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时代家庭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1-02-23 06:42李红霞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4期
关键词:家庭家长学校

李红霞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谈到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习总书记在2017年9月10日参加全国教育工作大会的重要讲话中又强调家庭教育要做好四个“一”。“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

父母是一种职业,虽然没有岗前培训,但要毅然上岗;虽然没有专业教育,但是可以在职进修。对孩子的教育是一个永无止境也永远无法精准把控的过程,如何从容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变化,是家长与孩子一起要研习的必修课。

一、家庭教育的内涵与意义

家庭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最早接受教育的教师。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强调过:“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致而复杂的任务。”这就说明了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福禄贝尔说过:“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家庭教育非常重要。

二、当前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方面的问题

家长是孩子的终生教师,家长的教育观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然而当今家长在教育子女方面却存在这样那样的错误观念这些观念严重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具体表现在:

1、从众攀比,急功近利。现在有许多家长在社交、聊天的时候,有意无意总是在一起聊娃、拼娃。总是感叹为什么学霸总是别人家的娃,坑爹妈的都是自己的娃?很多家长只是要求子女好好学习,考出好分数,考上好学校。考好了给孩子买手机,买衣服,多给零花钱。孩子的学习状况才是他们关注的焦点,把家庭教育理解为纯智育。

2、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现在意义上的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许多家长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不仅不重视心理健康,而且无视心理疾病的存在,甚至把心理疾病简单当成孩子叛逆来看待,从不对孩子进行心理的疏导,心灵的沟通,导致孩子有的自卑,有的孤僻、有的叛逆、有的虚荣、有的自我……。

3、过分依赖学校教育。很多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教师的事情,这是放弃家庭教育的表现。其实很多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的心理因素,如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方面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的培养,学校教育就显得苍白无力,而家庭才是培养孩子的第一土壤。如果家庭教育不能较好地发挥其功能的话,孩子的情商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将成为空白,人格方面将出现重大缺陷。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问题

1、忽视个性,强行塑造。许多家长无视孩子的心理、生理发展的特点和个性,不管孩子的天赋和兴趣爱好,只是一味的跟风攀比,按照自己的既定要求和模式,强行为孩子设计好人生轨迹或者把自己的遗憾寄托在孩子的身上,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为正确的方向去塑造孩子。

2、过早过多的智力开发。家庭教育的重要方式应该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通过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孩子。但是目前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开始强化智力教育把家庭变成了学校。认为“教育越超前越好”,不能让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3、用言语或体罚暴力惩罚孩子。一些家长根本不考虑孩子的自尊心,动不动就对其加以训斥,更甚者采取棍棒教育。打罵会使孩子心灵及身体受到摧残,抹杀了孩子的个性和创造精神。在专制体罚下长大的孩子,很容易形成胆小、自卑、孤僻的性格,有的则产生逆反心理,偏激、固执,甚至进行对抗。

4、“以孩子为中心”现象普遍存在。现今社会独生子女多了,家庭条件好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忽略了对孩子的严格教育,对孩子“错爱”“宠爱”、把孩子惯得不像样。这种孩子“娇生惯养”、“自私”、“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理能力,没克服困难的意志。树大却并没自然直,反倒长成歪脖树。

(三)不注意良好家庭教育环境的营造

良好的家庭环境是进行正确家庭教育的必备条件,遗憾的是当前许多家长忽视了这个问题。主要表现在:

1、家长总是希望孩子改掉坏毛病,一旦发现孩子的问题都免不了一通数落甚至责打,家长却没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已经在孩子身上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

2、隔代抚养问题。当前自由经济时代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多,工作压力大等普遍存在。在很多家庭中,由于父母忙于工作或在外工作无法全身心照顾孩子,就把孩子交给祖辈照管。认为这样就没了后顾之忧。他们不知道这种隔代抚养帯来了很多不利于儿童健康与成才的“隐患”。

三、家庭教育的几点策略

2008年,中国青年教育学家赵雨林研究得出三道生命发展教育理论,即:一是“为生之道”。以生命健康为核心,由生理保健(健)、心理健康(乐)、安全适应(安)等三大方面组成;二是“为人之道”。以生命价值为核心,由生命角色(本)、人格人生(志)、处世修养(交)等三大方面组成;三是“为学之道”。以生命智慧为核心,由三大方面组成。即:学习品质、综合素养、自主专长。该理论为教育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家长要研究孩子的个性心理特征,制定自己的教育策略。

(一)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从家庭抓起

家长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家长的三观里,隐藏着孩子的未来,当家长本身充满了智慧和力量,孩子也自然受到积极的影响。家庭和睦幸福,为孩子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良好家庭环境和亲子关系才能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肥沃土壤。

(二)以人为本,德育为先从家庭抓起

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优秀的人,家长要把孩子的身心健康,道德品质培养放在家庭教育的首要地位,培养正直善良、坚强独立、乐观宽容、有责任担当的孩子是每个家长的责任和未来,更是国家的希望。

(三)敬畏规则,懂得感恩从家庭抓起

孩子一天天长大,但在父母眼中永远都是孩子,家长总觉得他们这也不会那也不行。其实孩子的能力经常是出乎我们想象的,家长要学会放手,比如自己整理内务,给大人盛饭、倒茶水、扫地,独立完成作业,与人交往等。让孩子在这些过程中明白规则,知道责任,懂得感恩。

总之,所谓家教,不过是父母在孩子心里种下了精神和情感的种子,这些种子伴随家庭一同成长。亲子关系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是无怨的爱,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在和孩子相处的这一路,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学会修行和改变自己。默默守护,静待花开。

猜你喜欢
家庭家长学校
家庭“煮”夫
家长错了
恋练有词
学校推介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