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鲁迅形象的多面性

2021-02-18 22:52程夏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鲁迅

程夏

摘要:随着《觉醒年代》这一电视剧的热播,鲁迅再一次引起广泛关注,引发人们对与鲁迅先生有关回忆的怀旧之情。鲁迅及其作品在中学课本上的广泛出现与相关补充材料成为人们关注谈论的中心。但笔者认为人们对于鲁迅的认识过于片面。在本文中,笔者以鲁迅本人呈现的不同方面的特征,探究人们认识鲁迅与一众作者所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鲁迅,作家品质,学习目的

在献礼剧《觉醒年代》中,周树人与陈独秀第一次见面是在蔡孑民先生的校长办公室,蔡公引荐两人相识。陈独秀对于这早有耳闻的鲁迅十分欣赏,初次见面颇为激动,连忙上前紧紧拥抱。而鲁迅呢?却依旧是沉默的樣子,面不改色,甚至面对着突然的拥抱有些僵硬。

鲁迅先生难道不该是见到志士仁人热血沸腾,如鱼得水的吗?且不说会欣喜若狂,那也该是如同拥抱希望与期待的高兴模样吧?可是这些都没有,从见面的拥抱直至最后告别,鲁迅先生不卑不亢,却又是温和耐心的。这无疑与从小自课本上学到横眉冷对的鲁迅先生大相径庭,更与观念中口诛笔伐的周树人截然相反。翻阅鲁迅先生的书信与散文,才慢慢找回教科书外的,真实的鲁迅先生。

鲁迅先生爱吃。他一有空闲,便与友人相邀餐馆,大快朵颐。据鲁迅在北京生活14年的日记看,他曾去过的名餐馆多达65家,每日菜谱更是花样百出。鲁迅先生幽默。在北大讲课期间教授川岛留了学生头,鲁迅便为他取名“一撮毛”,每次见面都叫一声“一撮毛哥哥。”鲁迅先生喜甜。朋友带了柿霜糖赠予他,他大喜过望,一连吃了半包。想着白日里收好明日吃,到晚上便忍不住,半夜爬起来把糖吃光。甚至一次刚从医院看了牙出来,就去买糖吃。

当钱玄同找到鲁迅先生为《新青年》撰稿时,鲁迅先生说除了抄录碑文这类的事其余一概不做。而我们印象中的鲁迅先生也是那个在夜里的烟雾袅袅中泛黄的手指夹着烟,一边咳嗽一边笔耕不辍的斗士。可现实远不止这样。鲁迅先生受蔡孑民先生之托设计北大校徽,与许寿裳、钱稻孙一同设计中华民国国徽。他大量翻译外国文学作品,忠于原作,谦虚自认不配诺奖。鲁迅先生书法主学颜体,兼学清代何绍基用笔,劲健有力。同时鲁迅先生爱收藏版画与木刻,建筑设计方面亦有涉猎。

这还是众人熟悉的鲁迅吗?更令人惊讶的是,鲁迅先生在穿搭方面也颇有心得。人们熟知萧红穿红上衣和咖啡色裙子见鲁迅被说“不大漂亮”,鲁迅先生还总结了一套穿搭技巧讲予萧红听。他自己也设计大衣,讲究搭配与时尚。

从教材里走出来的鲁迅先生,鲜活生动,熠熠生辉。这样饱满的、丰富的鲁迅先生,才是为人熟悉的,采豆吃的迅哥儿;才是令人羡慕向往的,拥有一整个百草园的迅哥儿。可是在之前的日子里,迅哥儿是和鲁迅全然分开。那样严肃的冷峻的头发直竖的鲁迅先生在沉重而艰苦的岁月里终究是难以为继的。他是战士,他遭遇过失望,遭遇过心灰意冷,知道对于废青们与朝气蓬勃的青年们并不一样。如果他所有的关于生活的乐趣都没有了,他怎么与童年时期的迅哥儿连接起来?如果他失去了所有的期望,又怎么会在愚弱的国民面前一次又一次地呼号与奔走,一次又一次地在深沉的悲哀中还愿意对着满目疮痍的社会唤醒沉睡的人们?那他不就会步易白沙们的后尘,在彻底的绝望中把生命献给过去?

可他还是在战斗,他依然在战斗,他一直在战斗。他真诚地忠于自己,随时准备对着一切不公宣战,对着一切偏颇宣战。他完完整整地做好了一个作家,完完整整地做好了一个文艺工作者,更完完整整地做好了一个人。

其实不难发现,家国难两全一直都是困扰多少志士仁人的难题,而对于文人学者,学问与家庭亦是常常难两全的。当然,这于家庭双方都有责任。但在当时,许多文人学者的绯闻逸事哪怕在今天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鲁迅先生在这一点上,做得相当好。他会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写到,虽然听自己课的人越来越多,但女学生只有五个,而且从来没有正眼看过他们,以后也是这样。他也会在外出回家时带些许广平爱吃的,会在给她寄的信笺上印上她爱吃的枇杷……

笔者认为,鲜活生动的鲁迅先生每一个学生都会喜爱。他诙谐风趣,也会耍小性子,他有情有义,也时尚潮流。可是为什么,包括笔者在内的众多学生们从未知晓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初中便已经学过,为何直到现在,都少有人真正了解迅哥儿而只关心那个以笔为枪的永远战斗着的鲁迅先生呢?笔者认为,或许,在学生们心里,这样的鲁迅,是不重要的,是考试考不到的,是浪费时间的,甚至连老师,连学校也是这么认为的。人们似乎早已习惯了功利性地学习,为了分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而常常忘了究竟是为了什么。最后的一场考试结束了,学生的头脑中、心中还残留下什么吗?往往一切都没有了,只有一个个奋笔疾书的日子,一个个纠错的瞬间,那些留下让自己再次感动的东西,可是,那些又有什么用呢?现代的经济社会无疑是现实的,人们的确不得不多考虑些现实。可是,人们往往走了极端,除去现实,一片空虚。可学习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为人,成才。人们了解先辈的意义是什么呢?是让他们的光芒照亮后人,在心中留下火种,教后辈们学会分辨,以此选择。可是现实却令人心痛,如果连一个真正的形象都没有在心中树立,仅凭只言片语,残光碎影,又何谈真正进入心中呢?更难有机会容每个人自己去评判了。

参考文献:

[1]鲁迅传[M]. 新世界出版社 , 许寿裳, 2017

[2]鲁迅全集[M]. 人民文学出版社 , 鲁迅, 2005

猜你喜欢
鲁迅
鲁迅防窃
鲁迅《祝福》漫画版
孔乙己
回望鲁迅(二)
《鲁迅遗风录》
阿迅一族
O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e—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Venuti’s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A Case Study of Two English Versions of Ah Q Zhengzhuan
鲁迅理发
从鲁迅给取名谈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