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风格

2021-02-18 03:16李海涓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浪漫主义

内容提要: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是艺术歌曲的创始者,他首创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及富于特征的表现手法。本文分别从创作题材、艺术手法、形式结构等三个方面阐述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特征,形成了与古典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

关键词:舒伯特;艺术歌曲;浪漫主义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PeterSchubert1797~1828)是艺术歌曲的创始者。在其艺术歌曲创作中,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传统、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及奥地利民间音乐素材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但他的艺术歌曲与古典乐派有着显著的区别,在艺术歌曲的创作领域里开辟了浪漫乐派的新天地。

19世纪初,欧洲文学艺术普遍形成了一种新的潮流——“浪漫主义”的潮流,它反对尊崇理性,歌颂本能和情感。因此,由此产生的浪漫主义音乐也不再像古典主义音乐家那样客观的对待生活和艺术,这个时期的音乐家们往往从主观的角度,幻想似的体验和表现生活事物。自我性、抒情性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基本特征。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注重个人感情的表现,把整个世界和现实生活的各种现象通过个人的主观感受表现出来。如在《美丽的磨坊姑娘》这部作品中,他通过这些音乐形象反映出他内心世界变活万端的思绪;在《听,听,云雀》、《致音乐》和《小夜曲》这三部作品中,他赞美大自然,歌颂艺术和爱情;在《鳟鱼》和《野玫瑰》中,他又鞭挞了当时的黑暗统治,表达了他对自由和美好生活的向往。舒伯特的现实生活中,永远追求着理想、幸福、欢乐和美好的世界,只不过他的表现方式与贝多芬不同。他是一位与民众息息相关的浪漫主义作曲家,在创作题材、艺术手法以及形式结构上都形成了一种与古典派作曲家迥然不同的新风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其艺术歌曲的创作题材多来自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与奥地利民歌

随着浪漫主义思潮的来临,德国的抒情诗歌创作的蓬勃发展。舒伯特从这些诗歌中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他的艺术歌曲大都引用诗人的原诗作为歌词。如著名的声乐套曲《冬之旅》就是根据德国诗人威廉.缪勒的同名长诗谱写成的;歌曲集《天鹅之歌》中,有14首歌曲都是根据海涅等德国诗人的诗谱写成的;歌德的抒情诗,情感洋溢、绚烂浪漫,大胆运用色彩丰富的诗歌韵律等特点,对舒伯特的艺术创作有很大的启发。在舒伯特六百余首艺术歌曲中,就有七十三首是用歌德的诗谱曲的。运用诗歌作为艺术歌曲的创作题材,舒伯特用音乐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情感,在艺术歌曲中建立了诗人和音乐家的新关系,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新领域。

除了德国文学的浪漫主义诗歌这一方面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题材提供了丰富的养料,优秀的奥地利民歌也成了其创作题材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注重吸收民族、民间音乐的特点,歌曲风格和结构多源于民歌。因之他所作的一些民歌凤的艺术歌曲,如《菩提树》、《慕春》等,都变成了民众的新的民歌。

二、把伴奏提高到与人声旋律和歌词同样重要的地位

在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时,必须注意其伴奏部分的艺术表现力,这可以说是舒伯特的浪漫主义艺术歌曲与古典乐派作曲家的艺术歌曲主要不同之处。总的说来,古典乐派艺术歌曲的伴奏只是旋律部分的烘托与辅助而已,而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的音乐表现是立体式的,旋律声部仅仅是这个立体空间的一部分,器乐伴奏始终同人声旋律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人声歌唱常常突出人物,描绘歌词所包含的内容和感情;钢琴伴奏则起到提示场景,传达歌词意境的作用。例如在《魔王》中用三连音来描写急迫的马蹄声,用强烈的低音来表现黑森林中的寒风呼啸;在《摇篮曲》这首篇幅短小、结构简单的歌曲中运用了主和弦和属和弦的交替,产生出一种如同摇篮动势的摇曳感;在《鳟鱼》中利用了钢琴高音区明亮的音色,十分生动的描写了小鱼欢快地游泳以及跃出水面的景象;在《纺车旁的葛莱辛》中模仿纺车转动,烘托悲痛与思念的感情。从中可以看出,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创造了一个独立的氛围,使歌唱所无法做出的准确、完整、规范的诠释,由器乐伴奏给予揭示与补足。

三、总是使音乐的形式与诗歌的结构相称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过,舒伯特艺术歌曲大多引用诗人的原诗作为歌词。因此,他非常注重音乐与诗歌内容的协调性,他是根据歌词内容和情绪要求而决定采用何种曲式的,总是使音乐的形式与诗歌的结构相称。下面我们用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四种常用曲式分别加以陈述:

1.多节形式,即几段歌词反复演唱同一曲调旋律。如: 《野 玫瑰》、《流浪》等。音乐的旋律一气呵成,变化很少,但是我们在实际演唱时,必须按照歌词内容及情绪发展的需要加以变化,这样我们才能体会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真正内涵。如在演唱《野玫瑰》时,要运用音色的变化突出莽撞的小男孩和娇小的玫瑰花的对话;在演唱《流浪》的第四段是要稍微放慢些并加顿音才能突出“石磨本身很沉重”的形象。

2.略微改动了的多节形式,即大体上与多节形式相同,唯有中间一段或几段有变化。这种曲式无论在歌词内容上,还是音乐内容上都存在较为突出的对比性。当歌词中某一诗节的内容与气氛有所变化,音乐就作相应变化,,即表达了新的意境,又保持了原有的音乐精华。如《鳟鱼》的首尾两段的演唱都以表现明朗、欢快的大调为主,而在中段,则以叙述性的语气为主。

3.三段体曲式,即首尾段的旋律相同,中段作對比性的变化。。如《她的肖像》,就是一首三段体曲式的艺术歌曲。这首歌曲首、尾两段的旋律相同,音乐平衡,节奏缓慢,表现了歌词中“我”凝视“她”美丽可爱的肖像时优雅宁静的感觉。当第二段音乐出现时,虽然节奏上变化不大,但是,由于曲调出现了临时降号,从而改变了调式结构,感觉大调明朗的色彩变成了小调忧郁的色彩。这种细微的变化,很深刻地描绘了肖像中“她”在可爱的微笑中隐藏着内心的痛苦与辛酸。

4.通谱创作形式。当一首诗歌不是分节诗时,常用通铺写作。如《魔王》这部作品,便是以歌德的同名叙事诗为词的叙事歌曲。所以,我们在演唱这首作品时,首先应该了解歌德笔下的这些艺术形象的鲜明特征,才能更完美的再现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形象。

以上我们分别从三个方面阐述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浪漫主义特征,他对艺术歌曲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他首创了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及富于特征的表现手法。他的创作对后来的作曲家们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启示,并且为一向以抒情性为主的德国艺术歌曲创作开辟了更为宽广的道路。

参考文献:

[1] 尚家骧. 《欧洲声乐发展史 》[M] . 北京:华东出版社,2003.

[2] 李维勃编:《西洋声乐发展概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12月第一版

[3] 沈旋主编:《西方音乐史简编》,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4] 沈湘. 《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 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李海涓(1979.3-)  女  浙江杭州  副教授  学历: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声乐教学与演唱

猜你喜欢
舒伯特艺术歌曲浪漫主义
打开《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研究(1950-1960)》
艺术歌曲演唱的技巧探究
高中“艺术歌曲”教学之漫谈
从浪漫主义角度浅析狄更斯的《远大前程》
浅析拉赫玛尼诺夫《g小调钢琴前奏曲》的演奏技巧
对我国艺术歌曲演唱技巧的研究
觉醒的舒伯特
BBC电台要连播9天舒伯特乐曲
舒伯特的小夜曲
舒伯特与《摇篮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