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02-18 08:31施洋
文学天地 2021年11期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负性情绪

施洋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并与心理护理和常规护理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遵医率、护理满意度、SAS评分、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在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心血管内科是医院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该科主要负责冠心病、高血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相关疾病的治疗。基于此,本文主要将心理护理应用于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分析其对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道如下。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影响分析

导言:心血管内科是医院日常运作中的重要科室。主要负责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根据临床实践,心血管内科患者通常年龄较大,且有大量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他们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往往因负面情绪而降低,并对治疗效果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的治疗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的消极情绪,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本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报告如下。

1数据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92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6例。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根据公平和自愿原则纳入本组。观察组男女比例为23∶ 年龄62~88岁,平均(71.46±8.64)岁;平均病程(4.05±1.05)年;入院时间0.5~6h,平均(2.95±1.34)h。对照组的男女比例为24∶ 年龄63~89岁,平均(73.54±7.64)岁;平均病程(4.01±1.11)年;入院时间0.5~5h,平均(2.98±1.28)h。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基线数据无差异(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 年龄>60岁。(2)所有患者均诊断为心血管病患者。(3)一般信息完整。(4)所有患者均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1.2.2排除标准

(1) 严重精神障碍。(2)患有其他严重医学疾病的患者。(3)患有意识障碍的患者。(4)患有严重脑部疾病的患者。(5)对本研究的治疗不耐受的患者。(6)无法正常交流和沟通。(7)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研究的患者半途而废。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入院后积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相关内科护理,确保患者对自身疾病有足够的了解和了解,积极配合患者用药指导,确保患者顺利完成各项治疗工作,并对患者进行相应的基础护理。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入院心理护理:患者入院时,应在各个方面给予热情接待和评价,以发现和处理潜在问题。在护理患者时,应尽可能给患者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为患者今后的护理工作打下基础;做好环境干预工作,尽可能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同时,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尽可能防止患者入院时各种因素引起的不良情绪。(2)日常心理护理: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应进一步增强与患者的感情,这是各种护理的前提。因此,护士应积极与患者沟通,缩短与患者的距离,通过非肢体语言适当安慰患者。告知患者当前心血管疾病治疗和护理的结果,确保患者在护理过程中能够安全面对治疗和护理。在这一过程中,应避免传统心理护理“口手不动”的弊端。通过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来维持患者的日常情绪,可以保证患者在各项护理工作中有良好的依从性。(3)综合心理支持:护士与患者应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并告知患者家属心理支持的重要性,以减少患者不良情绪,增加患者治疗信心。

1.4观察指标

(1) 统计两组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治疗依从性,分为三级:治疗依从性(80分以上),基本治疗依从性(60~79分)和不依从性(60分以下)(2)两组护理满意度分为三个层次:满意度(90分以上),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大于50分表明患者存在焦虑,且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如果SDS评分超过53分,患者有抑郁症,且评分越高,抑郁症越严重。(4)采用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满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1.5 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以SPSS26.0做统计学验证。计数资料通过χ2值检验后,采用[n(%)]来表示;计量资料经t检验后采用表示,且所有数据差异有显著性均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 依从性和满意度

观察组依从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负性情绪和生存质量

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大多数心血管疾病在老年人中较为常见,尤其是冠心病和慢性心力衰竭,容易对患者的正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根据心血管医学的临床实践,老年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导致治疗依从性下降,疾病的治疗效果达不到预期,最终患者的生活质量持续下降。根据老年患者的实际情况,在治疗过程中往往给予有效的护理配合,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但常规护理方法以简单的护理配合为基础,难以有效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改善。因此,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一是为患者入院后创造良好的病房环境,尽量使患者感到舒适,避免因环境影响而引起情绪波动;此外,还应与患者沟通,与患者家属合作给予患者关怀和鼓励,与患者交流感兴趣的话题,促进患者负面情绪的缓解;此外,通过对成功治愈案例的描述,患者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疾病是可以治愈的,从而建立治愈信心,从而促進患者依从性的提高。

本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表明,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实验组SAS、SD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依从性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和依从性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89.62±5.33)和依从性评分(91.25±4.06)均优于对照组(78.58±6.12),(80.26±5.74),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在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中的应用,可以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依从性,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变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应用的有效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心血管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心理护理和优质护理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作用[J]. 唐梅梅.  心理月刊. 2020(18)

[2]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心理压力、不安焦虑与抑郁等情绪分析[J]. 赵红静.  智慧健康. 2020(15)

[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态及干预效果[J]. 田淬,李海燕,穆洋,韦妍妍,杨丽娜,唐莲.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0(04)

[4]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分析[J]. 苗宗娥.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12)

[5]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重症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 王文红.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 2020(03)

[6]心理护理干预对心血管内科老年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 张秀芬,孙慧,何丽萍,杨傲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18)

猜你喜欢
心理护理干预心血管内科负性情绪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群发性产品伤害危机中未曝光企业应对策略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动态机制研究
心理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分娩方式的影响研究
规范化术前访视对围手术期患者负性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急性心肌梗死心血管内科治疗的临床研究
64例儿童学校恐怖症患儿的临床特点及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