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读”融合于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2021-02-18 03:16周逸飞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自我阅读教学

周逸飞

摘要: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学生能得到自我塑造,可如今,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实现。传统阅读教学受制于教学评价模式的固定化,忽略了学生的本色阅读。本文从“读”、“写”、“品”三个角度探讨让“素读”巧妙融合于现代语文教学中的方法。

关键词:素读 绿色语文 阅读教学 自我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在阅读中学生能得到自我塑造,可如今,学生阅读主体的地位依然没有真正实现。由此,我们在摸索教学方式的过程中,需要关注阅读课堂的本真。教会学生品读和运用语言,持着淡然之心去追寻绿色语文,是语文人应该持有的初心。

一、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状——功利化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语文工作者对阅读教学的探索可谓持之以恒,也获得了可观的成效,学生的阅读效率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可传统的阅读教学观依然根深蒂固。

(一)缺乏“留白”。随着学生学习能力的普遍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任务愈加繁重,加上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化,教师深受固定教学环节的禁锢,吝啬于在课堂中给学生留下充足的自由独立的阅读空间,四十五分钟的课堂,教师急于完成固有的教学任务,属于学生的个人时间少之又少,即使一堂课漂亮地结束,可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却少之又少,连文本的原句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谈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和个人独到的见地,个性埋没在了简单的“找答案”游戏中。

(二)缺乏“语文味”。程少堂提出:“语文味,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丰富学生的生存智慧和提升学生的人生境界为宗旨,以共生互学(互享)的师生关系和通过激活、引发、共享、共鸣、共融、共进等不同形式渗透师生的生命体验为前提,主要通过情感激发、语言品味、意理阐发和幽默点染等手段,讓人体验到的一种富有教学个性与文化气息的,同时又生发思想之快乐与精神之解放的,令人陶醉的诗意美感与自由境界。”可很多教师却忽略了这一点,始终将标准答案视为第一目标,一味干扰学生的个人解读,粗暴地灌输高于学生阅读经验、真实情感的“伪标准”答案,引导学生偏离自己的思维轨道,这种将文本炖烂榨汁喂给学生的灌输行为,势必让文本失去了原汁原味,久而久之,学生失去了探索文本、咀嚼文本的兴味,也忘了语言要细细品悟,以读促悟才是正道,渐渐变成了机械的程式化的做题机器。

二、“素读”——让绿色语文回归课堂

(一)“读”占鳌头

余映潮老师说:“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不是美的语文课,语文课,老师必须和学生一起美美地听,美美地读”。朗读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不可或缺的途径,它可以让文字变得立体,变成有声的语言,让情感变得灵动起来。汪潮教授认为,“素读就是对课文高频反复地读,强调让学生经历从‘读通’到‘读厚’,再到‘读薄’,最后达到‘读准’的反复读透过程。”

给学生足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教师要舍得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不限制阅读方式,不设置学习目标,不展示任何辅助资料,不进行小组合作讨论,不作答疑解惑,不打断不评论,让学生心无杂念,从大声朗读开始,全身心投入阅读中。每篇文章至少阅读两遍,紧扣新课标提出的“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读畅、读美”的要求。在朗读中,语法、语感、美词美句全都被学生吸收,转化为个人的语文素养。

(二)五管齐下,读写结合

五管即“圈点勾画和批注”,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单元目标里写着“在课本上勾画出关键语句,并在你喜欢的或有疑惑的地方做标注”,素读是学生主动的阅读,作为阅读主体,学生可以在每张白纸上涂鸦自己的想法。圈点勾画和批注阅读法是一种边阅读,边勾画标记的阅读方法,不仅能加深对文本的记忆,还能发挥学生的思维潜能,更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生可自行设计喜欢的标记符号,在阅读时标出重要的字、词、句,写感想,加标点,提疑问,归纳要点等。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便从简单纯粹,慢慢充实丰满起来。

语文教材中不乏值得品评的精彩文字,学生可以通过圈点勾画的形式将其凸显,用批注的形式进行点评,主要形式有赏析式、感悟式、质疑式、批判式、模仿式等,比如在学习《白杨礼赞》一文时,有些学生针对白杨的形象,在空白处批注了与白杨有着相似之处的环卫工人、老师、建筑工人等无私奉献的形象,联想到了更加深远的意义,还有一些学生,模仿了该文的象征手法,写了几首小诗。教师可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去对文章作再创造,从而形成独特新颖的思路。

(三)品出语文味

学生在之前的圈点勾画中,已经有了自我思考的过程,接下来便需要将思考进行进一步深化,挖掘文本潜在的更多意义。这时,教师的引导作用就上场了,叶圣陶曾说过:“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看书读书的。一篇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些的地方,隐藏在字面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够领会。老师必须在这些场合给学生指点一下。”

一是引导学生直面文字,感受文本,透过文字去感知精髓,一篇好文章,要理解透彻,教师可从字词、修辞、句式等角度触发学生品读的兴趣,“把握作者原初的内在的思想,并与作者在情感、态度及价值观上达成共识。” 二是提供相关联的文字材料或图片信息,解决学生空缺的认知盲区,从而解决之前所产生的的疑问。三是引导学生用比读的形式,将当前文本与相似文本进行比较,或借助学生原有的阅读经验和生活体验,再析文本的写作意义。四是结合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用发散性思维去挖掘文本,寻找文本的时代意义,达到以此及彼、由浅入深的效果。

新“素读”是基于传统“素读”经验的一种发展,也是对传统阅读教学的突破,我们不应忽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限制学生用单一的方式去接触文本,素读不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更不是灌输超越学生认知,远离学生生活体验的过分解读,而应是建立在学生“全身心投入、个人独创”基础上的真实阅读。我们赋予了“素读”以新的时代意义,为“绿色语文”的回归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汪潮.回归本色教学 打造“素色课堂”:谈“素课”之理念[J].教学月刊,2011(6):10-13

[2]陆云峰.素读:多维文化冲突中的根性觉醒[J].江苏教育研究,2008(6).

猜你喜欢
自我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认同的崩溃
作文需“自我”感受在场
真实的人生,完整的人性
探讨私小说中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