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联动路径研究

2021-02-18 09:56孟祥龙王淼庄园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双创创新创业

孟祥龙 王淼 庄园

摘要:近年来,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发展态势持续向好,“双创”已经为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转型提供了重要驱动力。商科学生作为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的专业性人才,是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力,其“双创”能力在某种程度上会影响我国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现。高校作为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主战场,在培养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优质商科人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我国高校普遍加强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虽取得了突出成绩,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解决。

关键词:工商管理;创新创业;联动路径

引言

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深层次、根本性的教育体制改革的教育理念,在高等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是应用型本科培养和造就具有应用型和创新型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已成为应用型大学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这一背景下确立构建“创业教育”为特色的工商管理专业群既是符合社会的需求也是应用型大学和工商管理相关专业自身特点所决定的。

1高校院校“双创”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必要性

在新时代下,高校教育缺乏竞争力,而且在过去高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不仅可以促进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结合,还可以推进双创教育的开展,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课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出发,通过课程建设,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创新精课题项目。神和创业能力,进而成为复合型人才。双创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院校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环节。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校企融合,提高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操性,在与校企合作的基础上,不仅拓宽了学生创新创业的道路,而且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创业信息,从而提高了学生的核心能力。

2工商管理专业与“双创”教育融合的现状之反思

2.1多元主体联合培养作用不明显

由于市场和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商管理专业“产学研用”竞相涌现。在多元培养的过程中,人才培养定位是基础,培养措施基于清晰的培养定位,但目前许多联合培养仍停于形式,人才定位难以根据多方利益确立。同时联合培养分工职责不明的现象时有出现,管理机制有待健全。

2.2人才培养模式缺乏系统性

高校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需要通过多门课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提升在校学生的自主创业能力。但在实际情况中,高校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通常较少,无法满足对在校学生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而且高校院校开设的创业课程之间联系性较差,缺乏相应的逻辑性。这种情况的出现,严重阻碍了高校院校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体系,也不利于在校学生的自主能力培养。而且高校院校进行创业课程培养时缺乏层次性,使学生无法循序渐进地展开学习,不利于创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而且高校院校对在人才培养时候,很多只注重第一课堂,而不重视第二课堂,没有加大对创业实践项目的投入,学生参与创业实践的机会也较少,因此,很多学生对创新创业的构建。

2.3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手段与时代脱节

很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于没有实践操作环境,无法进入到真正企业内部进行实习操作,仅仅是在临毕业期间渠道相关行业进行了实习,实习期间比较少,导致学生的实践功能相对较为欠缺。而且还有部分专业院校中实习的职位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关联性不大,再加上老师在教学中使用的教学方法不正确,所以也导致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往往与社会存在脱节的情况,导致人才培养的开展状况不顺利。

3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与“双创”教育的联动路径建设

3.1提升“双创”教师的知识技能

邀请企业以及其他院校的专家对本专业教师展开培训并制定年度“双创”教育培训学习计划,通过专业知识与“双创”实践应用的集中学习,提升教师的“专创”结合教育能力。鼓励和支持教师多形式、多途径开展课程教育与实践教育,应用企业资源展开校企合作,将理论与实践进行结合。立足工商管理专业教育教学需求,融合思政教育元素、专业实践元素与创新创业元素,把工管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融合企业发展的重要案例素材,并完善配套资源的建设。在面向职业岗位的专业教材及配套资源建设开发中,不断与时俱进,提供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精神食粮。

3.2更新高校现有的工商管理教学手段

在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相关教学机构开展人才培养的过程之时,老师为了能够真正提高教学的实效以及教学质量,首先老师应该对原有的教学模式以及手段进行改革,从方法上改变学生对于这一学科的基础认知,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提高课堂的教学实效。首先老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积极运用现代教育设备,顺应我国时代的发展与现代教育形式进行接轨,首先可以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我国互联网开展相关教学活动,体现“互联网+”教学理念。顺应我国社会发展的潮流,节省教学准备时间,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首先老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开展微课教学形式,在平台上一些教学理论视频,让学生在课前对课堂内容进行预习,为后期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以便于学生复习的学习。与此同时,老师在教学中也应该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凸显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课堂能够踊跃发言,老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身的角色,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激励学生充当教学引导者的地位,从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3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高校在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时,了解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及教育质量是影响和保障最终创新创业教育成果的根本环节,也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那么如何评价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通过构建基于CIPP的高校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评价理论模型,建立了由“双创”基础能力、“双创”配置能力、“双创”行动能力和“双创”绩效能力4个主要指标评价高校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能力。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一级指标的重要性排序依次为双创教学实施能力、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评价及反馈能力。引入计划行为理论,提出了包括制度环境、受教育者、创业教育项目类型、目标、内容、教育和培训的步骤与方法在内的6项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综合评价指标。在参考和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现阶段我国高校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的评价指标,并运用优化后的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成果可以激励和指导高校教师从事创新创业教学,以期为推动我国“双创”教育的发展提供现实依据

结束语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双创”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在不断提升,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因此也势必要担负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职责。作为高校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使其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并主动提高创新和创业的意识和能力,以促进整个学校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水平。为了适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需要,在此背景下有必要建立合理的教师创新创业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而这也需要科学论证和不断调整。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指标体系对创新创业教育教师进行评价,从而科学地进行改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郭金金,徐红,程道平.新商科背景下能力导向型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就業与保障,2021(06):94-95.

[2]刘洁.高校工商管理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创新与实践[J].现代商贸工业,2021,42(07):131-132.

[3]陶静.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实验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1,37(01):95-96.

[4]周明丽.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面临的困境及途径[J].知识窗(教师版),2020(01):4-5.

[5]赖宏斐.工商管理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J].花炮科技与市场,2019(04):43.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双创创新创业
“四大板块、六大支撑” 协同式“双创”教学模式研究
山西省级双创示范基地总数达27个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职业院校“双创”教育辨析:基于现实审视与理性思考
探讨企业工商管理现状及发展方向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从工商管理角度谈如何加强金融风险防范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