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提升学生表达能力的探究

2021-02-25 22:51牛慧英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3期
关键词:表达能力新课改探究

牛慧英

【摘要】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活动非常关注对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而表达能力直接影响到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小学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需要格外关注的问题。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很多小学生都存在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集中体现在无法运用课堂上所学语文知识来展开对话交流,也无法熟练运用语言文字来进行写作,这对小学生综合素质提升产生了一定影响。基于此,文章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进行分析,提出行之有效的培养措施,以期帮助学生更好地与人交流。

【关键词】小学语文;新课改;表达能力;探究

引言:

新课改要求将学生能力、素养等作为关注的重点,以便为学生长远发展打下基础。其中,培养卓越口才是新教育实验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语文课堂则是培养学生卓越口才的关键载体。因此,教师需通过教学模式的变革,促使小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得到提高,进而培养学生卓越口才[1]。目前,部分语文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到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意义,语言表达训练活动没有深入开展,这将会对学生的全面成长造成一定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语文教师需积极转变教学思路,将新教育理念贯彻于课堂教学当中,重视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锻炼,为卓越口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奠定基础。

1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意义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将个人想法、情感等通过语言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2]。語文学科具有工具性特点,学生接受语文教育可拥有清晰的判断思维,能够准确表达自身观点,更好与他人交流。教师应牢牢把握学生成长特点,担负语文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教学职责,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学好语文、用好语文。一方面,语言能力与思维能力具有密切关联,前者实际上是后者的外化表现,学生如若表达流畅、语法运用娴熟,在很大程度上说明其逻辑思维清楚。而逻辑思维又与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相关,因而培养语言能力还会对学生阅读理解、写作水平的提高起到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学生语言能力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如若在成长中缺少语言辅助,则不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求,在与人沟通交流中很容易出现误解。

2培养学生课堂表达能力的实践原则

2.1立足文本

人们在语言表达过程中,往往需要赋予相应的感情。因此,学生表达能力的训练,须于相应的情境、氛围下开展,这样方可以有效提升训练成效。而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具有丰富情感,依托这些文本开展表达能力的训练活动,能够有效明确表达指向,帮助学生在理解文本情感的基础上,掌握特定情感的表达方法。

2.2以生为本

很多教师在语言表达训练时,容易以自我主观认识确定训练任务和目标,导致与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合,这样将会影响到学生参与热情的发挥,不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3]。针对这种情况,小学语文教师需将以生为本的原则深入贯彻下去,充分考虑学生的语言发展水平,合理选择表达训练形式,确定训练目标。若训练目标没有任何挑战性,将会对学生积极性的发挥造成不利影响。若训练目标的实现难度过大,学生又容易产生挫败感。因此,只有科学控制目标难度,方可保证训练活动取得良好的实施效果。同时教师需要意识到班级学生具有差异化的语言水平,需分层开展表达训练活动。

2.3循序渐进

表达能力涵盖思维活动、言意转换等多个要素,难以于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将循序渐进的原则贯彻于学生表达能力训练过程中,避免追求一蹴而就。首先,教师要对学习目标准确把握,分层设计表达训练内容,促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逐步提高。其次,单节课程的表达训练中,也要逐步拓展训练深度。如刚开始组织基本练习活动,之后逐步向深化练习、发展练习等层级延伸。本种梯度训练模式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符合,且学生的个体差异也能够得到兼顾。最后,教师在表达指导过程中,需选择层级递进的指导模式,先向学生讲解基础表达知识,之后进行适当启发,引导学生逐步深化训练成效。

2.4科学评价

为促使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首先要帮助学生建构表达的信心。自信心也是培养卓越口才行动的重要目标,关系到学生的未来发展。目前,很多学生由于缺乏足够的自信,不能够主动、深入参与到课堂表达活动中,导致表达能力的发展遭到阻碍。因此,小学语文教师需将赏识教育理论运用起来。一方面,要及时肯定学生的表达内容,搭配运用手势及面部表情等语言形式,将学生的表达积极性调动起来。另一方面,又要采取导向性较强的评价内容,帮助学生明确表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引导学生持续锻炼和提高。

3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策略

3.1做好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小学生表达能力之所以无法得到大幅提高,自信心也是一大影响因素,很多学生因学习成绩不好,一直无法得到教师的鼓励,导致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处于自卑状态,由于学生缺乏学习的自信心,因此学生在教师所组织的各项教学活动中存在抵触情绪,这对促进学生表达能力提升会产生深远影响,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认真展开教学反思,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对学生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尊重学生,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提问的过程中要把控好问题的难度,力求使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准确回答出教师的问题,对于学生所做出的回答,教师不必纠结于答案的准确与否,只要学生的回答是建立在自己深度思考之上而作出的,教师就要对学生进行鼓励,这能够极大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参与到教师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中来,当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信心逐渐提升之后,他们就会以更加饱满的激情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3.2依托文本素材

1.模仿表达[4]。表达技巧是学生卓越口才的关键要素,而教材文本中有丰富的句式类型,通过引导学生模仿这些句式,能够帮助学生对表达技巧熟练掌握。例如,学习三年级下册《海底世界》一课时,文本中运用了多种句式。以“有的像蜜蜂……有的像……”这句为例,属于典型的排比句。教师可引导学生大声朗读这句话,感受排比句式的特点。之后,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天空云彩、森林鸟儿等图片,鼓励学生进行模仿创作,掌握排比句式的用法。通过这样的模仿练习,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吸收和转化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得到良好锻炼。

2.迁移段法。很多学生往往无法利用语言表达内心的想法,主要原因就在于语言组织能力不高,进而阻碍到学生卓越口才的培养和发展。而教材文本具有较多的段落,这些段落具有明显层次,且写作方式各不相同。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迁移和运用段落知识,能够高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例如,学习六年级上册《狼牙山五壮士》一课时,可将第二自然段作为训练素材。本段首先进行了整体叙述,之后分别对各个壮士的动作、神态等进行了细致描写,最后又对战斗结果进行了总结。此段落拥有清晰层次,教师可鼓励学生以本种写法对校园运动会等活动进行描写。通过本种训练活动的开展,学生可对段落语言表现形式准确把握,进而运用于日常表达过程中,锻炼与发展学生的口才。

3.探寻文路。文本学习过程中,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对语言内容充分理解,又要帮助学生掌握写人叙事的语言运用技巧,这样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能够得到改善,又可以更加巧妙地组合言语。例如,学习三年级上册《美丽的小兴安岭》一课时,本文在风景描写时依据四季更迭来展开,且运用较多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等,将小兴安岭的魅力充分展现出来。教师首先引导学生从整体把握文本写作结构,之后鼓励学生以“校园”为主题,分别表达出校园四个季节的风景变化。这样学生可充分联系现实生活与表达技巧,有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

3.3引入信息技术,强化书面表达能力

在信息时代下,语文教学可引入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传达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辟全新的学习路径。

1.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在信息化教学中,语文教师可创建双向互动的教学模式,在互动过程中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如在学习《江南》时,教师可将口语交际训练分为三项内容,分别对应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教师设立口语表达主题,即“江南景色”,与学生一同围绕该主题进行分析。教师可以通过大屏幕将江南景色展示给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创设相应情境、采用问题启发等方式引导学生思维,增强师生互动,如“荷叶丛中,荷塘里有什么呢?”“江南人在忙什么呢?”“为什么说小鱼是快乐的呢?它们在干什么呢?”第二阶段,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尝试进行口语表达,从课题、文章字句说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在教师引导下,有的学生回答:“荷塘里有美丽的荷花、采莲姑娘、小鱼。”有的学生回答:“小鱼在荷叶中自由自在地戏水。”第三阶段,教师对语言表达情况做出评价,引导学生书写语言表达感受,如“大家喜欢江南吗?喜欢江南什么呢?”通过读中说、说中写,学生能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可见,开展双向互动模式的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师生交流中共同进步与发展。

2.提高拼音转化能力。在语言训练体系中,学生先要学习拼音,拼音的特点是将发音直接用字母表现出来,便于小学生识记。当学生掌握拼音知识后,可在教师引导下用拼音记录身边的趣事,长此以往,学生将拼音与汉字相结合,根据拼音写出所知的汉字,逐渐记住更多的汉字。在写作过程中,让他们一边写一边读,加深对拼音与文字的印象,为后续阅读打下坚实基础。较强的拼音转化能力能为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好铺垫。在新媒体背景下,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微视频”,通过简短精炼的视频吸引学生注意力。如在学习汉语拼音时,教师可依靠微视频集中传授知识,在内容上可以学生身边人、身边事为切入口,通过动画、图片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出来,学生注意力更易被吸引,从而掌握更多的语言表达技巧。

3.注重模仿练习。书面表达是小学语文教学难点所在,该项能力可后天培养,通过模仿练习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郭沫若曾经说过:“写作水平可通过日常阅读积累提升,不断掌握更多写作技巧,即熟能生巧。”如在学习《秋天》《江南》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仿照课文进行写作,养成写作的习惯。随着知识的积累,学生逐渐能领会并运用相关写作技巧,通过长期练习便能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3.4开展实践活动,提高口语教学效率

为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还可开展实践活动,如“速读赛”“演讲大赛”“诗词朗诵”等。以演讲活动为例,低年级学生可能对演讲兴致不高,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特点,通过正面激励、侧面推动等方式,使其主动参与到演讲活动中,帮助其树立演讲信心,锻炼口语能力。

首先,为了培养学生演讲兴趣,教师可利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讲一个趣味小故事,使其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从被动听讲转为主动演讲。

其次,在参与演讲后,教师还要逐步要求学生脱稿演讲,加大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力度。对于语文基础较强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其独立写稿,教师对稿件进行指导和润色,帮助其快速提高写作水平。

最后,完善评价体系。小学生普遍渴望获得他人的认可,尤其是教师的鼓励会对其后续行为具有极大的调动作用。因此,在演讲活动中还应完善评价体系,采用学生自评、师生共评等方式,使师生共同参与到该活动中。演讲本人、听讲教师与同学都要做出评价,此举不但可增加师生互动,还可通过多元评价帮助学生意识到问题所在。教师应明确评价标准,做到公平公正,充分发挥评价体系的激励作用,在提高口语教学效率的同时,师生关系也变得更加融洽。

结束语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表达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为了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加大对学生自信心方面的培养,借助对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改进,为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创造有利條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加强语言表达写作朗读等方面的训练,就能快速提高表达能力,完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岩.小学语文教学中表达能力培养的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20(S1):109-110.

[2]汤小琴.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J].基础教育研究,2020(20):44-45.

[3]李娟.解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对策[J].学周刊,2020(31):123-124.

[4]陆杨.信息化环境下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J].新作文(语文教学研究),2020(10):74-75.

猜你喜欢
表达能力新课改探究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设问引导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表达能力的方法
浅析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提高农村高中学生的英语听力与口头表达能力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探讨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