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视角下揭阳青狮的传承与发展

2021-02-18 22:52陈婷刘泽燕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陈婷 刘泽燕

摘要:揭阳(别称“榕城”)青狮,是广东省揭阳市特有的舞狮文化,其影响遍及潮汕地区、台湾和福建等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视角,通过结合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探讨揭阳青狮的起源与发展、功能价值,并深入剖释其在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有的放矢地提出解决对策,为揭阳青狮的有效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支撑。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揭阳青狮 传承与发展

在21世纪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速城镇化发展的背景下,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重要课题。青狮文化是在潮汕祠堂文化的沃土上滋养而生,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部分,在教育、团结族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揭阳青狮的传承与发展面临各种困境,因此如何保护揭阳青狮文化并推动揭阳青狮的长远发展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

一、揭阳青狮的起源与发展

在中国的民间故事传说里,狮子图纹是驱魔避邪、镇宅招福的象征,因而借助狮子“万兽之王”的威灵及驱邪招福的精神象征,在揭阳的各个乡镇之间,每逢神诞、祭典、赛会等重大庆典,都会举行舞狮表演。 榕城南门孙氏的青狮表演队伍,因其独有的风格从众多舞狮种类中脱颖而出。

南门孙氏最早是由揭阳渔湖京岗迁移至榕城南门的,保留了原有的乡民利用闲暇时间舞狮练武的生活习俗,至今在南门孙氏祠堂里还保留有当年舞狮的场地。该舞狮文化流传至改革开放初期时南枝拳一代名家孙振高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开馆授徒,影响日广。孙振高在揭阳榕城授艺40多年,后其子孙淑强接过衣钵,承担起保护和发扬揭阳青狮文化的重任,专注于培养一批又一批从事青狮文化研究和表演的专业人才。

即便如此,青狮式微现状仍旧难以改变,过去“采青”时,只需一人用手臂撑住狮头顺着约7米高的竹竿爬到顶端表演,现在竹竿变成了铁杆(焊有踩点),表演变为两人;跳八仙桌的表演更是难再现,即使偶尔出现也由一张变成四张,且叠成“山”型作表演道具。

二、揭阳青狮的功能分析

(一)文化传承功能

自揭阳青狮成功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来,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组织团体先后探访揭阳市。此外,孙淑强馆长还主动将青狮运动带入文化庙会、艺术广场等民俗场所,带入了商铺开业庆典助演活动中。揭阳青狮运动,作为一笔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它不断在人民群众的视野中活跃,既表明了国家对于地方民族文化传承的决心,也向世界呈现出了华夏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

(二)娱乐传播功能

揭阳青狮融舞蹈、杂技、武术、绘画、音乐等于一体,是潮汕地区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舞蹈。青狮有借助迎春接福、驱灾除害,预报来年诸事风调雨顺之意,因此在潮汕民间每逢春节等重大活动,都会出现敲锣打鼓等青狮习俗,祈求降下祥瑞。在炮仗和锣鼓的渲染下,青狮运动推动了节日气氛持续高涨,不仅促使人们释放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各种压力,同时还满足了人们对美好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

(三)人文教化功能

青狮文化根植于我国民族传统文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文化功能和教育功能。在当今时代下,青狮文化以其独特的运动形式,别样的艺术造型吸引人们主动参与,让更多人感受到揭阳青狮文化的精髓,进而培养人们自强不息、奋发向上、顽强拼搏的民族精神。青狮文化是潮汕民间传统体育文化,它巧妙地将儒墨道三家文化融入其中。这使得青狮文化凝聚着民族生命力,成为了维系宗族情感关系的纽带,还使得风格别致的青狮运动蕴含着深厚的人文价值。

三、揭阳青狮传承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一)技术动作缺乏创新

青狮的主要动作相传依功夫深浅由一至十八,共有十八节。现代传承下来的动作类型固定,大多仍沿用传统的套路动作,在技术动作上鲜有创新性改编。

此外从孙淑强访谈中得知:青狮文化是在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青狮还处于政府严打的范围之内,其教学过程则被称为搞运动,虽然那时政府还属于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大家私下暗中练习,可是当政府开始对青狮的发展有一定支持时老一辈的师傅大部分已离世。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已经处于一种失传的状态,先前个别极具特色的高难度动作技巧无法办法传承下来,导致现在的困境出现。

(二) 青狮运动传承方式单一

随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大批青年外出务工,导致青狮运动面临训练与表演过程中青年人断层问题。虽然揭阳青狮在解决传承链条断裂问题上有所革新,改变以往“家族制”的传承模式,例如孙淑强开设青狮武术馆采用“师徒制”传承青狮技艺,然而这样的革新仅是对一时一地奏效,对青狮运动在更高维度的传播和弘扬见效甚微,且青狮的受众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逐渐萎缩,综上推进青狮运动的传承方式仍旧单一。

(三)媒体宣传方式单一

在对外宣传方面采用的主要还是接受新闻采访、公众号宣传的方式,然而自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以来,公众号便停止更新,熱心关注青狮运动发展的普通群众也因此难以从中窥探其现状。此外,公众号主要采用文字与图片结合的形式向大众普及揭阳青狮,新闻访谈也只是采用问答的形式,青少年很难能够从中感受到舞青狮的活力与激情,而且会对青狮可能产生刻板印象,这对青狮的传承和发展是相当不利的且宣传方式亦比较单调。

四、青狮运动的创新发展路径

(一)技术动作的创新

青狮分属南狮,它是从北方黄狮子舞(北舞)中演变而来的,因此在技术动作上的创新可以是多方面的,可以结合当代的舞蹈不局限于对高难度动作的追求,转换思维追求整体的美感,吸收外来舞种的优点融汇于青狮运动中,将刚与柔结合之美完地阐释于其间。

青狮是结合传统的技法和流行的舞法,融合了武术和潮汕民俗的精髓而成的,随着现代经济地发展,武术为了传承亦在不断创新,笔者以为可以有的放矢地吸收不同派系的拳法技巧以此推动青狮的发展。

(二)传承方式的创新

青年是国家发展的希望,是国家强盛的根基,是国家强盛的砥柱。在青狮的传承中青少年是希望,所以可以让青狮走进校园,把文化带入校园中,跟随体育强国的号召将青狮作为一种体育活动来宣扬非遗文化,在运动中感受青狮的动态美与文化美,使之成为一种喜闻乐见的运动。

青狮是人类文明成果,不应只在本地宣传,同时也应当让世界上更多的人感受它的独特。因此在世界各国进行探讨和文化交流对青狮

(三) 媒体宣传方式的创新

青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可以结合新媒体有效地打破人们对其认知在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束缚。

新媒体作为依托新技术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形式,具有互动性、多元性、普及性和平等性等特点,对青狮文化的传播举足轻重。短视频在近年来异军突起、受众面广,所以在传承青狮这项非遗时可以借助短视频让海内外的人民从视频中寻见青狮的美,在舞动中感受青狮文化,让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主动传承。

五、结语

“一个民族一旦失去自己的文化传统,尤其是标志性特质,就难自立于世界之林,终将被淘汰出局”青狮是我国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群众创造出来的智慧结晶,然而只有开发非遗的实用性,通过对传统舞青狮技术动作的创新,传承方式的不断更新,对宣传模式的革新,才能使它不会远离生活,才能让人们记住文化乡愁推动青狮运动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艳,刘希坤,刘江河,梁丽霞,张英,黄样.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舞龙运动的传承与创新[J].武术研究,2020,5(09):121-123.

[2]朱艺炜. 南北舞狮面具设计比较研究[D].江苏大学,2019.

[3]周加兵.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舞龙运动传承的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9,9(02):183-185.

[4]解乒乒. 传承记忆与文化表述——非遗视角下舞龙运动的创新发展路径[A]. 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推进“五个现代化天津”建设——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C].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天津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2017:6.

[5]郑骋,胡宏东.广东揭阳青狮文化形态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02):87-90.

[6]孫淑强,李选标,青狮[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2010.10,17,17

[7]郑昆明,青狮献瑞[Z].清流文史资料(第8辑),1992:29

[8]杨广波,莫菲. 闽南传统舞狮文化的源流及社会价值研究[J]. 体育科学研究,2017

作者简介:陈婷,讲师,广州南方学院。

刘泽燕,学生,广州南方学院。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创产品研究
湘西苗族刺绣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探析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