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衿》主旨浅谈

2021-02-26 02:59张倩倩
青年文学家 2021年3期
关键词:经学文学

张倩倩

摘  要:《郑风·子衿》是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经名篇。历来学者们都以传统经学的解诗方式对其论述,很早就被定义为“刺学校废”、“学子之歌”等主题,然而从其文本诗义来看,很显然是一首婉转动人之情诗。本文重点对《子衿》中的重要字、词进行释义,并在此基础上对历代诗旨的分歧予以一定的分析。

关键词:青衿;挑达;经学;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21)-03-0-02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曹操《短歌行》中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流传颇广,诗中之“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即来自《诗经·郑风·子衿》篇。《子衿》全诗三章,每章四句,其言: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诗中几个重要字词

诗中“青青”是“青”之叠词,为“衿”之颜色自不待言。

那么“青衿”中之“衿”为何物?我们且看“衿”字左边“衣”字旁就可以知道这是和衣裳相关的。其一种解释,“衿”:衣领。《传》云:青衿,青领也。《颜氏家训·书证》篇云:古者斜领下连於衿,故谓领为衿。

另有一种解释,“衿”:衣带。刘毓庆先生言:诗歌首章言“子衿”,次章言“子佩”,当有联系。衿疑即佩衿,《尔雅·释器》:衿谓之袸,佩衿谓之褑。郭注:佩玉之带上属。《方言》曰:佩衿谓之裎。郭注:所以系玉佩带也。紟、衿通。《广韵》:裎,佩带也。佩衿即系琼琚等物的带子。下章之带,即带子上所系的佩物。《玉藻》云:凡带必有佩玉。如此一来,“衿”指佩带。“子衿”即子所赠之佩带。

“挑达”常常被解释为独自徘徊的样子。历来学者皆出于符合经义之需要而解释“挑达”,或是从《传》“往来相见之貌”之解;或是以为“废学后轻佻之态”;又或是认为“废学遨游无度之态”。暂时抛开经学桎梏,何不以诗歌之文本意义出发,理解为是诗中主人公赴约时心里焦急、欣喜之心情在走路姿态的外现,以及等待恋人时之踱步之态,这样岂不更符合诗义。

二、关于《子衿》诗旨的分歧

关于《子衿》诗旨,以现存的文献来看,在汉朝以前,毛亨《毛传》中就有:“《子衿》,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1]认为其主旨是刺“废学”的讽喻诗,这是最早也是最经典的经学诠释。后来东汉经学大师郑玄所作《郑笺》,代表了汉学体系之下的新儒学体系,其在继承《毛传》“乱世废学”之观点为背景,在此基础之上对诗中字词进行训释,并做了進一步的分析,到唐时孔颖达《毛诗正义》,在前二者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展补充,引用史实印证了《毛传》的观点,而且还详实了《郑笺》的内容。于此,一脉相承而来的观点深入各学者心中。

宋儒及宋以后的经师,纵然对汉唐时几乎成为共识的“刺废学”这一诗旨时或否定,甚至脱离了诗歌历史化、政教化这一轨道,以诗之文本为出发点,探寻诗歌本义,然而终究是没有彻底抛弃经学式的解诗思路,在各自时代背景下,或弘扬旧说,或自立新论,现择其要者,列以下数种:

1、“礼乐不可废”说。持此观点的学者人数众多,这个说法源自《毛传》发展而来,其后《郑笺》、《孔疏》也都如此。宋《毛诗讲义》:“学者于学校不修之时,而犹思丽泽之貌。”[2]元胡一桂认为郑国虽然是乱世,但礼仪犹在人心,才会有诗中悠悠思望之切,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后来的段玉裁、范家相各在其《毛诗故训传定本》、《诗渖》中也表示《子衿》诗旨该为“礼乐不可废。”

2、“教者劝学”说。宋戴溪明确提出诗歌该出自“教者”,认为《子衿》乃教者对于学者荒嬉于学业而忧心。“教者勤而学者怠……世治则后生拳拳于长者,世乱则长者怀念于后生。”[3]戴溪后,杨简在《慈湖诗传》中也认同此观点。清姚际恒在《诗经通论》中论述《子衿》也持此观点。后来有很多学者如田澄之《田间诗学》、张沐在其《诗经疏略》、王心敬在其《丰川诗说》中都以传统儒家教习为出发点,来论述师生之间应往来相习,认为《子衿》是师伤弟子废学,不见而念之深切的诗歌。

3、“育才也”说。明李资乾在其《诗经传注》中首次提出:青衿,育才也。并与《风雨》诗义结合来论述《子衿》。清时陆奎勋在《陆堂诗学》中、张叙在《诗贯》中论述时都将《子衿》与《泮水》相连属来论诗旨,认为是“思学士而刺之。”傅恒《御纂诗义折》、姜炳章在《诗序补义》中都以“育才”为《子衿》之旨。

4、“郑子产不毁乡校”说。明何楷:“《子衿》,郑子产不毁乡校也。《序》云:刺学校废也,乱世则学校不修焉。意亦近之,而特未明此诗立言之旨。 愚按:郑时有毁乡校之议,故至乡校者颇少,子产意在使夫人游焉。论学之余因之议论国政而知其所行之得失。所以通篇皆属望生徒来游之语。”[4]

5、“留者念其去者而责”说。明曹学佺在《诗经剖疑》、清李塨在《诗经传注》、胡承珙在《毛诗后笺》中都从《郑笺》论述中之“去、留”二字作为出发点,认为学子都应在学校之中,己留彼去所以思而责之。

6、“学子不相见而思”说。宋欧阳修《诗本义》认为:学校废而生徒分散,朋友不在一起居住,学子互不相见而产生思念之情。宋李樗、黄櫄《毛诗李黄集解》言:学子在学校有留有去,可见学校并无尽废,学子朋友不得相见而歌。宋范处义《诗补传》中说学子往来于城阙,不得相见。贺贻孙《诗触》:“学校废则朋友疏矣,故思而望之,思其服而相见其人……”[5]可见欧阳修此说颇受认可,很多日韩学者如:伊藤善韶《诗解》、冢田虎的《冢注毛诗》、成海应的《诗说》、李炳宪的《孔经大义考》、金鲁谦的《龙园杂识》等都继承了欧阳修的看法。

7、“贤者伤世”说。吕祖谦曾引程颐《伊川经说》卷三《子衿》篇,认为世乱学校不修,学者弃业,贤者念之而悲伤,所以“悠悠我心”。“纵我不可以反求於汝,谓往教强聒也,子宁不思其所学而继其音问,遂尔弃绝於善道乎?世治则庠序之教行,有法以率之……又礼义廉让之风所渐陶,父兄朋友之义所劝督,故人莫不强于进学。及夫乱世,上不复主,其教则无以率之,风俗杂乱浮偷,父兄所教者趋利,朋友所习者从时,故人莫不肆情废惰为自弃之人,虽有贤者欲强之於学,亦岂能焉?故悲伤之而已。”[6]

8、“淫奔之诗”说。宋朱熹打破传统经学之说,首开以情、以文本说诗,提出“淫奔诗”之看法,但在其《白鹿洞赋》中又自相矛盾。然而,宋时朱熹理学地位强固,以至于后来元朝时许谦、刘谨,明朝季本、清朝冉觐祖、姜文灿等人皆从其说。即使如此也依然有如明时戴君恩在其《读风臆补》中、郝敬在《毛诗原解》中提出质疑。

9、“男女相与之淫女之词”说。此说实则基于朱熹。吕祖谦之弟子辅广:“淫女望其所与私者,既无音问,又不见其来,一二章致思而微责,三章切责而深思。”[7]元代朱公迁、明代邹泉、许天赠、顾起元等人赞同此说,并在著作中直接引用。

10、“朋友相责”说。此说倡于上第六条之“学子不相见而思”。宋王质在其《诗总闻》中提出《子衿》诗是两位贤者由于思念而辞,义为:在位之人求贤于在野之人。后来的陈启源、李光地等人也认同此说。

11、“思君子”说由日本皆川愿提出。“思妇”说由日本山本章夫首提。此两说为日本学者们个人之见。

12、“寄衣”说由清牟庭首提,他认为是古时候学子游学于外,家中妻子为丈夫寄衣以御寒。此说与前人、后学者意见均不同,可谓立意颇新。

13、“爱恋诗”说在现代文学家眼中是最主流的共识。闻一多、高亨,余冠英、聂石樵、程俊英、刘毓庆等学者都认为《子衿》为男女相悦之情诗。

至此,我们可以看到“诗无达诂”,种种说法都是从《毛传》初始定义发展而来,有的学者皆从旧说;有的继承旧说并弘扬扩展;也有的学者非驳旧说,持慎重的态度不确定其义;也有学者另辟新意,然而求新、求异都不是解诗正道。在“爱恋诗”之观点产生以前,大部分学者都是以传统经学的解诗方法来论述《子衿》之主旨,只有少数几个像朱熹一样的学者突破了这种模式,然而在朱子强大的理学背景之下,《子衿》被认为是一首“淫奔诗”。几乎没有人从诗歌的文本之义出发去解释论述。因此《子衿》一直以来都是以“诗经”的面貌示人,而非“诗歌”。

三、怎么读《子衿》

我们不妨脱离经学解诗模式,简简单单的读诗之文本,便会自然而然觉得这是一首情诗。主人公痴迷的想念着心中的那个人,他青绿的衣领、佩着玉的绶带让人沉醉。约好了时间,却看不见他,心情失落、惆怅……爱之既深、责之愈切,对于他失约的情况,心中可以设千万种原因为他开脱,但终因见不到对方而无法谅解。因此两次设问“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子宁不来?”然而最终还是无可奈何,只能一个人独自徘徊于城阙,以抒发自己心中之感慨,一日不见如三月兮。这首恋歌多么缠绵悱恻、多么婉转动人,寥寥数语,便让几千年来的读者都能感同身受,可见古人之语言智慧。

参考文献:

[1][唐] 孔颖达.毛诗正义.卷四.十三经注疏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13页.

[2][宋] 林岊.毛诗讲义.卷三.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78页.

[3][宋] 戴溪.续《吕氏家塾读诗记》.卷一.文渊阁四库全書第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 第816页.

[4][明] 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卷二十七.文渊阁四库全书第81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 844页.

[5][明] 贺贻孙.诗触.卷二.续修四库全书第61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年,第533页.

[6][宋]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卷八.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3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 1986年,第429页.

[7][宋] 辅广.诗童子问.卷二.文渊阁四库全书第74册.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333页.

[8]刘毓庆、贾培俊、张儒《诗经百家别解考》山西大学百年校庆学术丛书.山西:山西古籍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经学文学
皇侃论“学”与南朝玄学的经学化理路
我们需要文学
元代朱子后学经学著述整理之特色
汉魏经学的“人才进退”问题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经学还是子学?——对政治儒学复兴之路的一些思考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经学素养对刘桢生平及诗歌创作的影响
文学病
经学史研究专辑