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

2021-02-18 23:08杨丹丹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

杨丹丹

摘 要:2015年5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凸显了创新创业教育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历史使命。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在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和社会就业创业中的重要地位,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课程体系

引 言:就业是事关社会和家庭的重要问题,那么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一些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课程建设还存在着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创业技能孵化实训基地建设有待加强、制度标准不够健全、企业参与的动力不足、配套政策尚待完善等问题。打破传统课程建设方法,发展成为交互式、参与式、思辨式、阶梯式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全面认知创业过程和成功创业的基本要素,培养创业能力和勇气、重点培养学生勇思考、敢质疑、敢创新的意识,创造自身价值及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助力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与创新。

1 完善课程教育体系建设

据“课程与教学生态”模块权重最大,并且课程内容体系权重的总排序遥遥领先,说明有效的课程载体和科学完整的课程体系是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核心与基础因素,这更是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育训结合,德技并修”核心思想的进一步凸显。一方面,高校明确教学口标,借鉴国内外相关成果案例,结合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基础与知识需求间的差异,构建具有时代性、科学性与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另一方面,高校增加课程的趣味性、体验性与实践性,更新教学方式方法,挖掘校内外教师资源,借助实践育人第一课堂,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相融通,构建集课程、课堂、训练、竞赛与成果转化于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新潜质。首先要确定目标。开发基于创新创业工作过程的典型任务课程,如《大学生创新创业虚拟仿真》实训课程等,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要突出其素质课程特点、突出其技术、突出其能力。课程标准要根据职业技能标准、学历教育标准、企业岗位标准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工作任务对接。以大学生创新创业类课程、创新思维与方法类课程为载体,以赛促教、以创业实践、项目孵化为成果导向,研究如何培养具有创业者基本素质和创新开拓个性的有工匠精神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培育在校学生的创业意识、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本课题以学生为中心,就此展开研究,结合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通过科学的培养模式设计以及精准的教学评价实现培养目标达成。探索出为高职院校学生量身定制的创新创业能力“阶梯式”培养模式。

2 优化授课过程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职业素养培养与各课程内容相互渗透,把能力拓展课程作为拓展知识的深度及广度的抓手。组织来自校企各专业的老师,根据课标提出自己的教学内容思路安排,并阐述理由,教研组集体教研,各自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采取主讲人制度,对主讲人的设计思路,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成为初步的教学内容设计。按照设计,逐一完成各个环节,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同时,及时掌握设计的可信度,重点掌握设计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阻力,以便课后反思、整改。建立反馈制度。每次课后,反思上课过程中哪些环节比较顺利,哪些环节有问题,应如何改正。对设计实施中存在的不足给予修订,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的、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作用于指导创新创业教学实践。

3 构建协同机制

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是多元化的动态网络系统,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运行,需要不同组织机构间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并且各机构间处于互相作用和互相影响的动态平衡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教师直接教授的,而是学习者在真实而复杂的情境中,通过合作与交流,实现与学习内容的充分互动,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来实现意义建构。在建构主义理论中,情境创设、协作式探究和意义建构是学习发生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意义建构是核心内容。根据建构主义理论,阶梯式模式的构建,为学生搭建知识性、兴趣性、专业性、创新性的就业能力提升的学习实践平台,从而使创新创业教育效益最大化。通过探究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合理布局的理论和实践培养模式,从内容构建、方式构建、时间构建入手,阶梯式创新创业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学习公共基础课+职业素养),安排学徒到企业认知学习(专业入门感性认知);企业导师以讲座形式,指导学徒认识行业生态、企业文化与价值观。第二学年:(理论学习+在校实习)开设创新创业核心技能课和专业方向理论课程;(采理实一体化教学)到企业培训基地进行体验实习,兼职教师(企业导师)负责实训实习课程;指导学徒动手操作。第三学年:(创业综合实训+创业项目孵化)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综合实训,由企业导师负责传授创业技能,创新创业教师负责过程评估;

4 建立健全各体制机制

据“成果转化”权重较低,高职院校存在对教师创新创业教育缺乏保证,师生参与度不高,因此,高校一方面要健全校内相关组织机构,特别是健全教师评估反馈机制,把教师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纳入教师教育教学评估,并建立相对应的激励机制,激发学校与师生的创新创业活力,加快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步伐。考教分离、分层评估、过程评价,充分利用双创实践机会,将参赛演练、创业孵化等作实践抓手,依托双创教学团队的教学板块和双创引导员的实践板块,设计培养的全流程,拓展思路,助力教学改革与创新。调整教学时间、课程体系、教学评价、学习效果评价,从职业胜任力、社会责任感等多维度延伸,对教师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效果测量,使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观紧密结合,做到同频共振。逐渐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模式。通过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中渗透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同学们在专业学习中寻求创新创业的思考与实践,培养专业知识与创新创业精神相融合的应用型人才。

5 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教育教学理念”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有着重要影响。创新创业教育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也并非独立于大学之外的教育体系,高职院校要将教育生态整体性理念嵌入整个教学过程。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创新创业宣传,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学校领导要关注与深度理解国家有關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与法规,时刻把握正确的方向,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学习的讲座与培训,强化师生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结 论:

总之,“双创”教育是系统工程,课程建设是关键前提,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持续推进“双创”教育的主要抓手,推陈出新、开放包容是改善“双创”教育生态的关键途径,构建科学合理的质量评价体系是实现更高质量“双创”教育的重要保障。创业是做出来的,高职院校是中国教育体系中天然的实践体,高职学生创业更有优势,创新创业课程建设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林秀丽.高职院校“三全育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构[J].教育与职业,2019(16):57-61.

[2]胡正明.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8(08):72-77.

项目级别:院级思政项目

项目名称:乡村振兴下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路径研究

项目编号:NDZYSZ1905C207F681-FC2A-49CC-96B8-47A6D09B3641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高职
中高职教育衔接研究的重要探索
——评《中高职教育职业能力培养有效衔接研究与实践》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艺养教育”凝练与艺美课程体系建设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