仿古壶”、“井栏壶”的基础之上演化而来,具有浓浓的人文气息。“仿古壶”、“井栏壶”是陈曼生和杨彭年共同合作的作品,让我们从中感受到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经典理念。此壶壶身扁圆,身筒如同“井栏壶”一般线条流畅,壶底平整,端庄稳重;壶流胥出壶身,小巧可人,出水爽利,没有丝毫的拖沓阻滞之感;与之遥相呼应的壶把圈卷自然,端握特别舒适;壶颈部低矮,细节满满,和肩部的转折流畅过渡,形成了很好的自然空间形态,突出了紫砂艺术的和谐之美;平盖的设计压合壶口,边缘空出的部分如同“井栏壶”给我们的印象一般,一圈圈的组合而成,上面点缀的桥型壶钮拿捏非常称手,同时把江南水乡的婉约和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彰显得淋漓尽致。此壶壶身的铭文装饰非常具有辨识度,字迹流畅、刻绘老辣,把陶刻装饰的精气神韵和造型艺术审美完美地结合起来。在设计和制作此壶的过程之中,希望把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之美和中国文人的精神境界注入此壶之中,从整体上来看这件紫砂作品“百源壶”,正是脱胎于“仿古壶”、“井栏壶”,经过创新之后更加的低矮和张力十足,带给我们耳目一新的视觉体验,同时把紫砂艺术的历史传承和文化渊源呈现在我们面前,让广大的壶友在喝茶品茗之间能够体会到紫砂技艺在世世代代传承的过程之中,经历了一个去匠气而存文气的升华阶段,才能够成为陪伴我们的文玩雅物,引起心灵的共鸣。

图1 百源壶

2 紫砂壶“百源”的历史渊源

在中国紫砂的历史进程之中,一定不能绕开的一个名字就是陈曼生。正是在他和杨彭年兄妹共同完成的“曼生十八式”的影响之下,紫砂与金石篆刻结合得更为紧密,后人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铭文的内容和形式,因为有着“字随壶传,壶依子贵”的说法,殊不知“曼生壶”的造型由来也都非常的具有历史韵味和故事性,都是陈曼生在官宦生涯之中排遣苦闷,心中的所思、所感转化而来,具有鲜活的生活气息,再掺杂着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带给我们无与伦比的艺术享受。百源,可以理解为“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万物之源,在中国古代,井是一切活动的中心,水是我们生活的必须,也是滋养古人的精神源泉。陈曼生正是在溧阳零陵寺中游玩的时候,发现唐代的一口古井,于是用紫砂的艺术造型绝妙地彰显出千年古井的魅力,也把我们对于“井养不穷,是以知汲古之功”的历史渊源和紫砂艺人在长期的实践之中能够不断地进化紫砂的造型,赋予更多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内涵。这件紫砂作品“百源壶”就是把“仿古壶”、“井栏壶”的形态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之中,通过更加实用和流畅的线条,让“水”的概念又一次通过紫砂的演绎灵动具化起来。紫砂的形态千变万化,但是终究离不开生活的体验,正是有感于陈曼生“仿古壶”、“井栏壶”的实用造型和充满人文气息的陶刻装饰,于是命名为“百源”,其中众水之源的意思昭然而出,让我们在把玩摩挲紫砂壶的同时,能够了解到背后的历史渊源,提高自己的艺术审美和文化修养。

3 结 语

从“曼生壶”开始,紫砂陶刻装饰经过了文人雅士们的大力普及和推广,得到了广大壶友们的青睐和喜爱,紫砂形态和文字的结合,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同时也能够体会到紫砂匠人在制作过程之中的所思、所想和情感抒发,更好地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古人的生活和艺术品味,让今天忙碌的我们能够在禅茶一味地享受紫砂艺术带来的美好,放松身心,进化心灵,为今后的生活和工作调整心态,迎接更加美好的未来。

猜你喜欢
紫砂壶紫砂艺术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纸的艺术
浅谈宜兴紫砂艺术创作
购买紫砂壶4忌
因艺术而生
购买紫砂壶忌4
艺术之手
《读壶记》
爆笑街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