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在故宫修文物》真人真事纪录片反映的工匠精神

2021-02-18 20:52徐恒鑫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纪录片

摘要:工匠精神在历史长河中一直存在的一种宝贵精神,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精神层次的不断扩充,让我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那些过去一直存在却不曾注意的东西,而这让那些蒙尘的宝贵精神又得以焕发生机。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让人们对于事物有了多种的认知方式,纪录片的爆火也让我们对于日常中不常见的事物有了不同的看法。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这是国内近段时间以来较为火爆与话题度较高的一部的纪录片。它在深受年轻人的追捧的同时也告誡人们:其实一直以来我们都有工匠,只是缺少对于工匠的尊重。

关键词: 真人真事;纪录片;工匠精神;平凡视角

一、概述

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自播出以来,就在互联网上引起了热烈讨论。首先,播放量很高。不仅在网站点播率达数千万,而且还有着超高的评分;其次,它揭示了故宫的神秘,展示了故宫修复者的日常生活,以及他们与延续数千年的文物的对话。

纪录片作为一种成熟的电视艺术类型,在整体结构、文本创作、拍摄视角等方面有着较为规范的步骤与理念。《我在故宫修文物》打破了这一惯例,用一种人们容易接受、符合普通人视角的角度来展现在故宫下工作的宏大场面。从普通工作者的角度展示他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展示在文物修复过程中的艰难与成功后的喜悦,创造贴近群众的艺术效果,也让文物保护通过千年时光慢慢来到我们身边。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的爆火中,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文化也深受年轻一代的喜爱。只是它不再是以一种枯燥的形式来面对人们,而是以一种符合年轻一代理念的方式来展现自身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匠人日复一日的修复文物,让那些残缺、破损的文物重新完好的出现在我们眼前。追溯本质来讲,匠人修复的不像是文物,更像是在修复那些残缺的空白历史。工匠们在城市里生活,在故宫里工作。不断在现实与过去的两个空间里来回穿梭,体会着历史角落里文物的孤独与寂静。有时一种颜色,一处细节都要他们花费几个月甚至那几年来复原,这种精神在他们身上常见,但却是我们现代社会中弥足珍贵的。

二、《我在故宫修文物》纪录片的走红分析

1.节目的制作团队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团队,导演为萧寒、叶君两名教授,主创以80后、90后为主,从而使得整个制作团队年轻化,也是这部纪录片最为人称道的一点。正是由于他们懂得年轻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从而把握好方向,成功制作出这一部让年轻人感受到“燃”的纪录片。这部纪录片最高峰也就5~7个人的摄制组,与修文物的师傅们生活工作在一起,慢慢的与师傅之间有了默契,也成为了很好的朋友。如此简易的团队却拍出了火爆全网的纪录片,同时也给予了年轻一代的编导专业学生灵感,只要用心寻找好的题材,就能拍摄出自己所热爱的东西。

2.节目的播放选择

这部纪录片由中央电视台制作,但爆火却在B站。B站是当下深受年轻人喜爱的网站,其弹幕文化更是让年轻人喜爱的原因之一。弹幕可以给观众一种“实时互动”的错觉,弹幕能够构建出一种神奇的具有共时性的空间,形成了一种多人同时观看的氛围,所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一经上线就在B站爆火。广大的青少年通过弹幕把许多祝福、赞扬的话带给了这部纪录片,从而使得王津师傅等一众故宫文物修复者从默默无闻到当今“网红”。所以,选择正确的播放平台有利于影片的宣传。

3.真人真事与平民化角度

《我在故宫修文物》与其他的纪录片不同,它没有高高在上也没有阳春白雪,有的只是真人真事。“人”在纪录片中既是主体又是灵魂,本片就是通过实实在在的人与事讲述故宫这座古老建筑下的“普通日常”。让我们感受到与故宫的亲切感,了解到其实故宫也可以很“可爱”。而对于影片本身来讲,让“人”回归到“人”,就是影片最自然的一种状态。通过镜头的记录,记录文物修复者的日常,摘掉了他们“严肃”“生人勿近”的头衔,向观看者们展示了匠人们和万千大众一样的平凡生活,从而拉近与观众的距离,使得影片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虽然记录的是“修补文物”的故事,但却把重心放到的平凡的“人”身上,也使得影片的内在升华成为“平凡的人默默做着不平凡的事”。

这群普通而又神秘的人,明明每天做着缝补历史的空白,但当某个师傅骑着电动车只身穿过一层层红墙,只为偷闲抽一支烟时;当他们骑着自行车在故宫穿梭时;当他们就着阳光喂着“御猫”时;你又是否能想象他们每天的日常呢?这种反差本就是一种神秘而又伟大的相遇,让人意想不到,很纯粹却很向往。

4.解说词

在画面与声音相互交融的纪录片里,画面的地位是极其重要的。但是声音的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尤其是解说词。它对人们了解纪录片的历史过程、整体结构的穿插、环境的整体烘托以及主旨的深入升华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部纪录片中生动形象的解说词简洁凝练的向我们介绍了故宫以及故宫文物修复者,给观众带来了一种“美”的享受。在中国的传统艺术创作中十分注重意境,而解说词有了“意”的加入,进一步烘托了故宫的美轮美奂的氛围。并且给观众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三、工匠精神的呈现与传承

1.工匠精神

中国上下五千年,匠人从来不缺,匠人精神也是。这精神好像我们平时很难见到,但在匠人工作的地方随处可见。就如同故宫里每位文物修复师一样,他们在修复文物时身上散发着独特的光芒。在观众心中最喜爱的就是钟表组的王津师傅,他的文雅谦逊的书生气与故宫钟表的华美壮观相互辉映。在出差与商人的交谈中,能看出他那“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的气质,展示了国之大匠的格局与底气。

在影片的第一集中就有提到工匠精神。他们把自己定位于普通的故宫工作者,但其实不然,他们是这个国家最顶级的文物修复师。工匠们不会在意自己有多么高的身份,他们只会在意文物会不会重新出现在人们眼中,这就是工匠人,这就是工匠精神。

2.文明传承

“故宫钟表还留有上千件,一个人的一生是修不完的。”这是影片中的一句话。是啊,文物不同于人,他们有着上百、上千甚至上万的生命,而我们人的一生却很短暂,师傅们又能修理多少呢?文明在不断传承,手艺也在不断延续。故宫更是保留着传统的师徒制,“师父”、“徒弟”两字经常出现在这部纪录片。一位老师父带着几个新徒弟,不断地在实践中一点点的教会他们,直到老师父退休,新徒弟扛起“旗帜”。就这样一代“带”着一代,从古到今。无数代的工匠人不断地传递这一份“工匠精神”。科技的发展也给故宫文物修复工作提供了不少的力量,新科技与旧技术的碰撞让过去无法修复的文物慢慢“活”了过来。

四、结语

在《我在故宫修文物》中,我们了解了流传千年的技艺,看到到了崭新的科技;也见识到了离我们远去的师徒制依然在故宫的红色高墙之下。文物工作的修复需要交给时间,交给工匠,虽有“春风化雨,点滴入土”之意,但必有“一鸣惊人”之时。

文物修复工作者的言行举止无不展现出中国传承千年的工匠精神,就在这座古老的建筑里不断延续。一道宫门,两重世界。

参考文献:

【1】刘蒙之.从宏大叙事到微末叙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创作理念创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16年第9期.

【2】张彪.电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视听语言分析[J].新闻传播,2016年6月.

【3】柯燕.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平民化发展分析[J].西部广播电视,2020,(16):138-140.

作者简介:徐恒鑫,男,山东省泰安市

大连艺术学院2019级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指导教师:章萌,大连艺术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纪录片
纪录片《闽宁纪事2022》在闽开机
Rough Cut
等待
超级蚁穴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