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堂吉诃德和桑丘的文学形象对比

2021-02-18 03:46邱晓静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堂吉诃德

邱晓静

摘要:西班牙文學巨著《堂吉诃德》的主人公形象深入人心,主仆二人的故事看似滑稽不经,实则饱含深意。二人携各自梦想踏上征程,一路经历挫折和历练。无论是在身份上还是在外貌性格上,二人天差地别,却不想在种种历险后能互帮互助,互相理解,配合默契。笔者对这两个文学形象的差异进行对比,以此分析作者创作初衷。

关键词:堂吉诃德;桑丘;骑士主义精神;理想与现实

一直以来,众多学者都被塞万提斯奇思妙想的巨作《堂吉诃德》所吸引,对其进行了大量的分析研究和解读,其中绝大多数都着重于剖析主人公堂吉诃德的人物形象,而忽视了他的仆人桑丘一角。而这一人物形象的创作既非巧合也不是塞万提斯的异想天开,而是有其特定的存在意义——理想与现实的调和。作者塞万提斯对于堂吉诃德的塑造不仅仅受现实因素、社会背景的影响,还源于其自身经历的缩影:同样的正直不阿,英勇善战,坚持自我的梦想。堂吉诃德对于理想的追求,面对现实的残酷,依然决绝孤独的前行;相比之下,桑丘作为其反面意义的存在,用质朴的存在,始终不放弃提醒其主人回归现实。

一、骨瘦如柴的主人和矮胖壮实的仆人

书中人物的主人公堂吉诃德和桑丘的外貌形象截然相反:主人堂吉诃德高高瘦廋且弱不禁风,仆人桑丘却矮矮胖胖并很强壮。外貌迥异的二人,却在作者的妙笔之下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堂吉诃德所代表的阶层是没落的贵族,而桑丘是敦厚老实的农民阶级,他们既对立、却又相互依赖:农民劳作在贵族的庄园田产之内,以此糊口,贵族坐享其成;农民憎恨着贵族的压迫却又不得不依赖于他们的土地过活;贵族厌弃农民的粗俗浅薄,却又不得不享受他们所创造的美食,豪华奢靡的生活。

这对矛盾的人物外表特征暗示着其特定的社会阶层:堂吉诃德的瘦则说明了他所处的阶层正处于没落的边缘,然而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的社会地位仍比桑丘所处的农民阶层要高一个层次,所以桑丘一直称呼其为尊敬的主人,所以堂吉诃德的人物设定很“高”;桑丘所处的社会阶层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中,仍是处于一个比较低微的社会地位,因此其身高设定为“矮”。虚弱的堂吉诃德饱受骑士小说的毒害,终日疯疯癫癫,在痴心妄想的匡扶正义之旅当中尝尽苦头,本就虚弱回到家乡后更是一病不起,最终与世长辞。

与时代格格不入的骑士小说在当时的西班牙风靡一时,作者塞万提斯写此书正是为了讽刺当时所盛极一时的骑士小说。《堂吉诃德》一经问世,家喻户晓,骑士小说顺理成章开始走向覆灭。所以,作者必将堂吉诃德这一人物形象塑造成瘦弱、上了年纪的半疯便是最恰当不过的了。至于桑丘的胖和强壮,常常遭到世人的质疑,为何一个社会地位卑微的农民阶层代表人物却是一个身材圆润之人呢,饱受压迫和饥饿摧残的他们不是应该瘦弱不堪,见风就倒吗?殊不知西班牙彼时是个农业大国,农民阶层处于“不求富贵但可温饱”式发展的道路上,且桑丘忠厚老实、实心实意、矮胖的形象也与他敦厚的个性比较相符。此外,于互补性来说,堂吉诃德和桑丘在冒险旅途中相伴,如若都是这般瘦弱,也显得故事太过乏味,如此这般强对比性的外貌刚好互补。

堂吉诃德和桑丘之间的矛盾性不仅仅体现在二人的外貌形象上,其精神层面上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性。堂吉诃德在书中所设定的特定的社会大背景下,影射的恰是当时的人文主义者,而桑丘则是饱受压榨之苦的农民阶层代表,所以看似令人捧腹的故事情节,实质上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社会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阶层的生活状态。桑丘虽是个老实巴交,脑子不太灵光的农民,但有妻子儿女留在乡中,决心和堂吉诃德一起踏上冒险的征途,也是着实没有生活的出路,希望借此得到生活的转机。

性格的差异揭示了人文主义思想家和农民截然不同的性格特点,堂吉诃德的沉溺幻想,急功近利,见义勇为与桑丘的注重现实,目光短浅,胆小怕事形成了鲜明的差异。桑丘在本部小说中虽然是个仆从的角色,但其在故事情节发展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二、不可调和的理想与现实

据塞万提斯本人所说,桑丘的人物形象并非置于构思的范围之内,而是在随后的情节发展中,凭空而设。但从整本书的情节发展构造而言,这一对人物形象的构造可谓天衣无缝,二者大人物和小人物形象的对比,使得书中人物性格对比鲜明,因此人物的构造显得更加完善。比如,桑丘时而粗俗的语言、市侩的想法,使得堂吉诃德英雄游侠式的言行更加荒诞不羁,令读者捧腹大笑。反之,堂吉诃德的疯言疯语,在桑丘实在的大白话中对比中,更加凸显了本书对于骑士精神的讽刺,以一种惟妙惟肖的形式夸张的再现了,受骑士小说所毒害的民众们之生活状态——与现实社会的格格不入。两个形象之间设定的大人物和小人物形象的强烈对比,也表明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及其抉择,并不会受其社会地位高低、个人身份贵贱所影响。就像堂吉诃德虽是贵族,但实现其理想可谓是异想天开,桑丘虽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但其梦想最终能实现,并且他完全有能力去把握这个梦想。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塞万提斯作为底层人民对于现实社会的一种控诉,人人都要实现梦想的自由,人人都要能力去为梦想而努力。

众所周知,堂吉诃德是一个饱受骑士小说之害的破落贵族堆满了一书房的各式各样的骑士小说,整日沉浸于中的堂吉诃德更是翻出祖上留下的破烂铠甲,拼拼凑凑,开始第一次冒险旅程。为的是拯救这个缺失骑士精神的世界,以自己一人的力量匡扶正义。且说骑士小说里所描述的事件和人物是真还是假,但凭他妄想凭一己之力就想改变世界道德体系这个想法,足可见堂吉诃德实为一个不折不扣的理想主义者。

堂吉诃德对于理想的追求是决绝的、纯粹性的,无论前方是有多危险,是多么得荒诞不羁,多么的不自量力,比如大战风车,挑战饥肠辘辘的狮子等,无一不显现了堂吉诃德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哪怕遍体鳞伤,生命不保,依然坚持以骑士精神解救天下劳苦的苍生。而桑丘并非如此,他时常有退缩的意图,碰到挫折,他首先想到的是回乡,桑丘之所以选择背井离乡跟随堂吉诃德左右,就是为了过上更好的日子,既然如今不如曾经,他当然选择回到过去,桑丘这样的品性,则说明了其在理想和现实的碰撞中,甘愿选择现实,不愿为理想而冒险。

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与生俱来,但在一个作品中有如此的相互碰撞,并非常见。现实派常常屈于现实残酷,通过避让鸡蛋碰石头的疯狂行为来求得一时安稳。而理想派,不论前路是否可行,一心想着的是心中的梦想,虽然历经艰辛,但往往可能绽放绮丽的梦想之花。

三、结语

堂吉诃德和桑丘之间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是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的对比,然二人又是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结合。堂吉诃德在理想的追求中,充满了决绝性和彻底性,几近于疯狂的妄想一个人之力拯救整个世界,平天下不平之事。但在现实与理想的碰撞中,但也不能一味的以卵击石,人们既要向堂吉诃德学习他的坚持不懈,也要学习桑丘的务实,不仅要为理想去努力拼搏,也要懂得适时知难而退,为下一次的出击而储蓄力量。

参考文献

(1)何应文:“浅谈堂吉诃德人物形象的性格二重性”,原载于《社会科学报》,2000年12月第四期,上海:社会科学报社。

(2)黄钰:“《堂吉诃德》骑士梦解读”,原载于《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24卷第四期,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和田市: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3)塞万提斯:《堂吉诃德》,(杨绛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

(4)赵静:“堂吉诃德的需要和桑丘潘沙的需要”,原载于《科教文汇》,2008.03下旬刊159页,安徽:科教文汇杂志社。

(5)智量等选编:《外国文学名家论名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年。

(6)ELISENBERG,Daniel: Cervantes y Don Quijote, Barcelona;Libergrat,S.A.,1993

(7)MIGUEL,De Cervantes Saavedra: El Ingenioso Hidalgo Don Quijote De La Mancha,Madrid,Anaya,2005.

猜你喜欢
堂吉诃德
塞万提斯与堂吉诃德
《堂吉诃德》鉴赏
论《堂吉诃德》里堂吉诃德与桑丘·潘沙的现代性
西班牙语文学与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质培养
堂吉诃德之性格内蕴析论
中企走出去不妨学一学“堂吉诃德”(观察家)
翻译家杨绛与“失败”经验
《堂吉诃德》中的谚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