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本科生导师制研究

2021-02-18 23:16尹伟明南宗焕崔香银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医学院导师制本科生

尹伟明 南宗焕 崔香银

摘要:思政教育作为本科教育环节的重要环节,导师制的实施,不仅突出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同时导师在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位置。本文以延边大学医学院为例,从导师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和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导师制,本科生,思想政治,医学院

延边大学医学院是一所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医学院校,也是吉林省东部地区唯一的医学院校,肩负着为吉林省乃至全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民满意的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在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必须将教育和管理有机结合,先立德、再树人,只有保证所培养的学生拥有积极向上的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思想觉悟,高校所培养的学生才是社会所需要,并能为全社会做出贡献的人才。医学院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热爱祖国,忠于人民,遵纪守法,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职业价值观,愿为祖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人类身心健康奋斗终生。本文以延边大学医学院为例,从导师制在高校本科生思政教育中的作用、问题和建议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1.导师制在本科生思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长久以来,导师制只是应用在研究生的管理与教育过程中,取得了很好的培养效果,逐步推行到本科生教育与管理过程中。延边大学医学院在学校制定的本科生导师制的基础上,进行了优化和拓展,制定了“四位一体”导师制,每一位学生由4名导师负责,第一个是辅导员老师,负责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各类实践活动等方面;第二个是基础医学方向的导师,负责基础医学学习阶段的课程学习指导和基础医学实验和实践;第三个是临床医学方向的导师,负责临床医学学习阶段的课程学习指导、临床实习和实践;第四个是有由优秀的研究生和高年级学生构成的朋辈导师,负责指导新生日常经验的传授等。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后,导师组选用的导师都是专业方面非常优秀的专业教师和优秀的高年级学生,在辅导员对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的基础上,除了进行日常的教学活动外,增加了与本科生之间交流,进而对其思政教育、德育也具有重要的影响,所以导师制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学和德育过程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在导师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本科生跟随导师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科研方面的研究,导师的严谨的治学和科研态度,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逐渐加深了本科生对导师高尚的思想品德的认可,有了这份认可作为良好思政教育的和德育的基础,学生从心理层面非常信任和崇敬导师,也能很好的提高导师对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进而提升高校对本科生思政教育水准。

2.本科生导师制在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导师制的实施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部分老师想法守旧,认为导师制是研究生的管理教育模式,对本科生阶段实施导师制的重视度不够,甚至是只做名义上的导师,对于本科生的指导只是简单的谈话,而不真正的履行导师的责任和义务。选用的本科生导师都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在本专业从事本科教学工作不低于两年,并且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部分老师存在只重视科研和教学,轻视甚至是无视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部分导师本身的科教学任务比较多,学生不主动找老师,老师也只是忙于自己的事,师生之间的交流和感情也逐渐淡化,导师对自己身份定位缺乏认同,工作内容模糊并且随意性大,缺少长效的工作机制,认为学生的思政教育和管理只是辅导员的工作,自己教好课,做好科研就可以,导师这种想法和意识会直接影响对学生的思政教育的效果。

本科生导师虽然具备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拥有较高的学历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思想政治基本理论的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选用导师时,也不会针对这一部分知识进行考核,也缺乏思政理论知识和学生管理知识的学习,导师对学生思想政治研究的深度和力度都不够,在思政教育方式方法上有所欠缺,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出现的生活和思想上的问题。同时导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参差不齐,因而对学生的引导水平也不尽相同。

3.导师制在本科生思政教育中长效作用的建议

完善本科生导师的选用标准。选用时不仅考虑导师的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同时也要针对导师的政治思想进行考察,要将其作为导师选用的重要指标之一,一定要选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热爱学生,责任心强的老师作为导师候选人。明确导师的职责,要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确定学习进程,选择专业方向、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的知识体系。关心学生思想进步,通过言传身教,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专业思想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和生活情况,与辅导员共同做好学生政治思想教育。

转变或消除老师们只重视指导学生科研和教学方面的工作,而轻视、忽视对学生思政教育和德育方面的工作的想法和態度。设立本科生导师上岗前的培训体系,培训中明确导师的责任和义务,以及具体的工作职责,让导师对自己的工作有明确的认识和定位,以及让其深刻了解导师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培训,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具备了充实的理论知识,采用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有效的发挥导师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健全导师的评价机制,对成绩突出的导师给予表彰与奖励,选出优秀的导师典型,已汇报会或者交流会的形式分享工作经验。促使全体导师对本科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度重视,保证导师教书育人作用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骁,耿双燕,董伯力.发挥导师在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的机制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

[2]刘婷婷等.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探析与创新[J].教育教学论坛,2018.

[3]夏龙,于静泊,王美荣.基于“导师制”项目学习的课程思政体系实施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20.

[4]路绳方,程勇.本科生导师制的发展与实施策略浅析[J].教育现代化,2019.

[5]程勇.新时期本科生导师制探讨[J].教育现代化,2017.

作者简介:尹伟明( 1989 - ) ,男 ,硕士,助教。

延边大学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

猜你喜欢
医学院导师制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精准导师制对学生的影响和帮助
面向新工科的本科生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实证研究
习近平给在首钢医院实习的西藏大学医学院学生的回信
高职生导师制内涵研究①
Risk Factors of Depression in Postpartum Period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的应然取向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