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肾穿刺术后的护理及肾周血肿动态监测

2021-02-25 07:28张玉梅
中外医疗 2021年31期
关键词:肾周穿刺术血肿

张玉梅

福建省立医院,福建福州 350001

肾穿刺活体组织检查法属于当前对于肾脏疾病实施病理诊断的唯一途径,包括两种检查方式,分别为“开放穿刺肾活体组织检查法”以及“经皮穿刺肾活体组织检查法”,应用其能够尽早对患者的病理诊断进行明确,同时可以起到指导治疗和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的作用,且可以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较为准确的判断,其中应用频率最高的为经皮肾穿刺活检术,当前主要在超声引导下应用,但因为其属于侵入技术,所以患者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特别是肾周血肿这一情况,因为出血位置通常较深,且体积相对较小,所以在多数情况下,只有患者出现典型的临床症状或体征,才能够采用超声检查的方式对情况确认,导致病情的诊断及处理均有延后现象,不利于及时采用有效措施,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患者的康复。为了对患者的肾周血肿情况进行切实改善,特别是老年患者的身体素质极较为薄弱,所以更需予以关注,也就有必要实施动态监测,同时尽可能完善相应的护理措施,以提升老年肾穿刺术患者的护理效果[1-5]。该次研究将该院于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20例老年肾穿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和分析两组患者的肾周血肿等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院收治的220例老年肾穿刺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符合诊断标准,无心脏、肝脏以及精神疾病,配合良好,患者自身或家属已经签署知情同意书。采用随机数表法对患者进行分组,研究组患者110例,男64例、女46例;最小年龄61岁、最大年龄78岁,平均年龄(68.5±5.7)岁。对照组患者110例,男63例、女47例;最小年龄62岁、最大年龄77岁,平均(68.4±5.9)岁。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该次研究已经过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与超声监测方法:使用飞利浦彩色超声机对患者的肾周血肿情况进行动态监测,术后给予患者应用腹带加压包扎,要求连续平卧12 h,在此过程中对其呼吸、脉搏、血压、体温密切监测,记录患者是否主诉腹痛、腰痛、发热等情况,并对患者的眼睑、面色、血尿等体征进行细致观察,同时要求专人记录超声监测结果。血肿的发生率以初次发现血肿开始计算,若初次发现血肿为小血肿,再次测量发展成为大血肿,在计时方面仍将其划分为小血肿,而计数方面将其划分为大血肿。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综合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术前护理:①健康教育。为患者讲解病情相关的知识以及肾穿刺的重要作用,告知患者必须进行穿刺检查的原因,帮助患者明确穿刺的步骤,以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②术前行为干预。术前1 d应指导患者进行屏气训练,首先吸气,之后屏气30 s,再将气体呼出,如此反复,直至患者可自然操作。③心理干预。护理人员首先应与患者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信任,并积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以帮助患者疏导不良情绪,从而提升患者的依从性。

(2)术后并发症护理:①血尿。根据相关研究显示,经过肾穿刺术,80%左右的患者均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尿,以镜下血尿症状居多,偶尔可见肉眼血尿,为了促使患者的血液能够尽快排出,要求患者于术后卧床24 h,并大幅度增加饮水量,注意对尿液颜色变化进行细致观察,若患者血尿症状较为严重,还应增加卧床时间,并遵医嘱适当应用止血药物,如果情况必要,应及时为患者输血。②肾周血肿。穿刺术后,护理人员应及时认真听取患者的主诉,了解患者是否出现持续肋痛或腹痛等不良情况,要求患者绝对卧床,同时及时将患者主诉症状通知医生,若患者出现肾周血肿情况,应要求其延长卧床时间,在术后24~48 h,可以采用冰敷的方式降低患者的血肿发生率,在患者卧床休息结束之后,应告知患者注意避免进行大量活动,以免伤口未愈合而再次出血。③腰痛。在通常情况下,穿刺术后患者能够出现不同程度的腰痛,此时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腰痛的程度、性质以及发生原因,在一般情况下,可给予患者遵医嘱服用止痛药,以减轻疼痛,若患者的腰痛较为剧烈,则可遵医嘱给予其应用麻醉性止痛药。④尿潴留。护理人员应细致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排尿量、尿液颜色和排尿频率,若患者存在排尿困难情况,护理人员则应给予患者热敷、听流水声或是听“嘘”声,以诱导患者排尿,若诱导排尿失败,则可遵医嘱应用尿管。⑤感染。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是否出现剧烈腰痛、发热以及白细胞计数升高等情况进行密切观察,若存在上述情况,则应及时给予患者应用抗生素,且每日需对患者的肾穿刺术穿刺点实施消毒处理,使用无菌贴进行贴敷,以保持穿刺点的干燥和卫生。

1.3 观察指标

组间不同时间段肾周血肿发生率对比,时间段为:≤6 h、6~12 h、12~24 h、24~48 h、48~72 h;组间不同时间段肾周血肿面积对比,时间段为:T≤6 h、6 h<T≤12 h、12 h<T≤24 h、24 h<T≤48 h、48 h<T≤72 h,面积<5 cm2为小血肿,面积≥5 cm2为大血肿;采用通用焦虑自我评定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评分值越高表示焦虑和抑郁情况越严重。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肾周血肿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肾周血肿总发生例数为14例(12.73%),少于对照组患者的32例(29.09%)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肾周血肿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患者肾周血肿大、小血肿数量对比

研究组患者的大、小血肿数量分别为5个(4.55%)和9个(8.18%),对照组患者的大、小血肿数量分别为13个(11.82%)和19个(17.27%)。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肾周血肿大、小血肿数量对比[n(%)]

2.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

护理后,研究组患者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3.07±5.53)分、(31.48±5.08)分,低于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44.02±6.10)分和(42.75±6.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SAS及SDS评分对比[(±s),分]

?

3 讨论

肾脏中的血管较为丰富,且质地相对脆弱,虽然经皮穿刺肾活体组织检查法使用超声引导,其具有更高的定位准确性以及手术成功率,但是仍然属于创伤性操作,也就仍然能够导致患者的肾脏受到创伤,并出现肾周血肿一类的并发症,若不能及时处理,将导致感染以及休克等症状,而给予患者应用肾周血肿动态监测,有利于尽早发现肾周血肿情况,也就可以尽早进行干预,从而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效果。一般来说,术后1~2周,肾周血肿能够自行吸收,且不会出现后遗症,但是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其体质相对薄弱,基础疾病较多,且一旦大血肿出现合并感染或是大血管损伤等情况,通常需要进行临床治疗,以避免肾周血肿继发或并发症加重,所以给予老年患者肾穿刺术应用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十分重要[6-20]。

另外,从实际上来看,老年患者身处陌生的环境当中,同时面临着治疗和护理等各项操作,其自身在情感上难以接受,所以极易出现负性情绪,甚至抗拒治疗和护理,也就导致其治疗进程不顺利,增加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为了尽可能改善老年肾穿刺术患者的各项情况,在该次研究中,给予研究组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该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出现肾周血肿的概率大幅度降低,同时大血肿的数量较少,且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也就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治疗和护理依从性,使患者的治疗进程更加顺利[21-27]。

马玲[28]所著肾穿刺活检术患者应用术前综合护理干预对于焦虑的影响分析一文中对照组与试验组SAS评分护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为(8.96±2.55)分,低于对照组SAS评分为(15.64±2.53)分(P<0.05)。根据该次研究,研究组患者的肾周血肿总发生例数为14例(12.73%),且护理后的SAS及SDS评分分别为(33.07±5.53)分、(31.48±5.08)分,均少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患者的大、小血肿数量分别为5个(4.55%)和9个(8.18%),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该次研究应用的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使患者的SAS、SDS评分降低,所得研究结果与马玲的研究结论相一致。

综上所述,术后6 h内,患者发生肾周血肿的可能性最大,小血肿的发生率大于大血肿,且综合护理干预能够降低患者的肾周血肿发生率,同时降低患者的SAS、SDS评分,可见综合护理干预对于老年肾穿刺术患者能够起到较好的干预作用,应用价值和推广价值较高。

猜你喜欢
肾周穿刺术血肿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头皮血肿不妨贴敷治
超声诊断输尿管结石伴肾周积液的分析
超声诊断急性胰腺炎累及肾周间隙积液的临床价值
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血肿复发的相关因素研究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术后颅内感染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羊病治疗中的穿刺术操作要领
问题2:老年患者中硬膜外血肿的手术指征?
输尿管结石伴急性肾周积液的超声观察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