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X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

2021-02-18 20:16孙正财周一诺郝艳艳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证书课程体系岗位

孙正财 周一诺 郝艳艳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实体经济行业对物流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而带动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作为高校物流管理教育工作者,如何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高质量复合型物流人才,需要从多方面加以考虑,人才培养既要符合高校办学要求,又要紧跟社会发展脚步。

关键词:“1+X证书制度”;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引言

现代物流作为基础服务行业,近年来在技术的带动下发展迅猛,形成了融“物联网+物流”“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无人车”“无人机”“无人仓”等高科技产品为一体的智慧物流体系,物流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升级。物流人才培养如何精准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是专业建设中的一个难题。2015年我校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连续几年进行行业、企业、毕业生三方调研,明显捕捉到物流行业对人才需求的动态变化,以及存在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不高、职业素养跟不上岗位需求、综合素质水平较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逐步探索出了基于PDCA循环法的三融合三点一线育人模式,持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逐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一整套育人体系和管理体系。

1物流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教师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重视不够

随着现代化、智慧化物流的发展,物流行业对物流人才不仅要求具备理论知识、实践操作,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由于目前高校的物流专业教师自身的物流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不够,导致教学中仍然只能多重视理论,弱化学生的实践操作、创新能力,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不够的,成为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中的一个难题。

1.2“1+X”证书制度认可度不高

“1+X”证书制度是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规划,同时职业教育在新时代下不断发展的必要条件。但是,“1+X”证书制度正处于试点阶段,在国家政策号召下,虽然高职院校对其非常重视,但其缺乏学生的重视和企业的认可。首先对于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那些与专业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并不能十足调动起他们的学习兴趣,大多数学生的目标还停留在只是完成学校所要求的课程学习,获得相应学分从而顺利毕业。同时,国家并没有出台与“1+X”证书制度下的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相关的政策,因此相比于职业资格证书,企业对“1+X”证书认可度不高。

1.3物流教学内容与企业现实人才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物流企业用人需求也随着物流设施设备、技术等更新而不断产生变化。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也应该更加符合企业岗位匹配度高的要求,因此,学校应紧跟物流企业发展的脚步。但现实是,大多数高职院校现在的教学都具有滞后性,教学内容往往比较陈旧,教师深入企业的时间有限,无法完全掌握前沿的物流现代化相关技术,也不能获悉企业真正人才需求方向,因此教学内容常常不能符合企业的具体岗位要求,导致部分学生步入就业岗位后无法完全胜任岗位的职业技能要求,还需要企业提供系统的培训后才能胜任。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2.1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制定符合“1+X”证书制度的人才培养方案。将“1+X”证书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融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是满足现代社会需求培养出适合企业的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必要条件,是符合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也是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首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之初,不应该仅仅只是采用问卷调查或者去企业了解的方式获得企业对现代物流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需求,而应该深入校企合作。以学校为基本、以企业需求为导向,通过学校和物流龙头企业(比如京东、菜鸟、德邦等)联通,共同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制定出符合“1+X”证书制度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构课程体系。针对目前企业物流相关岗位对毕业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需求情况,我们在制定物流管理课程体系时,要从企业真正岗位需求出发,根据不同岗位需求确定相应的X证书内容模块,从而重构课程体系。物流管理“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包含仓储控制、库存管理、物流成本与运输管理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涉及的课程有仓储与配送管理、运输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等。在进行课程体系重构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在现有学习内容基础上学生很难再有时间去学习这些“1+X”相关内容,因此在进行相应课程体系建设时,我们应该将“1+X”内容融入到相对于的课程体中,避免学生进行重复学习,以及也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和效果。

2.2采用“三融合”教学管理模式,实现全方位育人

一是教工与學工管理融合,主要的做法是每周固定的教研室由辅导员和专任教师共同参加,打破以往教工、学工不交叉的惯例,在会议上专任教师和辅导员能充分沟通交流学生情况,总结问题所在,齐心协力、同抓共管,保障学生管理的一致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素质提升与知识技能培养相融合。增加礼仪教育,将课堂礼仪作为专业教育的常态化工作主抓;分级分配任课教师并突出重点抓,大一分配高职称和骨干教师,严抓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大二由专业负责人和骨干教师,主抓技术技能培养,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大三由专业负责人主抓实习与就业;在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中融入职业岗位和职业素养。三是产教融合。与企业密切合作,建立四个实训基地,以“车间课堂双导师”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感受岗位工作内容和职业要求。三年内,将下企业认知实习、课程实习、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写进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在大三重点邀请龙头企业进校专场招聘,连续三年邀请顺丰、京东、美宜佳、DHL、银雁等企业入校直接对口招聘,保障了学生实现“入门-入行-入职”,并且毕业就能高质量就业。

2.3培养大数据相关人才,加强教师团队培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数据与相关专业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方式成为了趋势,对于高校物流管理专业而言也是如此。为了更好地培养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加强教师团队相关方面的培训成为了高校的首要任务。高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提高教师水平。首先,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教师应该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大数据方面知识的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提高理论研究能力和教学能力。其次,高校应鼓励物流管理专业教师积极参加专业相关会议和行业相关培训,多与企业交流,参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在保证专业知识充沛的同时,提高实战能力,加强物流管理对大数据背景下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理解。最后,高校应当加强相关领域人才的引进,扩充师资队伍,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水平,同时聘请企业专业人士担任实践课堂教师,填补应用型物流管理教师的空白,提高实践课程质量,为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束语

本文基于国家“1+X”证书制度,通过对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从优化产教融合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加强教师团队建设、提高“1+X”证书制度认可度以及提升实训设施设备建设条件这五个方面对“1+X”制度下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优化。

参考文献

[1]卢怡.“1+X”证书制度下书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为例[J].人才资源开发,2021(03):65-66.

[2]胡震.基于“1+X”的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20(02):263-264.

[3]崔媛.1+X证书制度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岗课证对接、两融合一”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31(22):297-298.

[4]于斌,陈勇,刘伯超.“1+X”证书制度试点下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研究[J].商展经济,2020(09):89-92.

[5]卢志财.1+X证书制度试点视角下物流管理技能人才培养与对策研究[J].中国储运,2020(10):122-124.

猜你喜欢
证书课程体系岗位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少就是多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为什么不能享受事业单位八级岗位退休待遇
两面夹击 让恶意证书无处遁形
假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