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1-02-23 08:45江佳隆
护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婚姻状况性格特征结果显示

江佳隆,李 贤

1.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063000;2.河北省人民医院

心理脆弱是一种具有心身和精神症状,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并影响社会交往的消极反应模式[1]。研究表明,心理脆弱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因素,增加了心脑血管病病人抑郁症的发生风险[2],同时也是居民早期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3]。脑卒中是导致我国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首要原因,且发病随着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老年脑卒中病人由于认知功能和应激能力的下降,在面对疾病所带来的身体、经济和情感负担时,极易引起心理脆弱问题的产生,从而诱发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障碍[4-5]。因此,本研究以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其心理脆弱程度及影响因素,为降低抑郁和过早死亡的发生率、提高身心健康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0 年1 月在河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285 例老年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60 岁;②符合1995 年全国第4 次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脑卒中诊断标准;③生命体征平稳;④病人意识清楚,知情同意,自愿参加调查。排除标准:①有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者;②既往患有精神疾病史、痴呆或严重失语等不能合作者;③合并有心肺功能衰竭或其他严重躯体疾病者。

1.2 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在征得研究对象的理解与同意后,由研究者及3 名经过培训并考核合格的调查员,采用统一指导语进行面对面问卷调查。对于识读困难、书写不便等情况的老年人,研究者向其口述问卷问题,并根据其选择代其完成填写。现场发放问卷,并当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90 份,排除填写不全和有明显逻辑错误的5 份问卷,最终获取有效问卷285 份,有效回收率为98.3%。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性格特征、脑卒中类型、并发症数量等。

1.3.2 心理脆弱量表(MVQ) 该量表由Eplov 等[3]编制,国内学者公雨欣等[6]将其进行汉化修订,包括心身症状、精神症状、人际问题3 个维度,共22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总分110 分,分数越高说明心理越脆弱。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20,具有良好的信效度。

1.3.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该量表由国内学者肖水源[7]编制,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3 个维度,共10 个条目。总分12~66 分,得分越高表明得到的社会支持状况越好。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896。

1.4 统计学方法 全部数据经双人录入Excel,应用SPSS 22.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和百分数描述,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单因素分析采用t 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 相关分析,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老年脑卒中病人一般资料 285 例老年病人中,年龄60~95(71.35±9.51)岁;男167 例,女118 例;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6 例,初中或高中94 例,中专或专科63 例,本科及以上32 例;婚姻状况:未婚4 例,已婚(配偶健在)201 例,离异9 例,丧偶71 例;居住方式:独居63 例,与家人同住170 例,其他52 例;性格内向163例,外向122 例;缺血性脑卒中243 例,出血性脑卒中26 例,混合性脑卒中16 例;并发症数量:无118 例,1 种112 例,2 种46 例,≥3 种9 例。

2.2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得分情况 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总分为(51.18±13.98)分。各条目均分由高到低依次为人际问题、心身症状、精神症状,详见表1。不同特征的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得分比较见表2。

表1 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情况(n=285) 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比较(±s,n=285) 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比较(±s,n=285) 单位:分

项目年龄分类60~69 岁70~79 岁≥80 岁统计值P 例数150 65 70 167 118 96 94 63 32 4 201 9 71 63 170 52 163 122 243 26 16 118 112 46 9 MVQ 得分49.01±13.36 50.77±13.98 56.20±14.22 50.92±13.87 51.55±14.20 55.54±13.32 51.53±13.58 47.95±14.12 43.38±12.35 57.75±9.64 47.07±12.62 58.22±10.89 61.55±12.43 60.37±11.46 49.69±9.26 51.94±14.32 57.44±12.54 42.82±11.20 50.86±13.89 51.39±14.04 55.88±15.87 44.99±12.09 52.86±13.32 59.33±15.48 61.37±12.13 F=6.588 0.002性别男女t=-0.271 0.603文化程度F=8.147<0.001婚姻状况F=24.859<0.001居住方式F=17.522<0.001性格特征t=3.648 0.020脑卒中类型F=0.660 0.577并发症数量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中专、专科本科及以上未婚配偶健在离异丧偶独居与家人同住其他内向外向缺血性出血性混合性无1 种2 种≥3 种F=21.092<0.001

2.3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分析(见表3)

表3 老年脑卒中病人SSRS 得分及其与心理脆弱的相关性

2.4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方式、性格特征、并发症数量、社会支持7 个因素为自变量,心理脆弱总分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自变量赋值见表4。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病人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并发症数量、社会支持4 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可解释总变量的48.4%,见表5。

表4 自变量赋值情况

表5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水平 本研究结果显示,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为(51.18±13.98)分,高于对大学生[6]和社区居民[8]的研究报道,说明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程度较重。这可能是因为脑卒中病人由于长时间的疾病病程、沉重的家庭支出及长期的照护负担,使其正常的情绪和心理状态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病人的心身双重压力导致其心理更加脆弱。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问题维度得分最高,说明老年脑卒中病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存在障碍,这可能是因为病人肢体活动的受限和室外运动的减少,使其社会参与水平降低[9],社会交往活动自主参与度下降。

3.2 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

3.2.1 婚姻状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婚姻状况是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丧偶老年脑卒中病人的心理脆弱程度更高,分析其原因,在进入老年状态以后,老年人对于伴侣的生活照料和心理安慰的依赖程度愈发强烈,丧偶后由于内心的重大打击,老年人往往产生悲观、孤独等情绪状态,缺乏对于家庭的安全感和生活的意义感[10],使其变得敏感脆弱,心理和身体的应激能力降低。

3.2.2 性格特征 本研究结果显示,性格特征是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的影响因素,性格内向的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更加脆弱。性格内向的病人通常不善于表达,对外界刺激更为敏感,缺乏与他人的沟通交流,从而造成自我封闭,丧失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因而在患病后展现出回避和屈服等脆弱性特点[11]。

3.2.3 并发症数量 本研究结果显示,并发症数量多的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更高。脑卒中病情常反复发作,严重时会引起偏瘫、认知和言语等障碍,病人肢体功能和自理能力的缺陷,使其因外在形象和生活工作的受损而产生自卑、沮丧等心理问题,加重自身的心理负担,进而心理更加脆弱[12]。

3.2.4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SSRS 总分及其各维度得分与老年脑卒中病人MVQ 得分呈负相关,心理脆弱程度受到其社会支持水平的影响。相关研究表明,和谐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社会功能对于降低病人的压力敏感性、减少精神和心理脆弱的发生风险有着重要作用[13]。因此,护理人员应动员家人、朋友给予老年脑卒中病人更多的关怀和支持,帮助其合理利用社会支持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氛围。

4 小结

心理脆弱作为抑郁症和早期死亡的重要预测指标,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可以改善病人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老年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根据病人的婚姻状况、性格特征和并发症数量等因素,识别脑卒中病人心理脆弱高危人群,给予适当的干预措施和充分的社会支持,维持正常身心状态。

猜你喜欢
婚姻状况性格特征结果显示
最严象牙禁售令
从《日耳曼尼亚志》看日耳曼人的婚姻状况
韩男性对婚姻状况更满意
从人际功能视角分析唐顿庄园男主人
理解真情 个性刻画
《乱世佳人》中郝思嘉的性格特征探讨
葫芦丝乐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研究
当代中美两国女性婚姻状况差异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