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媒文本角度分析纪录片《二十二》对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2021-02-18 09:56洪姗姗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摘要:《二十二》是由郭柯先生领导拍摄的一部缅怀国内22位“慰安妇”幸存者生前故事的纪录片,该纪录片由32099位民众众筹拍摄而成。影片于2017年8月4日上映,累计票房已过4000万,总票房量预计能够达到2.01亿,这毫无疑问会极大的提高纪录片电影市场的天花板。下文将利用传媒文本中的传媒文本的含义、传媒文本的类型、传媒文本的文化传播特征和传媒文本分析,来解释这部纪录片的成功的背后所传达的真正社会价值观以及对观看者的社会价值观的塑造。

关键词:传媒文本;价值观塑造;传播内容

一、概述

《二十二》是国内少有的以慰安妇为题材的纪录片,在日本侵华战争(1937-1945)的八年抗战期间,20万中国妇女被迫沦为日军性奴隶。在纪录电影《二十二》开拍之时,中国内地仅剩22位“慰安妇”幸存者。当光阴慢慢划过,时间抚平伤口,这些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磨难的老人们,如今又身在何处,过着怎样的生活,经历着怎样的悲喜忧乐?剧组在中国内地的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5省的29个地区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完整、全面的记录下了中国内地幸存的22位“慰安妇”老人在2014年的生活现状和其中几位老人的内心世界。

二、传媒文本下,纪录片《二十二》的含义

(一)感性表征的对象、方式和媒介

根据霍尔的观点,表征的运作表现为,人们通过三个世界(即现实世界、观念世界、符号世界)之间不同事物的联系而创造意义,也就是说,表征的运作是三个世界的关联中创造意义的:一是现实世界中的物、人、事;二是观念世界中的概念、思想和经验;三是符号世界中的符号和符码。

纪录片《二十二》以22位“慰安妇”幸存者的生活现状、解放后的困扰、曾经经历的故事和其中几位老人的内心世界作为整部纪录片的主要讲述内容,在拍摄纪录片《二十二》时,郭柯是出于对幸存者和她们过往经历的尊重,从而采用了一种沉静而审慎的表现手法,利用各种长镜头的拍摄,让我们看到身处在当年战争中受到伤害的奶奶们逐渐归于平静的晚年生活,他的处理手法也极为特殊,他没有用那些剧情电影导演所使用的的本能去积累矛盾冲突,引发激烈情感,让我们观看后心情澎湃,胸前涌起抗日精神,而是将镜头放长,客观、人性、平实的捕捉老人的生活状态。对于这群老人来说,他的拍摄才是真正温情的、温柔的、人性化的,更加耐人寻味。纪录片是指描写、记录或者研究实际世界的电影。在大多数情况下,纪录片不需要演员来表演。在纪录片中表现的人、地点、情况应该与实际情况一致。纪录片的范围非常广,它既包括完全纪实的电影,也包括了真人秀等节目。纪录片是现实生活的见证、历史的忠实写照,因而能以其无可争辩、令人信服的真实性和来自生活的特有的艺术魅力,去影响、激励和启迪观众。影片《二十二》通过电影院上映和网络各大app的上映作为主要传播媒介,将影片呈现在我们眼前。大卫·伊格曼在《生命的清单》里说过:“人的一生,要死去三次。第一次,当你的心跳停止,呼吸消逝,你在生物学上被宣告了死亡;第二次,当你下葬,人们穿着黑衣出席你的葬礼,他们宣告,你在这个社会不复存在,你悄然离去;第三次死亡,是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记得你的人,把你忘记,于是,你就真正地死去,整个宇宙都将不再和你有关。”现在的好处就是网络的发达,就算影片《二十二》在2017年上映影院,我们也能在2021年的今天通过播放视频的app来观看《二十二》,并让它所传达的价值观一直在我们之中流传,这二十二位“慰安妇”幸存者也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二)感性表征的价值结构

在传媒文本的表层价值结构下面,总是隐藏着一个核心价值取向的深层结构。与传统的艺术作品是一样的,传媒文本中的感性表征的价值结构也是由两个结构层面而构成的,即,感性价值的表层结构与核心价值的深层结构。纪录片《二十二》全程下来,整部影片没有背景音乐的穿插,气氛的调动,电影节奏缓慢,台词也不怎么多,观看后的整体感觉十分的压抑,也许表面上它所传达的价值观是像其他抗战片一样,观看后会有一种愤愤的民族抗战精神在胸口澎湃,而实际上主要传达给我们的是提醒我们不能够忘记那些年来战争带来的罪行和对民族沉重的伤疤,是让我们砥砺前行的长鸣钟。苏智良说,“记录伤痛也是铭记历史,历史看似已逐渐远去,但其实又一直在我们身边,只有每个人都为它做点什么,才能让惨痛的战争记忆不再重演。”

三、传媒文本下,纪录片《二十二》的类型

纪录片《二十二》属于展演类传媒文本中的展映文本,展映文本是指在电影院、录像厅等公共文化场所中放映的商业性、娱乐性影视制品而形成的感性文本,主要是指商业型傳媒机构放映的商业大片和娱乐影视片。我们可以在家中,从电视机、在线电脑等电子、网络的信息接收设备;或者通过录像机、DVD播放机等电子、数码的视听播放和显示设备中,观赏影片。直至2017年8月12日,中国大陆最后一位起诉日本政府的“慰安妇”幸存者黄有良奶奶,没能等到纪录片《二十二》的上映,在家中离世,享年90岁,在2019年中国“慰安妇”幸存者仅剩两位。正是因为有了展映文本的存在,即使在2021年的今天,我们也能够观赏到2017年上映的《二十二》纪录片,我们不会因为年份的久远就遗忘了这部影片的存在,也正是因为有了这项传播类型,这二十二位“慰安妇”幸存者才不会被新一代年轻人所遗忘,让我们能够记住这段历史,并继续坚持她们未能等到那句来自日本政

四、传媒文本下,纪录片《二十二》的感性表征的运作流程

传媒文本是传媒机构中的文化媒介人,通过各种传媒介质生产和传播的、具有功能性价值取向的感性文本。

传媒文本的策划环节是传媒文本感性表征的初始环节。传媒机构中的文化媒介人在制作和传递传媒文本指出,首先要在相关市场调查的基础上,策划并确立一个具体的传媒文本制作项目。导演郭柯带领他的剧组于2014年在中国内地的黑龙江、山西、湖北、广西、海南5省的29个地区进行了几个月的拍摄,完整、全面的记录下了中国内地幸存的22位“慰安妇”老人的生活现状和其中几位老人的内心世界。该纪录片由32099位民众众筹拍摄而成,历时多年终于在2017年的8月14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而在这之后导演郭柯将电影中所得的所有收益全部捐入了慰安妇的历史研究和资助当中。

五、传媒文本下,纪录片《二十二》的影像文本分析

我们可以从广义上将传媒文本,看作是一种由传媒机构通过传媒介质制作和传递的艺术船舶客体;严格地来讲,传媒文本是一种由传媒机构中的文化媒介人,通过各种传媒介质生产和传播,具有功能性价值取向的感性文本。我们主要考察的是纪录片《二十二》在传媒文中的影像文本分析,影像文本不仅组合了很多符号类型的记号,而且还将一些编码的感性文本移植进去。

被誉为“电影新浪潮之父”的安德烈·巴赞认为,摄影美学的特性就在于能够揭示真实。纪录片《二十二》的每一个镜头都是真实的反映了这二十二位老人的晚年生活;导演郭柯利用大量长镜头进行拍摄, 纪录片的开始是一场在白雪茫茫之中举行的葬礼,结束也是一场在白雪茫茫之中举行葬礼,这种前后呼应的拍摄方式使得整部影片从开始就变得十分沉重。在葬礼最后,镜头里的所有一切事物都被白雪淹沒,就像是在暗喻老人们的离去不仅仅是肉体与灵魂的离去,更是携带着这段沉重的历史被掩埋,被遗忘。这种通过镜头语言的传达,往往比言语的直接表述更加耐人寻味,用一种事物来借代另一种事物,给予观看者更多的思考空间,感受整部纪录片中的沉寂及传达给我们的价值观。它超越了对战争的残酷问责,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可贵。

六、结语

纪录片《二十二》记录的不仅仅是二十二位“慰安妇”幸存者的晚年生活,更是一种对这段惨痛历史的记录;互联网是有记忆的,我们要做的不是不理智的发泄,而是让这部影片在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脑海里挥之不忘。如今这二十二位老人也许都悄然离世,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牢牢地记住她们,并继续替她们向世界发声,让日本政府向她们致以诚挚的歉意!

最后,我向纪录片《二十二》的所有参与者与拍摄人员以及32099位众筹支持的民众致敬!

参考文献:

[1]陈鸣.艺术传播原理[J].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张恬欣.口述历史中记忆的重构——以纪录片《二十二》为例[J].声屏世界,2020(19):85-86.

[3]祝昇慧.深情凝视下的静水流深——纪录片《三十二》《二十二》解读[J].名作欣赏,2021(11):21-25.

作者简介:洪姗姗,女,河北省唐山市

大连艺术学院2019级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章萌,大连艺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