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2021-02-23 08:41阮湘虹
护理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适应性密度量表

蔡 芬,李 利,杜 娟,王 艳,阮湘虹,宋 佳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广东510515

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促使中青年群体承受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诱发疾病谱发生改变,致使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段较以往提前[1]。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首发脑卒中发病群体间中青年群体比例高达65%以上且比率逐年增加[2]。脑卒中在全球成人死亡原因中排第3 位,也是致残的首位原因,其发生会导致病人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受到限制,而中青年作为家庭经济及精神支柱,同时也是社会发展的主要劳动力,其一旦发生脑卒中,会对家庭及社会造成严重影响[3]。以往研究多局限于将患病个体作为一个研究整体,忽略了外部环境对病人健康的影响,而随着医学的发展,将病人生存的社会环境纳入研究,对全面提高病人的身心健康更具价值。家庭作为个体生活的主要社会环境,中青年病人发生脑卒中后,整个家庭都会面临严重的危机或压力,此时对其家庭优势力量的挖掘对患病个体及其家庭意义显著。家庭抗逆力是一种家庭特质,先天即具有并可通过后天学习不断提升,用以帮助家庭应对和适应逆境,在减轻个体、家庭及社会的疾病负担中起重要作用[4-5]。目前,国外对于家庭抗逆力研究已趋于成熟[6],国内对于家庭抗逆力的研究发展相对较晚[7]。因此,促进家庭的优势力量发挥对促进我国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应对脑卒中、回归社会尤为重要。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2018 年5 月—2020年4 月在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惠侨医疗中心住院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190 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①经CT 或MRI 诊断确诊为脑卒中;②符合WHO 年龄划分标准,年龄18~60 岁;③病情基本稳定,意识清楚;④知情同意并能够配合完成调查。排除标准:①伴有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严重不全及恶性肿瘤病人;②有严重认知、心理功能不全;③正在参与其他研究项目。

1.2 调查工具

1.2.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自行设计,项目包括年龄、性别、婚姻状况、职业、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医保类型、脑卒中类型、是否首次发病、自理能力等。

1.2.2 家庭抗逆力评定量表 该量表于2008 年由戴艳[8]编制,主要用于家庭抗逆力的测量,包括家庭信念及家庭力量2 个分量表,共49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家庭抗逆力越强。本研究中该量表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34。

1.2.3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 该量表由Olson 研制[9],用于评价病人家庭功能情况。包括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2 个维度,共30 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计分,总分150 分,得分越高表示家庭功能越好。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02。

1.2.4 领悟社会支持量表 该量表由Zimet 等[10]编制,我国姜乾金[11]进行汉化和修订,用于测量个体领悟到的来自家庭内外的社会支持程度。包括家庭支持、朋友支持、其他支持3个维度,共12个条目,采用Likert 5级计分法,得分越高表示感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本研究中量表Cronbach′s α 系数0.852。

1.2.5 Barthel 指数评分 评价病人的自理能力,≤20分为完全依赖,21~39 分为重度依赖,40~59 分为中度依赖,60~99 分为轻度依赖,100 分为无依赖。

1.3 资料收集方法 征得医院和研究对象的同意后,对中青年脑卒中病人进行调查。调查前向病人说明调查目的和意义,同意后发放问卷,发放问卷后研究者向病人解释问卷填写的方法,对于不能够自行填写的病人,由研究者根据病人的回答代为填写。共发放问卷200 份,剔除问卷填写不完整和无效问卷10 份,回收有效问卷190 份,有效回收率为95.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 软件对数据进行录入和处理,一般人口学资料及生活质量等计量资料满足正态分布时应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及百分比表示;家庭抗逆力得分单因素分析采用t 检验或方差分析,家庭抗逆力和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应用Pearson 相关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研究利用双侧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一般资料 190 例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年龄26~59(46.78±7.23)岁;男123 例,女67 例;婚姻状态:有配偶165 例,无配偶25 例;受教育程度:高中23 例,专科50 例,本科56 例,研究生61例;职业:中高层管理人员32 例,个体经营者47 例,事业单位职工53 例,企业家36 例,自由职业22 例;家庭人均月收入<10 000 元134 例,≥10 000 元56 例;医保类型:省市医保55 例,社会医疗保险34 例,城镇居民医保86 例,自费15 例;脑卒中类型:出血性45 例,缺血性145 例;首次发病154 例;自理能力:完全依赖21 例,重度依赖48 例,中度依赖43 例,轻度依赖78 例。

2.2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情况(见表1)

表1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情况(n=190) 单位:分

2.3 影响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单因素分 析(见表2)

表2 不同特征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比较(±s,n=190) 单位:分

表2 不同特征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比较(±s,n=190) 单位:分

项目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受教育程度分类18~44 岁45~59 岁统计值t=-0.961 P 0.393男女t=-0.563 0.572有配偶无配偶高中专科本科研究生中高层管理人员个体经营者事业单位职工企业家自由职业例数69 121 123 67 165 25 23 50 56 61 32 47 53 36 22总分188.42±23.11 191.35±22.52 189.42±23.14 192.33±22.84 194.82±23.55 177.44±21.72 143.74±24.36 186.46±26.56 192.88±19.82 205.21±20.65 191.83±23.33 190.16±22.43 188.07±21.99 193.08±22.46 190.73±23.68 t=2.691 0.019 F=2.420 0.021职业F=1.061 0.211

(续表)

2.4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与家庭亲密度和 适应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见表3)

表3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与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社会支持的相关性

2.5 影响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多因素分析 以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中P<0.1 的4 个变量(婚姻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是否首次发病)及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会支持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共解释总变异的57.7%。见表4。

表4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水平 中青年作为家庭经济的主要来源和强有力的精神支柱,其发生脑卒中后,家庭会陷入不稳定的状态。家庭抗逆力作为一种正向的家庭保护因素,在家庭遭遇压力和危机时,发挥家庭行为、功能等作用,从而对压力和危机进行调试,促进家庭应对压力及危机,并在压力和危机后更加强大[12]。本次调查结果显示,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家庭抗逆力总分为(190.28±22.15)分,处于中等水平。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经历了脑卒中这一压力源后,迫使整个家庭必须要应对这一疾病,容易激发家庭的抗逆力,然而脑卒中后需要经历长期的功能康复,整个家庭的功能还是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致使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平[13]。本研究结果显示,无配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首次发生脑卒中的病人家庭抗逆力得分较低。因此,医务工作人员应加大对低收入、低学历、无配偶及首次发病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的关注力度,帮助患病家庭积极应对脑卒中。

3.2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影响因素

3.2.1 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是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家庭抗逆力是发挥家庭能力和优势的一个统一称呼,其受到家庭资源的制约[14]。家庭资源是维系家庭和谐及平衡的关键点,资源充分能帮助家庭避免陷入危机状态,弱化压力和困境对现有家庭功能模式而产生的改变。以往有关家庭抗逆力的研究表明,影响家庭抗逆力的核心因素中首要两点即为家庭凝聚力和家庭适应性[15]。家庭凝聚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关系团结、情感亲密、彼此间信任和尊重。凝聚力强的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更多,关系更为和谐,亲密度更高[16]。适应性是指随着外界环境变化,家庭能够弹性应对,适应外界变动的能力。具有良好的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的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在患病期间能获得更多的情感支持,而其家庭在应对脑卒中这一负向事件时也能够及时做出变化应对困境。

3.2.2 社会支持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是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强而有力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地增强家庭抗逆力,与相关研究结果[17]基本一致。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给病人乃至家庭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和精神支持,并会对家庭管理压力和应对压力产生重要影响。家庭压力理论研究表明,通过评估压力事件来解释家庭如何应对压力或创伤的情况,然后寻求资源来管理,资源越多,家庭就越能应对[18]。脑卒中对病人和家庭都是一种负性的应激事件,需要调动内部以及外部资源的应对问题,而社会支持力度越高的个体,得到的保障越多,在面对脑卒中时更能够积极处理疾病给个体及家庭带来的困境,增进家庭应对和适应压力。此结果提示临床医务人员面对中青年脑卒中人群时,应采取有效方法帮助脑卒中家庭认识家庭抗逆力,充分调动家庭内部和外部的资源,帮助脑卒中家庭积极应对脑卒中带来的压力。

4 小结

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在不同人群中分布具有差异性;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社会支持是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重要影响因素。提示医务人员应探索有效的方法提高患病家庭的亲密度与适应性,充分调动家庭内部和外部的支持资源,从而提高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水平。本研究受到时间的限制,只调查了中青年脑卒中病人家庭抗逆力的一个时间点的现状,而家庭抗逆力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未来需要开展纵向研究,以发现家庭抗逆力的最佳干预点。

猜你喜欢
适应性密度量表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密度』知识巩固
密度在身边 应用随处见
权衡“轻”“重” 吃透密度
新高考适应性考试卷评析及备考建议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舵叶选型及适应性参数优化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健全现代金融体系的适应性之“点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