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背景下初中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

2021-02-18 20:59邵文群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初中科学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邵文群

摘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当前的教学环节,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习惯是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主张在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和思考的时间。通过合作探究有助于帮助学生摒弃一些不良的学习习惯,因此本文以初中合作学习为研究目标,通过分析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以提升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科学;高效课堂

引言

由于时代的发展,单一的课堂教学活动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发展需求,在传统课堂中,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限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开展初中科学活动课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可操作性,将学生从单一的课本及枯燥的文字中解放出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并感受科学的力量,感受科学的存在,既能够强化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与消化,又能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魅力,在科学活动中发现自我,感受到与时俱进的科学发展。

1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并安排适量的作业

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以为学生留下预习内容。而学生在预习期间,势必会有难以完全理解的知识点,这样一来,他们会带着问题进入课堂教学中,从而就能在听课的时候具有针对性。学生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会主动查找相关资料,这不仅会使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还能使他们通过自主学习,加深对问题的理解。此外,教师还要布置作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能力为他们安排适量的作业,从而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内容。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以不影响他们的生活为前提,为学生合理安排各种丰富有趣的学习任务,以此全面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从而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2多维互动:课堂展示交流畅所欲言,碰撞思维火花

研学课堂中的多维互动环节正是基于小组合作探究过程后发表自己实验结论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辅助学生修正自己观点,在否定和肯定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组织,并及时对每个展示的同学进行适当的点拨,保证互动的意义与问题的深度,实现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更可以利用pad的优势,将学生的活动过程和活动想法提交至教师端,在学生交流的时候可以同屏呈现给全班学生,加强互动的可视性、直观性和参与感。

3合理分组,构建高效的合作环境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很多任务的完成单单靠一个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当前的初中生中,部分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在生活和学习上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一种集体观念。因此开展小学合作的基本工作就是为学生创设一个高效的合作平台,通过合理分组,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在分组的过程中,教师要考虑的就是组内人数分配。组间同质化,组内异质化以及组内成员之间的优势互补是人员配置的其中一项原则,按照优等生和差生的交叉组合的方式,让优生带动差等生进行学习,在这样一个交叉学习中实现双方的共同进步。交叉分组的形式能够让各个小组内的成员在兴趣爱好、性别差异以及个人意愿等多方面进行有机组合,该原则能够让小组成员能力分配均衡。这样的分组方式让小组之间没有优劣之分,小组成员之间在互帮互助之间不断提升自己,同时为小组之间创设了一个较为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分组的过程也可以按照学生对事物的认知水平进行分组。按照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组,利于学生在同样的行为方式的驱动下培养小组成员间的凝聚力。合理分组后,组内成员也要进行明确的分工,不论是师徒结对,还是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原则,都应能做到合理规划,避免合作中的漫无头绪,比如在一项探究的过程中,首先要选择出一名组长,有的人负责统计,有的人负责记录,有的人负责实践等,组长都应该做好规划,同时也要在相应的环节限定时限,做好时间规划,避免无效的合作。另外小组成员的组成应该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计划的不同实现动态化,组内角色的互换或者按照喜好的自由结组都是一种动态的组合方式。

4利用科学史深入挖掘科学内容

科学的史料中蕴含着丰富的学习资源,教师可以借助科学家的脚步及科学的发展过程,将科学的历史资源变化为科学探究的桥梁,让学生在学习科学史的过程中体验科学家的探索过程,深入到科学知识的发现过程中,为学生培养科学思维打下基础,借助科学家的精神与品质,陶冶学生的科学精神与情操,帮助学生积累科学活动的知识。例如,《牛顿第一定律》是初中科学中重要的内容,其涉及的科学活动非常典型,教师可以在带领学生通过木板和小车的实验中得出物体运动的距离远近与物体受到的阻力有关的结论,为了证明这个观点是否正确,教师可以带学生回顾历史,按照时间的顺序回顾。首先,亚里士多德提出运动和力的关系,之后,伽利略的结论打破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形态的原因这个理论,其次,笛卡尔进一步发展了伽利略的思想,指出一个物体在不受力的情况下不仅速度不变,运动方向也不便,最后,牛顿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做出总结和补充,得出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经历科学知识的发现、探究和得出结论的过程,让学生体会到科学是基于探索实证的,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科学探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本质,鼓励学生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家。

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启蒙阶段,为此,教师应采取开放式的教学模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師要多为学生提供实验和实践的机会,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并形成牢固的记忆,这样一来,就可以在提升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让课堂教学效率达到理想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沙琦波.基于科学本质的科学探究教学策略[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34—37.

[2]许萍.用科学大观念指引教学——初中科学主题教研活动案例简述[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9):19—23.

[3]沈燚洁.初中科学拓展性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J].中学教学参考,2018(17):80—81.

[4]张中尉.初中科学探究性教学活动的实施[J].新课程·下旬,2017(12):254+256.

猜你喜欢
初中科学合作学习高效课堂
微课不微
浅谈初中科学问题化教育模式的开展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